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日,在2017中国大健康产业峰会现场,赛柏蓝获悉,人社部医保方面领导曾表示,医保支出有40%是无效支出,不少中药、辅助用药未来一定会给创新药、有效药让位。
中药、辅助用药,压力大了!
赛柏蓝在峰会现场了解到,除医保调整外,医药行业还有这5大趋势:
药企收购医院从综合到专科;商业比工业变动大,待整合;药企药物研发精、专、透;中国药企全球化;大健康蓝海,药企发力。
药企收购医院从综合到专科
提到药企收购医院,在场的一药企董事长认为绝不能贪大求全。虽然从政策层面看,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公立医院全面改革。但“综合医院是块硬骨头”也是不少药企的心声。
他举例说泰康人寿50亿拿下南京鼓楼医院,面临长期亏损,难以盈利。究其原因,该董事长认为,尽管市场成倍增长,而医保增长有限,市场增长一到两倍,医保可能才增长百分之十。
对此,他个人认为,药企可以多尝试民营专科医院,比如妇科医院、儿童医院、月子中心,从小、从细、从专科着手医院收购。
商业比工业变动大,待整合
随着两票制等政策的出台,医药商业相比医药工业,变动更大。市场整合,不少小企业一定会被吃掉。面对国控、华润、上药等“强龙”,地方性企业争取做好“地头蛇”,因为新的机会已经不多,要以维护好原有市场为主。
随着京东、顺丰等第三方物流的进入,医药商业格局还将有进一步的调整。
药企药物研发精、专、透
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措施的施行,药企以简单仿制、盲目重复的态度去做药,已经行不通。拿前段时间市值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恒瑞来说,主要品种就七八种,还是一个精、专、透。再加上政策层面不断出台关于创新药的利好文件,可见药物研发精、专、透一定大有可为。
中国药企全球化
有医药人断言,“未来5年,中国将会出现全球型药企”,拿研发投入来说,那些全球型的“宇宙大药厂”,研发投入都远在中国药企之上,如罗氏、默沙东、礼来等,辉瑞一个公司的研发投入甚至是中国所有药企的总和。
但是,从中国药企的财报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药企意识到了研发投入的重要性,不少药企虽然净利润不高,但是研发支出一直在加码。在这些敢于增加研发投入,敢于做创新药的药企中间,一定会出现几个全球型的企业。
大健康蓝海药企发力
药企作为健康产业的“生力军”,和界外企业、资本相比,投身大健康产业优势与劣势并存。
劣势是,药企的资本实力难以匹敌万达、万科等房地产公司、这些房地产巨头动辄一出手就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优势是,药企不仅关乎大健康,还关乎小生命,应该说安全标准更高,操作轻车熟路。
在资金的限制下,决定了药企投身大健康产业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要挖掘需求创新供给。
在场的人福医药董事长王学海认为,感冒药有了白加黑,再做一款泰诺,市场有限,需求重复,意义不大。但是药企做避孕套就比较创新了,因为避孕套的年市场销售额从近20年增长了100倍,这100倍背后正是消费者不断释放的新需求。
总的来说,药企投身大健康要挖掘存在新需求的蓝海市场而不是在低需求、高成本的红海市场挣扎。
至于什么是需求,互联网公司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说过一个小故事,360安全软件在用户浏览色情网站的时候,会弹窗提醒,然后用户就选择把360安全软禁卸载,什么是刚需,这就是刚需。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