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在整好的土地上铺层白色地膜,并在地膜上凿开一个个小孔,将中药材当归种苗栽种于小孔中……至中午时分,甘肃宕昌县阿坞乡西迭村村民李宗贤和父亲李有生在自家田地里已经忙活了4个小时。
李宗贤的家里有6亩土地,除了1亩种植小麦外,其余都种了当归、黄芪、大黄等中药材。“4月份是中药材种植的黄金时节,我们得抓紧时间。”李宗贤一边娴熟地栽种苗,一边对记者说。
宕昌县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就有“天然药库”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层次分明的气候特征为其发展中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宕昌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并形成一定规模。2011年,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产量6900万公斤。目前,境内有近700种中药材资源,常年家种且面积较大的药材有当归、大黄、党参、黄芪、柴胡等10余种。
宕昌县中药材服务中心主任李军海说,尽管当地中药材资源丰厚,但由于缺少订单农业,中药材在销售环节上缺乏专业市场的承载,农民种植中药材就像“炒股”一样风险大。
“中药材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市场情况,前几年相对较好,但也不稳定,忽高忽低。”2011年,李宗贤投入2000多元种植了一亩当归,亩产量100多公斤,而当年其市场价为每公斤20元左右,低于前几年的每公斤60元左右。
去年,由于大黄价格大幅下跌,阿坞乡西迭村村民杨晓辉将收购的1000斤大黄囤积了起来。“大黄去年每斤只卖到6、7块钱,是以往价格的一半,所以去年收的大黄就没卖,在家里囤着,准备今年价格转好时再卖。”
记者在连日采访中获悉,当地中药材市场主要依托乡镇农贸市场,并不能起到产业带动作用,在价格上还易受外地药材商的操控。
“我们不能总让药农种药材就像‘炒股’一样冒风险,这种状况今年将有所改变。”李军海说,宕昌将利用甘肃大力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的契机,为药农联系订单农业,引导药农稳定发展市场前景好、增产潜力大的中药材,并发挥中药材服务中心作用,设立市场行情采集点,及时公布中药材行情信息,帮助农民获取中药材价格信息。
4月的宕昌春光明媚,正在田间地头忙活的药农们都有着共同的愿望,就是中药材价格要稳,销路要广,新技术再帮他们增产一点。杨晓辉说,“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就想靠着自己的能力脱贫致富,守着‘金山’就要过上好日子。”(记者张文静 郭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