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8月15日11时,采访车在天定高速公路上行驶。初秋的陇西热浪袭人,在陇西出口处,考察团82岁老教授、卫生部药审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500名师承导师、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研究员范崔生老先生对路边的野草非常感兴趣。
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作为全国重大疑难疾病研治中心和名中医的培养基地之一,汇集了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和具有博士学位骨干。研究室把探索中医临床研究新模式,打造以品牌饮片为基础的中医品牌,打造“正品药房”,做到“辨证准、用药正、疗效好”。制订部分地道药材中药饮片和炮制的具体质量标准。
跳跃式思考,一身运动装,很多年轻人都跟不上的步伐和想法,作为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研究员的范崔生教授被医药界称为“老顽童”,在中药炮制、中药采集收购、中药品质与中医临床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这可不是草,这是女士们美容的草药,不信你闻闻,很香的。”范崔生老先生从路边的草丛中揪下一枝墨绿色的小草,用手一搓,放在掌心送到记者鼻尖前,一股香味。
“陇西可是宝地啊,黄芪、党参等地道药材的采集、种植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范崔生老先生在马路边给他的两位研究生讲解着,南北朝时期的大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有“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独活生陇西者质佳”“当归生陇西川谷、四阳黑水,俗称马尾归”等记载。现在,陇西黄芪不仅甘肃有名,而且出现在欧洲的药典上。
对于考察团的来访,省农牧厅、陇西县领导非常重视,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陇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世祯等领导专程陪同。
在坐拥陇西核心黄金地——文峰镇。总投资2亿元,占地188亩,总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的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是陇药特色品牌和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对外开放宣传的窗口,集药业采购销售、中药材现货交易、中医药文化展览、信息发布、旅游观光、仓储物流六大功能于一体。包括“三馆两市场”,“三馆”即定西市中医药现代化成果展厅、陇西黄芪馆和陇西社会发展馆;“两市场”即中药材线下交易展销市场和全国药材盈(文峰)中药材物联电子交易市场。
走进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这座集理念超前、配套设施完善、运营管理先进的交易城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医药物流交易中心。一座交易城,使陇西成为全省乃至西北最大的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对外贸易中心和中医药文化展示窗口。
“这边是电子投影、那是电子沙盘……这实际是电子商务运用物联网概念,把中医药会展、中药材现货期货交易、中药材信息发布、网上商铺、综合电子商务等产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构筑政府、产地、市场和药厂之间的桥梁,对带动甘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陪同考察团的陇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世祯向范崔生老教授介绍,贸易城运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最新技术和最前沿理念设计开发的软件“中药材行情分析查询系统”,成为建设农业信息化、农产品交易信息化的一个新亮点,为交易城商户联通了国内外用户,实现了中医药电子商务BTC网络化交易。
在位于陇西县首阳镇董家堡谭家庄,考察团来到首阳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这座占地200亩的示范园,集中药材引种、实验、示范、繁育、辐射带动、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
考察人员沿一条两米宽的小路进入园区,小路两侧1米多高的灌木状金银花郁郁葱葱。金银花因初开时花呈白色,后转为黄色,花开季节黄白杂生而得名。
“别小看了白花黄花,采摘可有讲究。”范崔生教授见自己带的两位研究生要伸手采摘金银花忙说,这花最佳采摘时间是9时~12时,有雾、阴冷或露水重时都不适宜采摘。特别是花在青白色时品质最佳,药性最好;采摘完马上就要晾晒烘干,这样对药物成分的损伤最低,也容易保存。
“来,给‘紫苏’来个特写,还有那个‘穿山龙’。”范崔生不时地用手中的相机拍摄着园区的各类药材,“我们那边的中医类学校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示范园,不少学生连这些药材长啥样都没见过,这次来能收集到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和照片。”对于此次考察,范崔生老教授用了“不虚此行”四个字。
“药材好,药才好。”范崔生老教授说,“现在很多人说中医治病不灵,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中药材质量出了问题。”目前因多种因素导致的中药材品质下降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传承千年的地道药材就真的不地道了。
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介绍说,地道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指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气候等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炮制讲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而陇西盛产中药材304种,大宗种植品种达到36个,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年产量5万吨以上,是全国重要的黄芪、党参等“地道药材”主产区之一,被工信部确定为现代化国家级中医药生产原料供应保障基地。
“如果药材能达到标准,将在陇西建立药源地”
“药性因种、因地、因时而不同,处处有学问,是中药材种植的特点之一。”范崔生捏着一把当归说,有一些老中医在处方笺上,喜欢在药名前标有产地,显示自己对地道药材的信任,像四川的贝母(川贝)、昭通的天麻、陇西的当归,就是品质的象征。
然而,随着产地从老中医处方上淡出的背后,是地道药材质量不断下降的事实。中药材生产包括栽培、管理、防治病虫害等,各环节技术性都很强,哪一个环节操作不当,都会影响中药材质量。在中药材田间管理过程中,一些药农为追求高产,经常大剂量施用无机肥或植物生长剂,促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扰乱了其自有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使品种退化,药性降低。不少药农盲目照搬一般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用于药材,加之生态环境的人为改变必然影响药材质量。
在范崔生教授看来,鉴于农户分散种植中药材存在管理不当、农药残留等方面的问题,应用GAP(良好农业规范)标准规范其栽培种植。
GAP是世界公认的农作物栽培标准,用GAP规范地道药材培植,使其植物特性、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均符合国际标准,是确保地道药材质量并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目前,陇西当归GAP基地已获得认证。特别是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陇西签订的50万吨中药材仓储现代物流园暨加工项目,投资达15亿元,建成后陇西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战略储备基地和全国首家中药材中远期现货交割贮备库。
“减少中药材从田间地头到药厂的中间环节,不仅可以减小制药企业成本,还能保证原料的绿色和环保。因此,我们这次考察也是带着采购任务来的。”范崔生教授现场向陇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世祯提出了一个小请求,那就是采购一小部分地道中药材回去做研究,特别是黄芪。如果药材能达到标准,将在陇西建立药源地。看重的不仅是陇西县优越的地理和交通优势,更重要的是陇西天下药仓和天然药都的优越条件。
“通过亲自走,才发现陇西不愧为是中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不愧拥有‘千年药乡’和‘西部药都’之美称。”在考察尾期,范崔生教授发出感慨,不虚此行!
“没想到40年后能再次来到陇西,见到了欧洲药典上记载的真正的地道药材陇西黄芪。陇西,就是中国地道中药材的宝地啊。”这是82岁老教授、卫生部药审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500名师承导师、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研究员范崔生老先生在对陇西县中药材考察时发出的感慨:在欧洲药典上曾看到关于黄芪介绍,而产地就是中国的陇西。
8月的陇西大地满目葱茏,生机勃发。田野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到处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30万亩中药材长势喜人;中医药加工企业里工人忙碌着,中医药精深加工产品源源不断地下线出厂;初秋的文峰中药材交易市场依旧人声鼎沸,药香四溢……在中国。定西第五届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前,记者有幸随江西中医学院范崔生专家考察团来到陇西,置身于陇西中医药发展浪潮之中,考察团成员感受到陇西中医药产业崛起正逢时。(鑫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