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漫山遍野的百合 孙治国 摄
合作社社员在加工百合孙治国 摄
本刊记者 孙治国
眼下,正是百合上市的高峰期,在龙山县洗洛乡,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百合合作社,甚至是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一片百合丰收、百合旺销的喜人场景。一颗小小的百合,在洗洛乡做成了一个富民强乡的大产业,如今的洗洛农民真的“喜乐”了,在老百姓心里,种植百合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让洗洛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因地制宜 做大特色产业
洗洛乡位于龙山县县城南7公里。解放前为洗洛乡,1958年属城郊公社,1961年为洗洛公社,1984年撤社复乡。目前,管辖13个村,115个村民小组,共有4046户,16933人。
洗洛乡有种植百合40多年的历史,一直走在全县百合种植的前列,是全县种植最早、面积最大的百合种植基地。特别是近年来,该乡农民种植百合的热情空前高涨。
记者在采访中,获取了下面一组数字:2010年该乡种植百合7580亩,产量7027吨,实现产值8897万元;2011年该乡种植百合9060亩,产量8590吨,实现产值1.6亿元; 2012年该乡百合种植面积达1.2万亩,预计产值可突破2亿元大关。2011年比2010年,实现农民人均增收约3000元,今年增幅将比去年更大。
可以看出,洗洛乡传统的百合种植产业在龙山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洗洛乡党委、政府强力推动下,目前已规模化种植,成为洗洛强乡富民的第一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
80后的宋志国是龙山志国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十几年前就跟父亲从事百合销售生意。
“每年7月中旬到下旬便开始大量产新上市,农户、加工户正在为后期大量产新做准备。目前仍是产新初期,大部分鲜货依然是作为食用品出售到上海,现在每天外走量都有一、二十吨货,去年最多的时候,一次往上海发货5大车,约50吨鲜百合。而且每年仅干货就销售1千多吨。”宋志国告诉记者。
“现在我的合作社有52户洗洛乡的社员,最多的社员种植50亩,年收入可达60多万元,我本人也种植了一百多亩。”
现在,他正在谋划扩大合作社的生产规模,一个上规模的冷库已经开始动工建设。
搞好服务 做强优势产业
近年来,龙山县百合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1997年不足1万亩,2000年后发展到4万亩,2006-2010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2011年达6万亩,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百合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已是全国有名的“百合之乡”。
洗洛乡作为龙山县最大的种植基地和龙山县百合交易集散地,该乡党委、政府把做大百合产业、做强百合产业作为该乡的头等大事来抓,让百合产业真正成为洗洛农民的“摇钱树”。
近年来,该乡成立了百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张艳阳担任组长,负责制定该乡百合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乡长杨智胜为副组长,负责落实抓好百合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成员10人,负责百合产业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领导严格要求,管理到位,对百合由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一系列过程形成严密的监督,确保农民增收,确保百合产业顺利发展。
为打造洗洛百合品牌,确保产业附加值提升,该乡百合已实现无硫绿色加工,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加工后的百合干片、百合酒、百合精粉等产品,大大提高了百合的附加值;该乡还积极推进百合干片烘烤房建设,规范产品加工,确保质量安全,保护“洗洛百合”品牌。截至目前,全乡已建成百合干片烘烤房80余栋。
“种得出,卖得掉”才是农民增收的硬道理,乡党委、政府一直致力于拓宽百合销售渠道,帮助农民顺利地销售百合。
通过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洗洛百合的知名度,创洗洛百合品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洗洛百合作为湖南的三大特色产品之一参展,被誉为“绿色无公害食品”,极大地提高了洗洛百合的知名度。
通过成立百合销售协会,集中收购百合,统一百合销售信息。下乡干部通过发传单、办宣传栏指导农户百合销售指导,为农户提供销售服务。
坐落在洗洛乡的龙山喜乐百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伴随洗洛乡百合产业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百合深加工企业,公司成立于1998年,当时只是一座作坊式的百合精粉加工厂,现在发展成为集百合精粉、百合面、百合粉丝、百合干片、百合酒为主打产品的百合系列。2011年,公司产值达2200多万元,解决了50多个就业岗位。公司创造的“喜乐牌”百合系列产品,不仅在省农博会上获得“一金”、“一银”奖章,还在上海、广州、长沙、北京、成都等大城市打开了销售渠道,占有了一定市场。
上下齐心 共推富民产业
连日来,龙山喜乐百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符大国的电话响个不停。原来,从上海、江西来的十几个老板正在龙山下榻的宾馆等着要货。他们要的货就是该公司用百合籽加工的百合粉。
“这个百合粉润肺止咳,安神美容,还具有抗癌的功效,老人、小孩、病人皆宜。他们把大袋装运回去,分装小袋,在市场和葛根粉一样,很受欢迎,我们厂每年可加工百合籽2千多吨。我现在是24小时连续加工,还是供不应求,”符大国告诉记者。
和符大国一样,龙山志国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里也热闹非凡,从收购到加工,在志国百合合作社里的打工村民忙的不可开交。
“合作社有三个点,每个点做着同样的事情,就是加工百合,从清片、制热、干燥,工人们忙的不亦乐乎。每个点都有几十个村民就业,每天我开80-100元的工钱,对村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宋志国告诉记者。
在洗洛乡百合种植最多的芭蕉村,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百合与错落有致的小洋楼,相互辉映下,构成了一幅乡村美景图。
村里有1315人,耕地900多亩,非耕地1千多亩,现种植百合2千多亩,全村基本上都是种植百合。通过土地流转,芭蕉村种植百合20亩以上的村民占到40%以上。
十年前,该村还是烤烟专业村。由于种植烤烟要轮作,所以在该乡种植烤烟的收入已没有种植百合来的多。加上近年来洗洛乡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为响应乡政府的号召,村民改种百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村主任向达材,从2004年就开始种植百合,刚开始种植十多亩,现在当地请人种植,在本村种植面积就扩大到50多亩。向达材说,他还在湖北租地种植百合,今年总共种了80多亩,如果不留明年种子的话,他今年的收入可以达到80万。
向达材2004年担任村主任,他说现在和2004年前相比,芭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几年来,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村民的房子越来越漂亮,生活越来越富裕,更多的是村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的富裕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村级班子建设和党组织建设越来越被村民关注。
“在农村,只要党员干部真心实意带领大家致富,大家就愿意跟着你走,也会更加支持你的工作。”向达材告诉记者,“现在村民富裕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去年,组织村里的党员集中一起到县里的烈士公园和县城发展变化最大的地方走走看,既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又凝聚了组织的力量。”
为了发展百合产业,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真正为农民铺就一条致富路,洗洛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百合产业发展,将百合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富民产业、民生产业来抓,通过合理引导,大力扶植,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等措施,打造和培育洗洛百合品牌,如今,洗洛的富民百合已是香飘四海。(湖南日报 孙治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