【天地网讯】
[中药材天地网讯]中国人远赴日本抢购的商品当中,最受欢迎的是医药品。想必在中国游客抢购的药物当中,多少也会有一些汉方药。当然,你能买到的大概只是一些不需要处方的汉方药或者汉方保健品。
但是中药是中国的传统,难道到了日本,换了个名字,会变得更好吗?那我们得仔细比较一下。
中医中药和日本汉方医药有什么区别?
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医中药再熟悉不过。望闻问切、阴阳五行,以及名医名著,都有所耳闻。
中医中药到了日本,被称为汉方医药。隋唐时期大量的日本留学生从中国带回了中国当时的医疗技术。公元984年(中国北宋时期),日本人丹波康赖写成了《医心方》。这部医书所写内容和中国医书相仿,谈的都是房中养生、服食辟谷、本草食疗、针灸按摩等等,基本逻辑也是中医模式。
到16世纪,随着中医中药在日本不断发展并与日本的本土文化结合,以及田代三喜、曲直濑道等人的努力,产生了半独立于中医中药的医疗体系,称为“皇汉医学”。
现代“中药”和现代“汉方药”
在中国,大学还设有中医药专业,医院还有中医生。但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就废除了汉方医药。现在,日本有部分大学设有汉方医药教育,但教育目的和中国中医不同,只是为了使一部分在籍的医学、药学学生和正在临床运用或想运用汉方药的医师或药剂师能在适当范围内正确运用传统医药学疗法。在现在的日本,汉医已经不只是处于边缘位置。
至于汉方药,日本的产量已经非常少,主要厂家就几家:Tsumura、KANABO、小太郎汉方制药、帝国汉方制药、三和生药等。日本药典中收录的药物中,也只有148种汉方药可以使用医疗保险。
这也和中国庞大的中药市场相去甚远。
不过对消费者最重要的区别是,中国的中药和日本的汉方药对药物毒副作用的态度。
如果你有仔细看过中成药的包装盒子或里面的说明书,你几乎毫无例外地会发现,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禁忌”等栏目都是标注着“尚不明确”四个大字。
这和中国的药检制度有关,即便中国生产的西药也经常在这些栏目上写下“尚不明确”四字,但其在中成药出现得最多。这是因为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的管理非常松。
在《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2006年)里是这样写的:
”应当实事求是地详细列出该药品不良反应……尚不清楚有无不良反应的,可在该项下以‘尚不明确’来表述。”
“对于2006年7月1日之后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未按规定进行过临床试验的,可不列此项。”
“申请药品注册时……应列出药理作用和毒理研究两部分内容……未进行相关研究的,可不列此项。”
简言之,对中药的要求是“应该……但可不……”。
但日本政府对汉方药的管理却非常严格。所有的汉方药都被强制严格的标注其毒副作用。比如KANABO出品的黄连解毒汤注明副作用为升高GOT,GPT值,食欲不振,呃逆,腹泻、腹痛。猪苓汤合四特汤注明的副作用为胃胀、发疹等,严重副作用为食欲不振。如此等等。
在剂量上,中国中药和日本汉方药也有观念上的区别。
日本汉方药基本上是配伍固定的粉剂或者汤剂。比如桂枝茯苓含有桂枝4克、茯苓4克、牡丹皮4克,桃仁4克,芍药4克,经地萃取提练精制成粉剂或片剂。厂家不得随意更改,更不允许含朱砂、雄黄等矿物质。
其实日本汉方药现在基本上处于民间领域,应用上非常有限。日本的汉方药制药公司所开发健康食品和汉方药药物浓度低于药典处方药的浓度数值,就是因为对毒副作用的顾虑。
但中医会认为固定的剂量不适于他们辩证施药,会对药物效果带来影响。
只是,中医生一般用望闻问切的主观感受来判断症状,这样的准确性又有多高呢?
201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做了一个实验,让16位教授职称的中医生对同一患者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判读。出来的结果是,临床诊断极不一致。比如,他们对病人舌头颜色的感受就很不一样,9人说舌质淡红,其他人则有其他各种描述。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