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中药行情火爆两年后,终现大跳水。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业周 摄
(记者 陈颖)秋意渐浓,又迎来了中国老百姓最看重的滋补时节,各类中药材销售也有望进入一个旺季。但记者连日来走访我市中药材市场却发现,过去两三年曾经疯狂涨价的大部分中药材,今年以来的价格走势却如同凄风惨雨般一路下跌,尤其进入8月份后,以三七、石斛、麦冬、川芎为首的药材品类,一反常年走势跌得最凶。与此同时,各类中药材的市场销售也不温不火,消费者并没有因为价格下跌而呈现踊跃的购买热情。
供大于求令中药材身价回落
2010年,一场以中药材为主角的涨价风波让人始料不及。在中国,几乎无一地方不受波及,其中北京、广东、河北等地影响尤甚。统计显示,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国中药材约八成品种价格上涨,其中太子参、三七、金银花、川贝等涨幅大。太子参涨价10倍,五加皮涨价5倍,桔梗涨价4倍,涨幅之大,历史罕见,一度被网友戏称为“药你苦”。而中药材价格的直线飙升,也引发出中药材出口缺货、断货等问题。
气势如虹的涨势,带来的是种植户和投机者的“虎视眈眈”,很快,种植企业的大面积增产以及炒作资金的大量涌入,让中药材行业更加热闹起来。这也为今年中药材行情的大变盘埋下了伏笔。
“药材开始走下坡路,这是今年业界最明显不过的行情了。”在福田农批经营药材批发的陈老板表示,受今年经济大环境影响,药材市场行情也明显下滑,不少药材品类纷纷降价。“行业内有这样一句话,"药多如草,药少如宝"。一些药材有受到增产因素影响,但大部分还是资金"炒作"后的结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集体回落,前期疯涨的金银花、太子参等药材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以金银花为例,2010年金银花价格曾疯涨至320元/公斤,但如今已跌落至85元/公斤,与2009年的价格相当;而一度高涨至每公斤380元的太子参,现在每公斤不过200元出头。
对于今年中药材一反大涨态势迅速回落,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前两年中药材频繁涨价,使得炒作者涌入中药材市场,进一步抬高中药材价格,同时中药材种植企业纷纷扩种增产,使得今年不少新增的中药材产能投入市场,加之不少投机者大量囤积的药材也于今年全面放出,使得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中药材价格大幅下跌。
“天价”三七价格急跌百元
记者采访发现,综观中药材近期的价格走势,三七是个极富代表性的产品,颇能说明中药材行业的现状问题。
据悉,在经历前期暴涨行情后,一直领衔涨势的三七价格开始出现松动迹象。进入8月份以来,三七价格更是直跌100元/公斤,呈现大幅跳水局面。值得注意的是,与大部分中药材迅速回落的行情相比,三七价格在此前一直十分坚挺,今年以来还屡创新高。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大量产新造成的供大于求状况,是导致三七此波降价潮的直接原因。
据了解,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地,全国95%以上的三七均产自这里。2012年云南三七产区种植面积达16万亩左右,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采收面积约5万亩,预计产量可达到850万公斤。如果不出现极端气候和政策因素影响,2013年云南三七种植面积将达到24万亩以上,比2007年翻一番,其中采收面积有6万余亩,产量有可能突破1000万公斤大关,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出现,三七价格下行的趋势将无法避免。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三七近年价格一年比一年好,这个风光的品类也让不少小农户加入到了种植行列,但小户的抗风险能力较低,为趁早换钱多会积极采挖,加上货源的提前上市,成为三七价格下滑的导火索。但真正的主因,还是供给增加了。“药市本来就疲软,大部分药材价格缩水,三七前期的逆势上扬已经不容易,在新货的冲击下,价格出现回调也是意料之中的。”长期经营三七药材销售的肖老板表示,9月中下旬,将有更多三七新货上市,目前已有很多商家不看好后市,纷纷“出逃”了。
今年8成中药材价格下滑
与三七药材的情况类似,不少中药材品类几年前都曾达到“一天一个价”的历史巅峰,这使得小农户、房产商、矿老板、上市公司等纷纷介入药材种植。但在坚挺了长达3年的牛市之后,今年的中药材价格开始疯狂跳水,除极少数品种有所上扬外,其余80%以上的品种普遍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据中药材天地网中药综合200指数显示,截至8月10日,该指数为2279.99点,与2010年7月、8月相当,较2011年6月的将近3000点跌去了24%左右。中药材价格已回归到两年前。部分药材如川芎、木香、知母、白术、菊花等等,也被业界看作跌至了“地板价”。对此,相关专家认为,中药材价格下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于下游公司来说,药材价格下滑将大大缓解成本压力,有利于铺货营销;但另一方面,对于中药材原料商、尤其是对囤积药材或扩建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公司来说,药材价格下滑将带来存货跌价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但有意思的是,中药材的行情在下跌,但市场销量却没有大幅增长。在福田农批等深圳主要的滋补类中药材市场,不少商户纷纷反映销量平常,甚至不如往年。对此,不少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药材价格走低,对于后期扩大药材消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经历了前期的大涨行情之后,药材价格急需回归理性,中药材行业“退退烧”,未尝不是好事。
作者:陈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