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我国首家中药材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安国数字中药都”中央交易大厅5月23日鸣锣启用,将通过第三方检验及全程溯源机制,探索建立能与世界对话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被称为“千年药都”的河北保定安国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2015年3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津冀两地政府推动下,在安国开工建设“安国数字中药都”,将依托中药材电子交易、中药材第三方检测和全程追溯“三网合一”,在我国首次整合从种植到加工、到电商、再到中药文化的中药全产业链。
标准化掣肘中药“走出去”
长期以来,大多数中药制剂缺乏被国际公认和接受的质量控制标准、明确的有效成分含量、规范的检测方法,无法达到药品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这成为制约中药国际化的关键。
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中药生产已经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但中药材质量仍鱼龙混杂,分散种植、零散加工、粗放收储、集市交易、掺杂使假,不能适应中药产业进一步现代化发展。
商务部于2009年开始建设覆盖全国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但主要侧重于流通信息追溯,且中间缺少第三方的质量检验控制。2016年,我国取消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中药产品上游质量控制全部下放给企业。
“对于中药行业及市场来说,迫切需要一套支持全产业链、具有公信力的质量追溯体系来统一监督中药产品各环节产品质量。”闫希军说。
事实上,相比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中成药长期以来作为食品添加剂或保健品在西方国家的杂货店和地摊上出售,难以以处方药身份出口到欧美等主流医药市场。但是,近年来,中药不断走向国际的过程也不断证明,中药是可以实现标准化的。
“中药国际化的过程向世界证明了中药作用的稳定有效,而在国内,有了‘安国数字中药都’搭建的全程可追溯机制,我们就可以完全有底气地跟外国人说,我们的中药材是绝对标准化的,外国人见到数字化的依据,比我们长篇大论管用。”闫希军说。
专业平台重塑行业风向标
据了解,“安国数字中药都”将联动全国60个道地药材基地,搭建从种子种苗到仓储物流交易等全产业链的质量检测体系,通过研究植物DNA测定等技术给中药材办理“身份证”,进入该中药材平台的药材都要经过严格的第三方检测,同时还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构建追溯体系,最终达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在“安国数字中药都”中央交易大厅,记者看到,药材商们站在一个个整齐的中药柜前,向前来接洽的顾客介绍情况。来自安国本地的药材商许云钊说,“新交易大厅环境比以前的好很多,有了中药都提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我的药更好卖了。而且可以全程溯源,我和我的顾客都更加放心。”
“第三方质检、第三方追溯等手段,有效保证了中药材交易中的质量和安全,通过构建全球一流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对中药国际化、标准化起到进一步拉动作用,不仅强化了中药产业链上游的数字化质量管理,还将有力支撑中药工业、中医药服务业,联动国内各有关产业,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医药(25.000,
0.00,0.00%)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郭云沛表示。
除了将电商交易与第三方检测和全程溯源“三网合一”,“安国数字中药都”还融合信息、标准化、仓储物流、金融、国际贸易等服务体系,实现基地种植、药材收储、价格管控、标准化加工、金融服务等复合功能的融合贯通。
安国市副市长王志彪表示,安国市中药材产量占河北省70%以上,现有药材粗加工从业人员3万多人,在安国数字中药都的带动下,安国的中药产业将从传统产业转向统一标准、统一检验、统一交易、统一仓储、统一票据的“五统一”现代中药产业。
据了解,“安国数字中药都”整体规划用地2000亩,远景规划3000亩,项目一期占地面积540亩,规划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检测认证专委会顾问李大宁表示,“安国数字中药都”作为企业为主力建设的中药材专业公共服务平台,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职能,为我国中药全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开了个好头。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