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迪庆藏族自治州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化“大而全”为“小而精”,变劣势为优势,在高原坝区、二半山区和干热河谷区三条产业带中,编织起了雪域高原的绚丽彩锦——
迪庆州是个极富特色的农业州。
在这里,雪山大川与高原携手并肩,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呈纵深切割之势,地势复杂多变,海拔高差悬殊,最高6740米,最低海拔1480米。较小范围内的巨大高差使得境内出现了垂直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特征,正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形成了迪庆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和富集的资源。但这些因素,也制约着迪庆州农业产业化很难以大规模的方式发展。
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打破农业发展坚冰?迪庆州委、州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最长的木桶板子”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最短的木桶板子”是缺乏运用资源的思维、手段和能力。要让这只木水桶多盛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正是透彻地分析清楚迪庆高原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在哪里,州委、州政府以及全州各级干部群众达成共识,迪庆州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突破传统模式,科学地利用优势资源,在精细和特色上寻求出路,有的放矢地补齐短板。
洋芋成了“金蛋蛋”
高原坝区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和小中甸镇,海拔3000米至3400米,年平均气温5.4℃,形成了冬长无夏,春秋短,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寒温带气候,是马铃薯生长的天堂。
一场小雨过后,建塘镇尼史村央宗家的6亩脱毒马铃薯更显得郁郁葱葱。“再过几个月,这些洋芋就成熟了,今年肯定又是一个好年景。”正薅锄洋芋地的央宗,直起腰说此番话时,脸上溢满了从心底泛起的幸福。她告诉记者,这些马铃薯都要作为种薯卖到外地,一年下来,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在镇里和她一样靠种植马铃薯致富的人家不在少数。
过去,马铃薯是农牧民的主粮,一部分作为畜牧业饲料,但长期以来耕作粗放,产量都在低水平徘徊。近年来,迪庆州大力投入科技、资金扶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提高了生产水平,特别是脱毒马铃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给迪庆州农村群众带来了福音。
今年,尼西乡冬早洋芋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
农贸市场上,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奔东村的拉姆大妈笑得合不拢嘴,她刚把一大卡车洋芋卖给了来自四川省乡城县的客户。虽然不愿意透露收入,但从她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今年收成不错。
记者在州土肥站了解到,由于迪庆州高原坝区盛产的马铃薯属晚秋收获作物,在以往,春夏季香格里拉县城区的食用马铃薯一直依靠内地调进。自冬早马铃薯开发项目实施以来,不仅填补了市场上春夏季马铃薯的需求,更让众多的农民群众找寻到了一条增收的好路子。尼西乡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每年11月播种的马铃薯在次年按海拔的高低呈“阶梯”状成熟,江东村等沿江地带的马铃薯在四五月成熟;奔东村等二半山区的在五六月成熟;到7月,汤堆村等海拔较高地区的马铃薯便可上市。整整3个月鲜薯的陆续上市使尼西乡的冬早洋芋成为春夏市场上的“拳头蔬菜”。冬早马铃薯每年除供应州内主要市场外,有近1/3供应到西藏芒康、四川乡城等地。
丰收的喜悦接连不断。不久前,尼西乡高产高效马铃薯集成示范项目区收获的马铃薯,创下亩产近4500公斤的全州新纪录。根据目前马铃薯市场价格计算,示范区4000亩的高产马铃薯总产值达3500万元,能为示范区群众每年增收500多万元。
由于迪庆州高寒山区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马铃薯具有自感病轻、种性保持良好、抗病虫害能力强、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产自香格里拉县的“中甸红”等马铃薯品种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全县年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产量4万多吨,去年外销优质种薯1.2万吨,商品薯2.5万吨,优质种薯“下嫁”到海拔相对较低的丽江、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曲靖、昭通等云南省12个地州(市),“中甸红”在全省的推广种植面积已达60多万亩,香格里拉成了优良的种薯繁育基地。
密林飞出“金凤凰”
被藏族群众称为“龙巴下”,生长在香格里拉县尼西乡丛林里的原始禽类尼西鸡,如今成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凤凰”。
尼西鸡曾在1995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名鸡,云南省三大名鸡之一。前些年,由于尼西鸡个小肉少,再加上外来鸡种充斥而数量锐减,濒临灭绝。随着香格里拉县生态旅游业的开发,特色食品需求量猛增,尼西鸡以其个小、肉香、野味足而受到消费市场青睐。尼西乡看到了这一禽种的发展潜力,于是把保护和扩大养殖尼西鸡作为重点产业来抓。
走进汤满村原始森林中的一个养鸡场里,只见上千只尼西鸡栖息在丛林下。“我这个鸡场,每年可以售出8000多只鸡。”鸡场主人孙诺七林自豪地说。他对记者说,养鸡场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2005年,他带头开办尼西鸡养殖场时,乡、村干部想方设法帮助他筹款;开始收购种蛋时,乡领导全部出动,走遍全乡20多个村,帮鸡场买来1080枚蛋进行孵化。
为加快尼西鸡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相关部门专门建立了养殖示范户档案,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挂牌管理。在抓好重点户、示范户的同时,还结合实际建立了尼西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以基地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建立孵化点,以保证对养鸡户的雏鸡供应。同时,定期向养鸡农户发放技术资料,举办尼西鸡养殖专题培训班,选派养殖户代表到西双版纳、昆明等地的养鸡场参观考察。
邓翠珍也是此项产业的受益人,最近她的“龙巴尼西夏”刚在农贸市场露脸,摊位前购买者就络绎不绝。“3天时间,就卖出100多只鸡,鸡蛋2000多枚。”邓翠珍难抑激动的心情。
她告诉记者,2007年底之前,她的养鸡规模已达到8000多只,养鸡场面积50多亩,但销售渠道单一,几乎都是零星出售,最多的时候一年也仅售出600多只鸡。于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07年建立了香格里拉县尼西生态土鸡养殖有限公司,引进先进设备,形成了蛋鸡、成鸡、孵化三条生产线对应的生产厂。2008年,她又为其养殖的尼西鸡注册为“龙巴尼西夏”,成为了唯一一家取得注册商标的鸡种,填补了尼西鸡没有商标的空白。目前,“龙巴尼西夏”的雏鸡、成鸡在香格里拉县城及丽江、大理等地已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尼西乡尼西鸡养殖户已发展到197户,其中重点户12户,尼西鸡存栏达14万只,成鸡销售8万只。
深山峡谷溢酒香
1860年,法国巴黎传教士罗启祯、肖法日游历至梅里雪山脚下的同时,也带来了法国的葡萄酿酒技术。
100多年过去了,德钦茨中教堂外的葡萄园至今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德钦葡萄的特殊品质。这里的葡萄基地90%以上在海拔1900米至2400米之间,河谷地带富含有机质和石子的深层砂岩类棕褐土壤,适宜葡萄生长。葡萄在这里享受着与世无争的无污染环境,终年雪山融水的灌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些独特的高原气候确保葡萄无病虫害发生,也成就了德钦葡萄从开花到采摘长达9个月的生长周期,果实充分积蓄各种天然成分,不用添加任何辅料就能酿造出优质葡萄酒。
金沙江边,奔子栏镇。一亩亩翠绿的葡萄园十分惹眼,虽然才挂果不久,旺堆已在为秋天的丰收做准备。“3亩赤霞珠,按每公斤3.6元的收购价,加上自酿酒的销售,今年单葡萄就可收入将近2万元。” 旺堆一边忙着疏枝、修穗,一边给记者算账。
效益像葡萄藤蔓一样伸展开来。佛山乡有120户种植葡萄,收入从2005年的12万元增长到去年的138万元,每户年增收1万多元。和过去相比,差别实在太明显。
现在,德钦县种植葡萄8000多亩,其中3000亩进入丰产期。去年,全县葡萄总产量从2005年的100多吨增长到1580吨,实现农业产值570多万元。全县目前有2100多户农民种植葡萄,约1万人,占县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葡萄作为德钦县农业支柱产业,农民增收途径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这样的成绩背后,是德钦县对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结构调整的努力和探索。
“一开始很难,农民们都不相信种葡萄会比种粮好,饿了又不能拿来当饭吃。” 德钦县生物创新办工作人员介绍说。为此,德钦县政府免费给村民提供种苗、水泥杆、铁丝等,并花了18万元请专家来指导。
2003年,县里成立生物开发创新办公室,主抓全县葡萄产业,在种植葡萄的5个乡镇18个村民委员会,建立了葡萄技术服务站。并将葡萄种植管理技术要求制成手册,发放到果农手中,对种植骨干和大户发给补助,组织他们参观考察、集中培训等。
同时,德钦县积极引进葡萄产业龙头企业,打造“订单农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广葡萄种植。先后引进华泽集团香格里拉酒业有限公司和德钦县梅里酒业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开发,并签订长期保护价收购合同。由企业负责技术培训、统一定价收购。去年,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年收购德钦葡萄955.44吨,带动农户直接收入345万元。如今该公司以德钦葡萄为原料开发的葡萄酒在世界屡获大奖,年产值达2.8亿元。
云岭乡斯农村委会布村,一个澜沧江上游不起眼的藏族小村庄,却具备着得天独厚种植冰酒葡萄的条件。
冰酒是世界上的极品葡萄酒,以味道甜美、口感好而著称。制作冰酒要求葡萄从9月初成熟后,要延迟采收,使葡萄不离开树体,夜晚在一定低温下缓慢冰冻、浓缩,白天在太阳下再融化,如此反复不断,最后在低温下采摘、发酵,因为其生产对产地、原料的要求十分苛刻,50公斤冰葡萄只能酿造3公斤冰酒,产量稀少。冰酒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且价格比一般葡萄酒高数十倍。
2003年,德钦县梅里酒业有限公司和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省科技厅院校合作项目“太阳魂”梅里冰葡萄酒研制开发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2007年,“太阳魂”梅里冰葡萄酒在昆明通过了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至此,亚洲第一支冰酒在德钦诞生,意味着中国葡萄酒生产整体品质、品位得到提升。
布村村民典巴房前屋后的10亩葡萄园正在等待着收获的季节,“冰葡萄按亩收购,今年至少有4.5万元的收入。”典巴说,他是村里种植冰葡萄最多的一户。布村45户藏族农民家家种葡萄,全村种植了300亩葡萄。布村附近的半山坡,由德钦县梅里酒业有限公司总投资达3000余万元,集种植、加工生产、科研示范和旅游观光为一体建设的梅里冰葡萄酒庄正在兴建。
无论在金沙江畔的奔子栏地区,还是从德钦向南的澜沧江河谷两岸,都可以见到江边台地上的葡萄园,这两条亚洲著名大河的上游正在变身“葡萄酒河谷”。
中药“品”出甜滋味
骄阳下,维西县香格里拉永春中药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睡在地下的都是宝,过去种谷子1亩收入500多元,如今种秦艽1亩可以达到6000元!”在永春乡拖枝村农仕村民小组的秦艽地边,村民杨文亮用手按着脚下的黄土说道。去年,该村种植中药材收入最低的农户都在1万元以上,最高的达20万元,中药材种植使该村群众阔步迈向小康生活。
种植中药材,在维西县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到上世纪80年代生产效益迅速下跌,种植面积大幅下降,维西县中药材生产一蹶不振。进入新世纪,维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发展生物产业,做强做大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生产条件,为发展中药材产业奠定基础,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如今,维西县中药材生产快马加鞭,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合作社开发模式在维西中药材产业中被广泛采用。永春乡兰永村石灰窑组农民李卫东把所有的农田都出租给维西县佳顺农业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他和妻子加入了合作社,常年在公司打工。2008年,他们一家出租土地收入加上在公司的打工收入累计达2.5万元,这个收入相当于他们家过去5年收入的总和。
在这种新模式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全由公司说了算,市场风险全部由公司承担,公司按照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生产,产品由公司统一营销。农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既能获得入股分红,又能获得务工收入;既解决了一家一户小生产模式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不相适应的问题,又为农户避免了市场风险。
为尽快把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县科技、农业部门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跟踪研究,首先解决了秦艽等药材生长周期长的问题,经过提高科技含量,改变传统种植方法,催芽处理后集中苗田管理等措施,大部分变3年一熟为1至2年一熟,有效提高了土地出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也大幅提高,生产效益翻番。
目前,维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9万多亩,其中,市场价格一路走好的秦艽、当归、木香种植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0%以上。去年,维西县中药材产值达1.2亿元。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108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