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记者 于雪梅) 日前,记者在阿荣旗三岔河镇白桦泉村的中草药示范基地看到漫山遍野开满了一串串蓝紫色的药花,那是去年种植的小黄芩,该镇今年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3.1万亩。
白桦泉村这片坡岗地都是沙土和石块,以往种植庄稼是种啥啥不收。去年一月,该村年轻的党支部书记郑本国牵头组建了白桦中草药产销专业合作社,将这片500余亩的坡岗地流转了过来,建成了中草药示范基地,种植了黄芩、黄芪、桔梗和水飞蓟。今年,又流转800余亩,合作社的中草药示范基地已达1400亩。在白桦中草药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已种植中草药5000余亩,同时辐射全镇,增强了农民种植中草药的信心。该镇新胜村张玉甚至把自己家的后园子都种上了中草药,夏秋时节,农家院里药花飘香。
几年来,该旗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在中草药种植上给予了每亩补助60元、种植果树每亩地补助150元的优惠政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三岔河镇党委、政府看准了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前景,利用地域优势,宣传“五荒”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把25°以上坡耕地退下来,把闲置的荒山利用上,全部种植中草药。全镇种植中草药面积由去年的1.5万亩迅速攀升到3.1万亩,一年翻一番。
该镇政府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坡耕地种庄稼根本不长,有时候连种子化肥钱都要搭上。而中草药却偏偏喜欢这样的沙化土质。大黄芪的根须能达到50厘米长,桔梗的根须也能达到30厘米长,有固沙封土的功效,由于全镇盛行种植中草药,地面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水土流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治理,生态气候条件也有明显改善,而且还不愁销路,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白桦泉村在中草药示范基地栽植了8000棵沙果树,实现了林药兼做的愿望。种植中草药只需先期投入,像黄芪、黄芩等后期加强田间管理就行,效益是种植普通庄稼的两倍左右。加上果树的收入,效益将成倍增加。目前,中草药已成为三岔河镇的立镇产业,该镇还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到“十二五”期末,全镇中草药种植面积可达10万亩。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