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中药材天地网讯]简介:东阿阿胶,起于商朝,始载于汉时《本草》,盛于清代。嘉庆年间,东阿县同兴堂胶庄,因创立“九九炼胶法”而名声大震。道光六年,依此法炼制之阿胶被赐封为:宫廷贡胶。其血脉代代相传,即为今日之滋补国宝——东阿阿胶。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崇尚的"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辩证施治理法,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与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易经的理论,道家的儒家的思想,相互交融哺育了东阿阿胶。
适应症:临床应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失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多种出血证以及虚证及燥证。其功效具备治疗失血贫血、缺铁贫血、再生障碍贫血及年老体弱、儿童、妇女的滋补。并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改善作用,。长期服用阿胶,还可营养皮肤,使肌肤光洁滑润并具弹性。
购买途径:各药店、网上商城均有销售。
东阿阿胶的起源
“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医圣李时珍的这句话表明阿胶的历史起源的悠久。阿胶为哺乳纲奇蹄目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熬制成的胶。它的制备和应用,在中国约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阿胶以其确切显著的补血效果和滋补保健价值而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药大辞典》。
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唐太宗登基不久,在山东阿城县城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丈夫叫张铭,妻子叫阿娇。张铭是家里的独生子,年过花甲的父亲只想早点抱孙子。妻子阿娇十月怀胎过去,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可由于阿娇分娩后气血两损,身体十分虚弱,奶水极少。没过几天时间,原来白胖的孩子,现在已经骨瘦如柴。阿铭和他父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请郎中给阿娇找上好的补药也无济于事。后来,阿铭从外地回家。在镇上听说阿胶为地上的珍品后,于是跑回家里告诉家父。家父二话没说,叫来一帮伙计宰了一头自养的驴。然后,这帮伙计阴差阳错的吃完了美味的驴肉,为了不被发现,把搁在砧板上的那张驴皮洗干净切碎,倒进锅炉,又加了一些清水,烧起旺火,大煮起来。过了两个时辰,阿铭就将这碗熬成粥的驴肉连忙端给妻子去吃。阿娇只觉得香喷喷的,味道非常不错,最后竟然把整瓦盆驴皮胶全吃光了。几天后,奇迹出现了,阿娇食欲大增,气血充沛,脸色红润,有了精神,也有了奶水,儿子也有奶吃,长得白白胖胖了。几个伙计一直不敢说出真相,这事儿也就一直瞒下来了。这就是最早关于东阿阿胶的起源传说。
东阿阿胶一直坚持利用上等的皮料和当地的阿井水以及得天独厚的冬季气候熬制阿胶,因其千年不变的质量保证和“黑如翳漆凝若脂,透如琥珀润如玉,经夏不湿冬不软,百年老胶效犹存”的特点,而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和喜爱。与瓷器、丝绸、茶叶共同成为中国四大国宝!
服用阿胶的历史
我国服用阿胶的历史由来已久,阿胶是历代名医大家的必用之物,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大宝”。中国中医科学院于智敏教授曾讲:“从阿胶的剂型来看,中医讲究不同的药物剂型有不同的作用,汤者荡也,治大病之用;丸者缓也,治慢病用;胶者胶也,缓缓滋补,特别符合冬天季节绵长,人体对滋补药物的吸收需要缓慢、持久,需要沉潜;从阿胶的组成来看,阿胶由驴皮制成的,正是中医所谓的‘以血肉有情之品,补血肉有情之躯’;从阿胶的颜色来看,好的阿胶色如琥珀,时间长了以后泛微黄;色赤者入心,阿胶色似琥珀入心,养血、补血、活血、调血;微黄入脾,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有非常好的作用。”于教授从中医理论以及阿胶的特性上很好的阐述了冬令进补阿胶的好处,这也正是国人几千年来服用阿胶滋补的习俗经久不衰的原因。
$pager$
源远流长缔造滋补国宝浓厚底蕴
“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唐代诗人肖行藻的这首古诗,描述的是杨贵妃服用阿胶养颜驻术倍受恩宠的故事。据史料考证,阿胶的应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阿胶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历代《本草》皆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为“圣药”,我国首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称其“久服,轻身益气”。一方水脉,一方乾坤。
东阿出阿胶,东阿之外,只有驴胶,非阿胶。这犹如长白山人参、西藏冬虫夏草、霍山石斛一样,地域性决定了原产品的道地和不可复制,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曰阿胶。”
东阿之水乃阿胶之魂,也是阿胶区别于驴胶的关键所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熬胶,谓之阿胶。”东阿地下水得天独厚,系济水的地下潜流,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东阿水文地质单元。清朝大医学家陈修园说,“人之血脉,宜伏而不宜见,宜沉而不宜浮”,以“清而重、性趋下”之水炼胶,正与血脉相宜。
驴皮是阿胶之宝。阿胶用料考究,以成年乌驴皮为最佳,且必须用整张驴皮炼制。否则,药性不全。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阿胶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尔”。古人认为黑色属水入肾,可补先天之本,黑驴皮更容易吸收阳光和热量,代谢旺盛,驴皮中的营养物质储存丰富,滋阴补肾效果更佳。
药王医圣们经过历史长河的验证,道出了阿胶的正宗源头。正宗阿胶三千年从未离开东阿县,坚守的就是阿胶正宗道地的品质。一方山水一方宝,东阿阿胶就是靠着这种天时地利的优势,加上精细的制作工艺,造就了传承千年的滋补国宝。
继往开来传承弘扬阿胶产业
平庸者顺势,智慧者造势。面对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今天的东阿阿胶人没有直接“拿来”、“吃老本”,而是传承阿胶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发展,把东阿阿胶从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品牌价值近百亿元的现代化企业,是唯一被国家授予“道地药材保护与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的阿胶企业。这一切都离不开东阿阿胶人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视及对东阿阿胶炼制技艺的道地传承。
2009年,在文化部公布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进入到国家保护的层面。
东阿阿胶的生产工艺一直秉承了“师徒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制度,这种传统的以师带徒制,在东阿阿胶的现代发展体系中仍然不可或缺。身为传承人的秦玉峰现已培养了4位徒弟,他说收徒要符合两个要求“厚道”和“地道”,这也是东阿阿胶持续数千年并经久不衰的“密码”和“基因”。
如今,东阿阿胶的生产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制作工艺,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有了新的承载。秦玉峰说道:“传承人就是第一责任人,这种责任,不只是对于一个企业的,更是对于整个行业的,对中国传统中医药发展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既需要责任感,更需要胸怀。秦玉峰进一步表示,“隐去品牌推品类,大力宣传推广阿胶而不是企业自身,意在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复兴。”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