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11月22日,全球拥有野生虎的13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在那里举行的保护老虎国际论坛。以老虎身体,包括虎骨、虎尾等进补的中国民间保健方式再次引发了一些参会代表和媒体的关注。
“虽然虎骨入药或用来保健并非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但在私底下,一些记者和动物保护的国际组织向我们问的最多的还是这个问题。”作为中医药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黄建银受邀参加了此次论坛。他告诉记者,虽然我国自1993年开始就已禁止虎骨入药,但由于我国中医自古就有使用虎骨等动植物药的传统,目前国际上对中医药仍然存在偏见,误认为中医药是造成目前老虎等动植物濒危的原因之一。这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国际形象,对中医药发展不利。
“虎骨门”抹黑中医药
“在这次国际老虎保护论坛上,世界野生动物自然基金会(WWF)散发的宣传册里,依然有被查抄的在国内生产的传统‘麝香虎骨膏’的照片。我们不敢确定这是一些不法商家借虎文化在炒作,还是真有其事。”黄建银说。
自2008年6月世界银行启动“全球老虎保护行动”(Global Tiger Initiatives)以来,仍然有约200只野生虎消失了。由于老虎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国际社会有人认为传统中医药用虎骨等老虎器官入药,刺激了市场需求和非法贸易。
2009年4月,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报道:英国一家中医药店出售虎骨膏,店主被警方立案调查。虽然最终警方并没有抄到违禁药,但这仍然给中医药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会员反应,近两年来,海外中医诊所因涉嫌出售包括虎骨在内的濒危动植物被查抄的事件屡有发生。其实,这些中医诊所未必真的出售违禁药,而仅是将之作为招揽顾客的噱头;还有一些是被挟私报复,故意诬告。但海外存在少量的黑市虎骨贩卖是不争的事实,中医药因之成为牺牲品,受到媒体的攻击和一些不了解真相的人士的批评。
事实上,中国早在1981年就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并于1993年全面禁止了犀角和虎骨贸易,同时将其从《中国药典》中删除,终结了中国近千年的虎骨入药历史。之后,中国又发出《关于加强野生虎保护管理和严厉打击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通知》,加强野生虎种群保护,严厉打击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和强化虎驯养繁育活动及虎产品监管。
“中国严禁使用虎骨入药至今已达17年,全球范围内野生老虎数量依然在减少,所以野生老虎濒危状况与中医药没有关系,而是与环境变化、栖息地减少等有关。不能把老虎等动植物濒危归罪于中医药。”黄建银说。
虎骨早就有了替代品
根据中医药文献记载,虎骨主要具有追风健骨、定痛辟邪,治疗风痹、拘挛疼痛、惊悸癫痫的功效。正是由于中国有灿烂丰富的虎文化和虎骨入药的历史,国际社会便有人认为中国人将老虎全身视为药物资源,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对野生老虎保护形成威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进喜医生认为:“虎骨其实并没有那么‘神’。一些个人与机构,并不了解中医药的理论精华和现代发展,随意地解释老虎入药的功效,夸大老虎的药用价值。这些说法是没有医学科学根据的,是对传统中医药的歪曲和不尊重。”
据他介绍,即使在历史上,虎骨入药也不是中医的主流。这是因为动物入药与中医和谐自然的理念不符。文献记载的一些含虎骨的方剂中,有的药味多达40多味,虎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可见历史上中药并不是大量使用虎骨。
据了解,自1993年全面禁止虎骨入药以来,我国科技界就积极研究和寻找虎骨的替代品。1987年,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发现产于中国青海的一种叫“塞隆”的动物骨骼,性微温、味辛咸、无毒,具有舒筋活络、散寒止痛、强筋健骨等效用,是虎骨的理想代用品,而且比虎骨见效更快;1996年又有人研制成功人工虎骨粉。所以,自国际社会禁止虎骨贸易以来,中医药不仅没有使用虎骨入药,且早已有了理想的替代品。
“人们喜欢贴虎年画、戴虎头帽、穿虎头靴;古时把调遣军队用的信物称为虎符,把英勇善战的将军成为虎将;现在人们相互致贺,说虎虎生威、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黄建银说,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重要的图腾和符号意义。要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误解,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我国在保护老虎方面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要宣扬正确的虎文化,扭转民间神化虎骨的误区。
另外,黄建银特别强调,除了老虎外,国外禁止应用的濒危药用动植物还有几十种,应该引起中医药贸易从业者的重视。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