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12月15日,媒体曝出的过期蜂蜜事件让这一百年老店面临信任危机。
12月16日上午,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紧急发布致歉声明。公司称自身存在监管不力和严重失察的责任,已通知盐城金蜂在调查期间暂停其受托加工生产活动。据媒体报道,目前北京食药监部门已就此事展开调查。
事件爆出后,同仁堂蜂业的母公司同仁堂股价受到牵连。周一开盘跌逾4%,股价一度跌超5%,收盘价为29.31元。16日,同仁堂发布说明公告公司已经启动对该事件的深入现场调查,并将在第一时间向公众通报调查结果。
阅其2017年财报发现,北京同仁堂共直接或间接参股167家公司,其中有163家与其合并报表,其中有12家为2017年投资新设的企业。前述所参股或控股的企业涉及制造业、种植业、服务业、医疗服务、商业等多个领域。
企业为了将品牌价值最大化或者利润最大化,就会选择尽量轻资产的模式。同仁堂现金流十分好,账面资金充裕,每年增加对外投资是必然的。它其实并不像现代创新医药企业,需要大量研发费用。同仁堂这种企业主要品牌价值很高,所以在非核心业务部分采用了OEM(原是委托生产,俗称“代工”)形式,但是对于代工厂的质量监控没有跟上,这其实是个共性问题,以前麦当劳肯德基的供应商也出过质量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蜂蜜门”事件的主体是隶属于同仁堂公司投资下属子公司。而在“蜂蜜门”之前,同仁堂品牌就多次被曝光存在生产质量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一年,因各种质量问题,同仁堂旗下企业超过10次被曝光,涉及的企业分别为同仁堂银川药店有限公司、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同仁堂健康药业(福州)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重庆建新药店公司,其中,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上“黑榜”次数高达7次。
说了这么多,其实代工并非个案,而且,那些所谓的代工企业本身很多也并不生产中药材饮片,这些饮片哪里来的?都是通过购买产地初加工的中药材饮片,他们只是换个包装而已!
目前GMP的弊病是中药材归于农副产品管理,对一些加工需要耗时费工、加工流程不清晰的药材,农民往往因追求经济效益,需随意粗放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准饮片”,拉回饮片厂后,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同时,谁的质量好,谁的成本低,谁的效率高,谁就胜出。导致目前的饮片厂,早已沦落为农民加工饮片的分包装商,大多数饮片的加工机械成为摆设。现在若完全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严格检查,我国大多数饮片厂都是不合格的。比如甘草,党参,棉芪,川芎等大品种,当前有那几个饮片厂是自己加工的?大多都是产地加工后到饮片厂换个包装。因为自己加工成本高赔钱,这就是现实。
产地饮片加工由其天然优势。首先,可使目前的饮片厂摆脱当前的尴尬局面,一个饮片厂只加工几种本地道地药材,机械加工设备与质量检验设备投入少,便于投产也有宜于做专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可降低加工与炮制的多次长时间水润甚至浸泡与重复干燥,避免有效成分与含量的无谓流失,减少城市工业垃圾。
其次,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减少药材损耗和人力、能源的浪费,主产地多数处于偏远农村,劳力成本低廉,即降低了劳力成本,又为广大贫困地区创造了就业机。保证了药材来源和饮片质量,同时有利于溯源追踪和分级流通。
最后,可将中药材生产种植规范与饮片生产规范相结合,有利于药材的品质形成。研究建立一体化加工是中药行业的大势所趋,推广应用将有效避免药材加工的重复环节,减少损耗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有效保证中药饮片质量与临床疗效,从而提升中药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同仁堂的蜂蜜门事件如果在现存体制下根本无法避免!想要保证中药材质量就必须让产地初加工合理化、合法化。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这个历史机遇面前,管理部门也该认真思考,顺应市场潮流的发展。不然,中药材现代化就是一纸空谈!
(本文由“ 宁夏天集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众号供稿,不代表中药材天地网的观点和立场。)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