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新宾满族自治县北四平乡火石村有300多户人家,家家种植中草药,其中有90%的农户种植了细辛,是远近闻名的“细辛村”。4月19日,记者走进细辛村。
家家户户种植药材
“村里怎么看不到人呢?”记者与村党支部书记韩忠玲攀谈。
“都上山了,今年细辛苗子涨行市了,都忙着让细辛苗子下山,挣点好钱。”韩忠玲今年53岁,当了18年村党支部书记,脸上有着山里人特有的红色,健康、有弹性,是个老基层。“现在缺人缺得厉害,从邻村雇人,日工给到150元,还雇不着成手。”
韩忠玲打开一瓶冰红茶,一口气喝下半瓶,抹了一下嘴,说起他们全村发展细辛的风雨历程:“我们村人多耕地少,地处寒区,全年无霜期不足130天,自然条件对中草药种植特别有利。刚包产到户的时候,大家就种药材。30多年来,我们摸索出一套种植和保护植被的办法,用人参地种植细辛,细辛下来就种植龙胆草,在种植龙胆草的同时植树,龙胆草收获之后,树也就起来了。林药间作,是保护生态和农民致富的好办法。”
韩忠玲用自家的例子说明种植细辛和玉米的差别:“我家种了两亩细辛,去年出细辛干货800多公斤,收入4万元,每亩每年净挣4000来块钱。玉米每亩产量1800斤,净挣900元。细辛比玉米来钱慢,难伺候,但挣得多。”
村民李福云说,“我当姑娘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种植细辛,现在儿子28岁了,我种植中草药已经30年了,算得上行家里手。”韩忠玲补充道:“我们村每家至少有一个‘土专家’,每家都在摆弄药材。”李福云接着说:“我女儿正在上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可对药材种植挺上心。她同学家有700多亩地,比较适合种植中草药。她和同学准备联手种植药材。”
全国药材市场有门市
“细辛的销路怎样?”记者这么问是想知道产销对接情况。
“细辛是镇静、止痛类药物的原料之一,市场潜力很大。我们村这点生产量不愁卖,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卖上好价钱。”韩忠玲话音刚落,李福云就讲:“你知道安国药材市场吗?对,就是电视剧《大宅门》里的白家不去不开市那个中草药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在那个市场,我们村有8个门市,我们家就有一个,我儿子在那经营。这不,他前两天来信说,细辛苗子行情看涨,让我们给备点货。”李福云指着屋里堆起一人高的细辛苗子说:“这些细辛苗子是给儿子准备的,我们送到沈阳,通过空车配货运到四川。这些也就半车货,能卖11.8万元。”李福云快人快语。
“我们以前有细辛种植协会,是一个药厂老板当会长。可是,他对整个种植过程不太了解,又没有多少投资,村民觉得不解渴。”韩忠玲继续说,“最近,我们又成立的细辛中草药专业合作社,我来当理事长,想注册产地商标,再做细辛生产标准,然后扩大种植规模……”
年人均收入超万元
这个村每趟房中间有一条3.5米的巷道,局部黑色路面已经粉化,挨着路边的杖子被拆掉了。韩忠玲介绍,他们村和巷道是对口帮扶单位出资修的,正好今年修村路政府给补贴,他们按交通部门的要求,先拆了各家的杖子,等交通部门铺好路面后,再安太阳能路灯……
我们先后去了4户村民家,家家都锁着门,透过门缝往院里看,这几家院子里都有汽车和农机。敲开居住在第六趟房的细辛种植大户家门,看到有900平方米的院子,南趟房子里存放着加工细辛的设备,北趟房里家用电器和家具都比较讲究,是主人起居的地方。
这个村的村民人均收入多少?韩忠玲、李福云边算边说:“细辛一项收入超过1000万元,加上其他中药材和传统种植的水稻、玉米、大豆,怎么也得有1400万元,全村不到1300人,年人均收入怎么也能超过1万元。”(抚顺日报 记者 梁旭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