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从去年年中的一公斤80多元开涨,今年最高价格已经达到600多元,三七价格暴涨的结果,将影响到药品价格——昨天,广药集团旗下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国家和广东省价格主管部门已经表示,白云山复方丹参片确属优质优价,应该可以做一个
三七成品与药品价格的联动调整。
昨日,云南省物价局副局长曾葆林、综合处处长黎明接受了记者专访。为稳定三七价格,省物价局已采取加强监管和检测等措施,并对收购企业召开了告诫会,防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省物价局开告诫会 防囤货哄抬物价
“三七作为特色农产品,价格有起有落很正常,但像如今这样从几十块涨到几百块就不正常了。”云南省物价局副局长曾葆林表示。
曾葆林分析,三七价格的不正常上涨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第一,是周期性轮回波动。农业呈现规模化程度低的特点,大多农户种植分散,造成一个现象是上期的产量决定了当期价格,而当期价格又决定了下期产量。就三七来说,栽3年才能进入盛产期,2006年的时候,三七最低价只要34元/公斤,还卖不掉。所以受上轮低价影响,2009年三七秋冬收获季就有所减产。
“第二,干旱也是诱因。”曾葆林说,旱灾使生产、生活成本都有所上升,三七种植户得靠售价来平衡增加的支出。文山州三七特产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15日,州内共有65个乡镇、6105户三七种植户因灾受损;受灾面积为56746亩,占总面积的94.50%;成灾面积27503亩,占受灾面积的48.47%。
“三七只是一个典型,比如其他药材如水蛭,还有东北绿豆、大蒜等都被炒到最高点,就是有些商家特意炒作。最后的结果还不好预测,但前些年的普洱茶崩盘是前车之鉴。资本聚集到农产品之中,这也是价格工作目前呈现的新特点,我们希望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建立现代化调控体系。”曾葆林介绍,为保证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省物价局以监管收购环节为主,对收购企业召开了告诫会,防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同时,加强了市场监测和情况分析。
“扶持产业发展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希望有关部门能多培养收购和生产于一体的大型企业,也希望各企业能有长远的商业眼光。”曾葆林认为,防止特色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
三七涨价效应传导 不少药企都有提价冲动
三七价格暴涨,已对相关药企产生了较大影响。
除了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明确拟对白云山复方丹参片调价外,云南特安呐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向云南省发改委提交了药品提价申请,但至今尚未得到审批结果。
“三七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配方用药,其涨价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而是关系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政府定价。这很有可能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民生负担。”昆明市社科院院长龙东林说。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尔思认为,判断三七是否被炒作可以看成交量怎么样,如果价涨了,市场上流通的货还是那么多,就是明显炒作。因为干旱的原因,三七价格上涨更大程度反映了买卖双方的心态,很多人被“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误导,已经不把三七当作药材,而是投资品种。“政府在此时出台一些措施是及时的,因为
三七的涨价会引起药品、牙膏等多种消费品的连带上涨。”
今年3月,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旗下的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和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三七生产基地一事对外公布。
对于三七价格暴涨一事,一心堂药业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媒介主任邓刚认为主要原因是某些商家的炒作。“因为
三七的生长周期是3年,干旱是去年年底的事,也就是说如果真受干旱影响,要等2012年才能显现出来。”
“这种囤货炒作造成的高价不会维持太久,因为早晚要投放市场,预计等八九月进入秋季收获时,三七价格会有明显回落。”邓刚表示,因为一心堂药业公司有三七种植基地,在此轮价格波动中受影响不大。
2006年才34元/公斤 三七高低价悬殊20倍
从湖南来云南旅游的王小姐,受朋友之托准备带点云南特产“三七”回去,她来到昆明菊花村中药材市场却吃了一惊。“最便宜的400元一公斤,最贵的是这种,680元/公斤。”热情的店老板介绍说。
王小姐有些疑问地说:“我朋友说他上次来买,一公斤只要几十块钱,你是不是在蒙我?”店老板表示:“今年以来三七价格涨得特别厉害,以前是几十元就可以买到,但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慢慢涨价。这种400元/公斤的三七,前些日子低于500元是不卖的,这个把星期才稍微降了点。”
随后,王小姐又问询了几家药材店,得到的答复都差不多。店主均表示,货已不多,因价高不敢随便进货。
据云南省物价局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时,三七最低价才34元/公斤;去年年初,三七价格大概还在80多元/公斤,年中慢慢开始涨价,每公斤100多元、200多元……一直到今年的600多元。不过进入5月份后,三七价格开始趋于稳定并稍有回落,根据品种不同,每公斤大约跌了几十到一百元。
云南文山州是我国三七的主要产地,约占全国三七总产量的97%,而整个云南三七的总产量约占世界的70%。日前,广东作为三七的需求大省,与云南省物价局建立了粤滇两省中药材价格监管联动机制,受到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充分肯定。(记者 彭为)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