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每年8月初,地处川西平原的什邡市隐峰镇,当地老百姓正忙着售卖川芎。
52岁的吴朝西是隐峰镇万和村村民,去年共栽种10亩川芎,扣去一些人工和农资成本,一年到手差不多10万元。吴朝西详细给记者算起收入账:10亩地的干川芎收入4万元,预留川芎种卖了1.5万元左右,一年两次“川芎菜”能卖1.5万元,农闲时间在川芎合作社打工领取2.5万元工资,十亩水稻值1.5万元。
川芎是一种四川道地中药材植物,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最初主产地仅在四川都江堰。随着栽培技术改良和育种技术提升,与都江堰相邻的隐峰镇等地区逐渐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的川芎主产区。隐峰镇常年种植川芎面积2万余亩、总产量近5000
吨,被外界誉为“川芎之乡”。
当地干部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川芎成为当地老百姓挣“票子”的主要渠道。
隐峰镇党委书记谢华说,“隐峰川芎”个大质优,但长期仅作为中药材销售,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波动大,农户收入有限。如何提高川芎附加值,促进惠农增收,是摆在眼前一道新题。
为了将川芎产业做大做强,隐峰镇积极引导当地川芎合作社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川大华西医院等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打造全产业链。相继研发出“川芎茶”“川芎酒”“川芎糖片”和“川芎宴”等产品,已经成功推向市场。
鑫和川芎种植合作社是隐峰镇最大的川芎种植农业合作社,社员近600户,每年川芎药材平均交易量在2000吨左右。“‘隐峰川芎’在外口碑好,过去每年夏季川芎收获,全国各地的药材商争着抢着来购买。研发的系列新产品也是订单不断。”48岁的鑫和川芎合作社社长曹义说,最让人想不到的是,现在每年的春秋时节,田间地头挤满了川芎“菜贩子”。“稍微勤快点的种植户,去田里摘一天嫩川芎叶都能挣到上百元。”
曹义说,川芎现在浑身都是“宝”,甚至连川芎秸秆都得到有效利用,粉碎后与粗粮进行搅拌,喂养的鸡、鸭等家禽体格健壮,食用口感良好。
据了解,具有更高市场价值的“川芎精油”也已经被研发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川芎的经济效益。谢华说,一株川芎从栽种到收获、再到精加工产品的问世,摆脱了单纯依赖药材市场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走上一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发展道路。
在隐峰镇农技站工作过20多年的刘昌海表示,除了先天的自然地理优势外,当地在川芎品种选育、川芎根腐病的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道地药材的技术标准,目前正在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的技术规范认定。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