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中药材种植面积500万亩、全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的贵州省,竟然没有国家级专业中药材交易市场?伴随贵州国资脱贫攻坚“产业扶贫”行动的推进,这一历史局面或将很快改变。日前,记者在“黔晟国资精准扶贫中药材项目的签约仪式”上获悉,具有贵州国资背景的贵州药材公司将“牵手”对接大方、赫章等“九县一州”,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及配套等相关产业,并力争两年内在贵阳建立国家级的现代化中药材集散中心,以及实现在主板上市。
好药无“良市” 成发展困局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据统计,贵州现有中药材品种资源达4802种,占全国中药材种类总数的40%,位居全国第二;中药材种植面积50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据此次项目资料介绍,贵州省国资委此次确定黔西、大方、威宁、赫章、沿河、道真、丹寨、从江、雷山及兴义等“九县一州”发展中药材产业。这十个县(市)重要资源近千种,蕴藏量近万吨,其中大方天麻、赫章半夏、威宁党参等道地药材已在全国闻名。而中药材产业也被作为贵州重点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
不过,拥有尚好资源禀赋的贵州省,却一直没有国家批准的专业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正因为如此,药材储存、买药难、卖药难、市场管理、药材价格波动大等问题长期存在,也限制了区域发展。而从此次签约现场获取的信息看,贵州省正为加快建设成为全国中药材主产省和民族药业大省,做出系列准备和安排。
贵州省国资委汤向前主任在会上表示,“此次中药材产业项目的合作,是省属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围绕贵州省发展战略、着力打响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名片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推区域整体脱贫、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圈下“黔药”良地先谋万亩连片
首先,主打“黔药”优势药材,“龙头”企业牵头,集各方力量规模化种植。按照全省规划,当前及今后几年,按照药企与基地结合模式,要确保贵州每年新增种植中药材50万亩左右,其中规范化种植20万亩以上。
根据此次签约,贵州省药材公司将作为“龙头”企业,在前述“九县一州”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围绕贵州市场需求大的中成药重点品种,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实现万亩连片、规模发展。
其中重点发展药材有太子参、半夏、石斛、山银花、金银花、头花蓼、桔梗、艾纳香、杜仲、党参、何首乌、续断、钩藤、淫羊藿、白术、白及、天麻、灵芝等18个特色中药材大品种。
此次签约项目负责方预计,到2017年至2020年先期实现其中3-5个目标县的项目建设,形成一个较大规模、内容清晰的“中药材产业项目”,后续再申请“贵州省扶贫攻坚产业基金子基金”。
而在此之前,以贵州板块医药上市公司为例,大多都有相当规模的当地道地药材种植,保障自身中药原材料来源和质量。比如,信邦制药建有种植何首乌、太子参、银杏、半夏等50多个中药材品种的种植基地;贵州百灵旗下有虎耳草、吉祥草、山银花、太子参、艾纳香、桔梗等品种的种植推广基地。威门药业拳头产品热淋清颗粒的主要原料即头花蓼,公司旗下天麻和铁皮石斛系列保健品也是取材自当地。
打造国家级中药材市场新坐标
其次,产销对接落地,国家级中药材交易市场与“互联网+”同步推进。
据此次会议透露,此次签约中,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贵州药材公司将作为龙头企业,将在贵阳建立配套完善的全省现代化中药材市场网络,并建设国家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形象地说,将具体打造一个联合贵州大数据,集物流、检测、电商、信息为一体的贵州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其中,借助现代物联网和信息技术,建立覆盖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流通、使用过程的溯源中心;以及通过贵州大数据电子商务云为平台,以医药流通企业为主体,建设现代化药材物流中心及电子商务中心。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6亿元,建设周期两年,预测建成后正常年中药材年均交易额约20亿元,税后利润3.6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通过产销兼顾,此次贵州药材公司将发挥中药材集散交易中心的带动作用,将重构贵州省中药材发展的全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起着重要牵头作用的区域龙头企业贵州药材公司隶属于黔晟国资,后者是贵州省从事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的省属大型国有企业。而贵州药材公司亦是贵州省唯一一家国有控股的中药材经营公司。
在全省中药材发展战略推进下,始建于1956年的贵州药材公司也首次提出了加速发展的上市计划。据该公司高管介绍,目前贵州药材公司即将实现科技、研发、育苗、种植、加工、培训、养生、流通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公司被作为贵州省国资委打造的医药独立板块,预计两年登陆主板IPO.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