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接过中新药业董事长郝非非手中的终身成就奖,74岁的章臣桂教授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这位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药学的老人,在50年的中药创新道路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中药不断创新和改进,虽面临艰难而不畏惧,虽面临曲折而不退却,先后发明了速效救心丸、清咽滴丸、板蓝根颗粒剂型等药物,为推动中药制剂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谈及自己的成就,章臣桂教授认为这一切源自于创新:“几千年的中药文明,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无数前人的心血、智慧以至生命的付出,造就了中医药文化绵延不绝,根深叶茂。”
只有创新才能为中医药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发展到现在的滴丸、片剂、膜剂、胶囊等40多种剂型,9000余个品种,近年来,中药产品的种类、数量和生产工艺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汽车要跑得快,关键在于发动机;中医药要发展,关键还在于自身努力。中医药要实现快速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科技创新,科技才是实现中医药快跑的‘发动机’。”卫生部国际合作司任明辉司长曾这样评价科技创新对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性。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也表示,“推进自主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灵魂。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传承不衰的为数不多的载体之一,是具有内在创新动力且实践性很强的鲜活的文化。”
“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医药界自主创新的一个源泉。中医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对现代科学提出的挑战和问题,有可能成为中国医药界做出原始性创新发现的一个重大的知识源泉。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研究,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中医药产业水平。”在去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如此强调。
中科院院士陈可冀认为,传统的中医药学是非常美丽的文化,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一定要与创新相结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只有创新才能为中医药插上腾飞的翅膀。
隆顺榕、达仁堂、同仁堂……纵观国内一批批著名中药企业的发展与成长,他们的崛起无不与创新息息相关。
但创新所惠及的不仅仅是企业。2007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近1800亿元,中药产业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农业也成为一些地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
“六位一体” 建设中药科技创新体系
《(2006—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如何提高中药新药创制能力,完善中药技术标准体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
王国强认为,要通过开展基于中医临床实践的自主创新、基于文献与理论研究的原始创新和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中医药创新条件建设,从而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采取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措施,全面构建中药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加强对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宏观协调,实施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和中药“三名”战略,发展中药农业,提升中药工业,改造中药商业,培育中药产业,促进中药产业链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构建国家中药创新体系,大力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链,需要不断提高中药产业和产品的创新能力、建设一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促进现代中药产业发展。
大力扶持知名中药企业和名优中药品牌,大力推进“三名三保”工程,努力打造一批名优中成药,促进中药企业和资源、人才、技术有机结合,打造一批中药制造名企、名厂,培育大型中药制造集团,培育壮大一批中药经营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中药经营名店、名企。
加快构建中药农业技术体系,加强中药道地药材基地建设,提高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和生产经营水平;在进行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中药材种质库、基因库;建立和完善濒危、珍稀、地道中药材的科研、替代、生产的基地和机制;开展中药饮片传统炮制经验继承及炮制工艺与设备现代化研究,提高饮片加工生产质量。
坚持中医中药在临床、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整体性,注重从中医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和探索方向,重视基础研究的作用,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的中药基础和应用研究,积极开展中药制剂、中药新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
建立规范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我国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并争取使之成为国际传统药物研究开发的标准规范;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外向型产业,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903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