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据8月23日讯 现在正是中药材产新的收获季节,往年这个时候中药材的价格都会有所下降,今年的情况却反其道而行:安国、亳州、玉林、三棵树几大药市发布的最新市场信息显示,最近一个多月来,以太子参为领跑者,中药材出现了大面积涨价,很多品种价格涨幅超过一倍。与此同时,下游的中药制剂生产企业正备受煎熬,一方面是制剂的市场价格目前无法形成与原料的联动;另一方面,制剂企业对于中药材的市场走势也看不清楚,是观望还是出手收购充满疑惑。
涨价风又袭药市
相关中药网站认为高涨的原因是,近期太子参、青翘、白术、佛手、蝉蜕、枳壳、栀子等品种明显上涨,8月以来,黄连、黄芪、连翘、金银花、三七等药材的价格均大幅上涨,其中太子参一个月内每千克的价格(以下价格都指每千克的价格)由70元升至200元,广佛手由40元升为60多元。总体来看,中药材价格上涨幅度大,下跌的品种很少。
众所周知,从去年年底开始,三七价格从40元暴涨到700多元,引发了制药行业的普遍关注,同时社会对中药材的价值与关注度也上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销售总监谭东表示,中药材价格上涨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由于自然灾害,以三七为例,云南是三七主产区,今年的大旱导致三七产量大幅下降;其次,目前野生中草药越来越少,农民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人工种植中药材的价格上涨;三是人为炒作,谭东认为,随着人们对中草药价值的认识,尤其是野生中草药的资源越来越少,价格上涨是必然的,并且会长时间维持下去,同时人为炒作也将这些因素推到了极致,冬虫夏草从几千元飙升至几十万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亳州产地种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所总经理邢振杰说,亳州药市目前涨价比较多的是连翘,从24~25元涨到了40元,太子参从120元涨到了220元,还有佛手、黄芪、当归等。“8月8日媒体报道了‘超级病菌’后,第二天连翘就涨价了,后期当归、党参、黄芪可能还要涨。”
对于8月中药材价格普涨的原因,邢振杰认为,药材收获期大多集中在秋季,每年价格震荡是在9月份药材交易会前后,今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许多企业提前下手囤积药材,由于大宗出货已经基本完成,因此药材跌价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企业手里有钱,药商也有钱,就是农民手里有个十万、八万也来炒药材了,总体感觉市场钱多,游资不少。”
制剂价格联动难
8月19日,北京白塔寺药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中药材价格上涨,中药饮片的小部分品种价格已经上调。据从北京同仁堂、北京德威治大药房的部分门店获悉,黄芪、太子参、白术、佛手的价格都有所上涨。而从其他媒体的报道来看,中药饮片涨价的风潮正在全国蔓延,青岛、厦门、河北等地的中药材饮片零售价格均有上涨。
面对中药材的涨价,最难受的可能就是中药制剂企业了。按照有关规定,医保目录、基本药物目录药品都要执行国家最高限价,而实际情况是,在各地的药品招标采购中,招标价还远远低于国家最高限价。因此,即使中药材价格疯涨,制剂价格也只能按兵不动。
今年上半年,由于三七大幅涨价,中药制剂企业难以承受压力,曾通过行业协会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试图通过原料和制剂价格联动走出困境。然而,这一请求并未获得认可。
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表示,目前药品价格的趋势是下降,尽管中药材价格上涨给中药制剂企业的经营带来压力,但是价格联动还不可能实现。她表示,协会已经听到多家中药企业要求涨价的呼声,目前中药协会正在起草一份文件,就中药原料和制剂价格问题报送国家发改委,以求得管理部门的理解。
事实上,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并非只限于医药行业,农副产品涨价已经成为普遍趋势,而目前我国中药材的种植、采收仍属于农副产品范畴,并未纳入医药产业的链条,对于中药材游资炒作和种植没有相应的监管。
资深证券分析师姜广策认为,目前的中药材跟期货比较类似,给了游资炒作的空间。谭东则表示,具备炒作的中药材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野生的、资源有限的;二是市场需求量大的;三是近年来价值被低估的。
据了解,由于中药材涨价,目前许多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河北一家大型中药企业的外宣人员表示,由于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目前企业经营压力不小,尽管有些药材在采购时还未涨价,但是后续的原料采购已经迫在眉睫,而各地招标还在不断降低中药制剂的价格。康缘药业有关人士表示,仅今年一季度,三七、金银花的价格大涨给康缘药业带来的各项成本支出同比就多出上千万元,占去了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的四分之一。阿胶的主要原材料驴胶的价格近期翻番已经开始让东阿阿胶吃不消。白糖和太子参的价格上涨也让江中药业开始节衣缩食控成本。而华润三九在其中报中显示,该公司部分原材料及辅料价格上涨较快,中药材价格整体涨幅超过20%,成本上升使OTC、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四川蜀中药业是大型普药龙头企业,在其产品线中,中药制剂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该公司董事长安好义表示,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上涨幅度很大,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但是短期来看中成药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面对这种情况,大企业大多采取牺牲自身利益硬扛的态度。因为,作为生产普药的企业,涨价就意味着损失市场份额。对于基本药物招标中成功中标的品种,企业则如“哑巴吞黄连有苦难言”,比如三七片,招标价格才2.2元/瓶,企业一直在亏本卖。
制剂企业能持否?
据从7月份成都某博览会上询问三七价格,商家报价为300元人民币。显然,国家平抑价格的措施已经奏效。在国家发改委的官方网站上看到,发改委为平抑三七价格,曾派专人赴广东、云南,指导两省妥善处理三七价格不合理上涨问题。两省物价局约请了三七的主要经销商和生产企业进行谈话。然而,事实证明,三七价格暴涨只是中药材涨价的一个突出案例,后市大有“按下葫芦起来瓢”之势。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个别中药材涨价,制剂企业还能够通过其他产品综合核算出厂价和零售价之间的差价来自我调整,但是如果中药材价格普涨,企业的利润就会大幅缩水,甚至经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就会被迫采用替代品,那么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就会打折。“是让老百姓仅仅获得低药价的满足还是坚守药品的疗效和质量,对当前管理部门的智慧和药品生产企业的道德操守都是一种考验。”这位业内人士说。
这种担心并非多余。邢振杰告诉记者,目前药材市场的假、劣中药材销售非常猖獗,今年中药材价格的大幅上涨,更是给假劣药材提供了生存空间,在成本压力下,难免有正规的药品生产企业铤而走险。谭东认为,后市的药材价格可能继续上涨或者高价维持,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张世臣曾表示,中药材一直被作为农副产品进行管理,处于粗放管理状态,近年来,中药材尤其是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人为降低产量,不当收割采摘、不科学加工浪费了大量资源,中药材涨价和质量问题应该从种植源头抓起。
据了解,面对中药材的涨价之风,许多制药企业采取了早采购、多囤货来规避风险,但这又进一步助推了价格的上涨。安好义说,该公司年初就成立了中药材采购部,专门负责中药材的行情分析和采购工作。“现在市场信息非常重要,如果信息慢了,没能够存到货,或遇到某些药材的突然短缺或涨价,蜀中会选择牺牲利益保证产品质量,或者个别品种停止生产。”有的企业则采取跟中药材种植户合作,或自建药材生产基地来缓解药材采购压力。
那么,面对涨价压力,制剂企业能撑多久?在正在修订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看到第十六条有这样的规定,“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可以根据药品生产经营状况和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对期间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和流通差价率(额)进行调整”,此“三率”来自企业调研。“近年来,药品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能否与最终产品形成价格联动,希望主管部门在新的药价管理中给予关注。”一家药企负责人说。
安好义对当前中药材价格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应强化市场监管力度,规范中药材的购销行为,采取从业人员执证上岗制度;中药材价格上涨过程中,市场上出现了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现象,希望监管部门给予严厉打击;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标准,控制中药材质量。他说,在新版药典的复方丹参片标准中,虽然增加了树脂道的检查,但是,在检查中只规定“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并未对其分泌物有具体量的规定。如果增加此项规定,就可以进一步保证药品的质量。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