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头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在人民生命安全的紧要关头,我国医疗救治专家团队按中央要求,不负使命,以中医药看家法宝,雷霆出击,力挽狂澜,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伟大胜利而震惊世界。据统计显示(1),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在抗击疫治病上的显著效果,让世卫组织专家们发自内心地称赞(2):“中国的方法是成功的。”
中医药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再次验证它在人民防疫治病上的显著效果。不仅让世界权威人士拍手称赞,而且成为当今网上的热搜和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真正让国内外人民更加认识到,中医药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上,不愧是当今世界医药史上不可或缺的瑰宝。正因如此,我们要顺势而为地抢抓时代发展机遇,以传承创新的精神,把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健康!
一、严格按中央规划要求 按下中医药发展加速键
根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要求,明确了我国未来15年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强调了未来要大力促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同年12月25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实施。这是我国为振兴中医药制定的首部国家法典,为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法律依据,充分见证中央决策层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因此,在产业变革与疫情过后的重要节点上,我们能否象这次抗新冠疫情阻击战这样,聚全民之智,举全国之力,对以上规划在细分量化与狠抓落实上按下“加速键”、“责任键。”有力推动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迈向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守正创新价值是关键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华夏祖先为人类健康事业留下的历史瑰宝。在传承与发展上,中医药应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加大对经典名方、名老中医验方进行深度挖掘与创造,突破中医药传统上的桎梏,强化对中药材在种养、培植与加工上的专论研究工作,走出一条属于中医药特色传承与守正创新之路。
诚然,传承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传承上,首先离不开名师与名学,必须鲜明地明确名师的学术思想。着重强化中医在治病规律上的提炼和总结, 科学反映名老中医的观念、见解与深刻认识。以名老中医在防疫治病过程中的反复实践;以他们长期积累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为基础。对国内所有从业医务人员进行言传身教,为各大中小医院培养出一大批全科医生。
其次,以名老中医治学思想和医德、医风精神价值追求为指引,强化新时代医疗队伍的教化与塑造功能,广东省中医院实施“师带徒”工程就是国内中医行业的成功范例(3)。他们采取跨地区拜师与“脱产跟师”,“集体带、带集体”“一代带二代”等师承模式。通过建立名医工作室、学术流派工作室等传承名医学术经验,全面提高了中医药临床的疗效。同时,在学习与工作中,全体医疗队干职应以钟南山、李秀娟、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等专家院士这种奉献精神为榜样,全面提升医疗队伍在“救死扶伤”与“治病救人”上的仁心大爱。
另外,在中医传承与发展上,我们应知势而为、逆势而上、应势而行,运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思维。创造出更多应对新难病种的治疗办法,因为中医药的主旨就是服务于人类“生长壮老”生命与生活的全过程。中医药它不仅可全程融入文化、教育、精准扶贫、国际合作交流等众多领域,而且更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共建来获得共赢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实施。
三、弘扬中医药创新文化 有力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就目前而言,中药在海外市场规模大约300亿美元,但经历这次全球性疫情大考之后,让世界人民更加认识到中医药在防疫治病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上的重要性,未来,中医药在海外市场有望爆发式扩容。正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在国内外市场潜力极为巨大,近十年来,不少发达国家与跨国药企迅速加入了中药新药研发队列。试图以青篙素等为范例,率先发掘中药新药资源,注册中医药国家专利,抢抓市场先机,日本等国就是中医药产业研发的典范,值得我们深思!
面对中医药在防疫治病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上的独特优势、巨大的市场潜力、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承找自身上的差距,找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产品创新、品牌经营创新的方式方法,才能使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在守正创新中突破重围,实现跨越式发展!
1、中医药创新之道重在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谁拥有一流的创新性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优势;谁就拥有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对此,我们在落实上应尽快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量化制订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名老中医药专家在学术与经验上的继承与培养机制,构建具有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二是创新中医药人才供需平衡机制,在政策管理和宏观上,加强对中医药人才供需平衡上的监督和指导;三是创新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各级名老中医表彰制度,让社会各界均能形成敬重中医的良好氛围;四是创新中医药人才流动资源配置机制,推动中医药人才向社区基层和乡镇倾斜;五是构建中医药人才创新创业机制,使中医药人才为新时代中医药产业高质发展注入新动力。
2、谋定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上,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切实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因为科技能为中医药发展提供走向世界的强硬翅膀,而引领中医药科技是标准。对此,以科技创新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当务之急。正如中医药科学家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首获诺奖,这不仅充分说明中医药在传承上与现代科技是相融合的,而且更能解决中医药在创新上的诸多难题。因为中医药兼具科学与文化两种属性、且最具特色,所以,着力把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将是当今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我国中医药产业做优、做强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
3、中医药的回归,能极大地延伸产业链。在发展上,中医药应坚持以个性化“治防为主、保健养生为辅”的基本原则,“治未病”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与养生保健领域中的作用。从传统单一的治病模式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转变,让人民树立科学的健康观,促进全民在自身健康上的科学管理,过上健康舒适的生活。这样,不仅能让国民健康达到最理想水平,而且能让中医药在治、防、养上推生出一个宠大的全产业链。如:道地中药材从炮制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中成药、中医院、保健养生馆、中医馆、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等产业链的生态系统。
为此,应充分发挥我们在组织上的引领优势,以政策为杠杆,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资本及社会合作机构的创造性与凝聚力,有力促进在中医药大健康全产业链上的企业与个人都得到良好发展,提升国民经济增量,扩大城乡就业,提高人民健康与生活质量。同时,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研发投入,让科研院所与企业在中药材种苗、培育、医药组方和中药剂类型等基础技术有全新突破,开发出更多更好的防疫治病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系列产品。不断提升和加快中药新型饮片、配方颗粒、破壁饮片研究开发和试点工作,实现中医药标准指定推广与适应技术,保护和促进民族医药快速发展,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4、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有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疫情过后,我们有必要在教育与文化传播上加大对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中医药文化渗透到我国老百姓生活中的点滴中去,使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文化有更深了解和认知,从而推动中医药产业良性化发展,实现中医药全面复兴。
值得欣慰的是,中央在推动我国中医药文化国际化取得了辉煌成就。现我国与40多个国外政府机构签定了中医药合作协议,我国中医药文化已传播到180多个国家与地区(4)。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5),占世界总人口的80%,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科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国外已有不少正规大学开设中医系或中医专业(6),美国就有80多所中医学院,每年有2000多名毕业生,欧盟在20多所西医大学设立了中医课程,为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而今,我们应以这次世界疫情和“一带一路”为契机,利用驰援或各种国际交流论坛等活动,举办各种中医药文化宣传。让全世界人民对中医药在防疫治病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使中医药产业真正迈入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有业内权威人士称,从现在的形势发展来看,中医药在对抗击新冠肺炎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愈来愈受到海外的认可,将为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迎来良好机遇。我们更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中医药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本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必将在这次机遇中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