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信息时报记者 李莉
日前,中国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前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李镭透露,继西药调整之后,国家发改委将在2013年上半年调整中药价格,信息时报记者从省内多家药企核实了该消息。
记者采访多家中药生产药企的负责人均表示由于中成药一直利润低微,多个品种还面临价格倒挂的困境,因此可能会调低产量应对调价。
多家药企已配合进行价格调研
“早在两个月前,物价局就对一些中药品种启动了成本、利润等情况的调研。”一药企负责人告诉记者。
广药集团旗下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光亮也表示:“前段时间发改委已经让各地物价部门对医药品牌进行物价核查,据我所知,广药集团下的一些基药品种、保护品种亦接受了调研。”
据悉,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发改委数次降低药价;2011年分两次降低了部分抗微生物类、循环系统类、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
2012年5月,发改委再对消化类药品等价格作出大幅调整,平均降幅达17%。
2012年9月,发改委发布通知降低抗肿瘤、血液系统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17%。9月17日,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中心宣布,调查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生产成本和购销价格情况,预期10月中旬完成。
“之前降价幅度最大的还是原研药,即进口药,但中药的利润一直低于化学药,怎么降、降多少,真的不容易掌握,价格管控得不好,一些好的中药品种甚至有可能退出市场。”一位药企负责人直言,对于发改委未来可能再次挤压中药的“水份”,多家药企的负责人均表示“理解但很难接受”。
原材料上涨导致药品成本上升
“政府主导意见已经确定,有关部门从宏观上认为还有降价空间,然而实际就我们生产企业而言,这样的降价空间其实已经很小。”李光亮指出,一些微利产品成本价格倒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
记者调查发现,价格倒挂在“霍香正气丸”“复方丹参片”“血塞通”“银翘解毒丸”等一些药品大品种上最为明显,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销售部王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开始,“复方丹参片”已经出现价格倒挂,三七等药材价格去年持续上涨,今年虽有轻微回落但仍在高位震荡,原材料价格上升是导致药品价格主要原因之一。王经理说,以前在市面上流通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不下70种,因为没有利润了,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减少产量,甚至不再生产。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霍香正气丸”等大品种,一家生产“霍香正气丸”的龙头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一年,‘霍香正气丸’产品全线亏损,但大量中药企业的生产无法停止,产能也无法闲置,另一方面我们不想丢失辛苦经营下来的市场,我们只有采用压低生产量来度过难关。”
据李光亮介绍,公司旗下的鼻咽清毒颗粒,最高零售价为13元多,但成本早已经超过。“单单重楼一味原料药材就占了成本的9成,基本上卖一盒亏2元~3元,已经亏了两三百万,而我们申请单独定价也没有得到批复。”
据悉,三七和重楼是“血塞通”等中药的主要原料药材,多家企业都面临价格倒挂的困境。
药企呼吁按质论价
“价格下调或出现倒挂的另一延伸就是很多企业在采购药材时不得不考虑采用一些方式节约成本,如药材以次充好。”一家药企负责人指出:如丹参价格上涨较快,一些企业找其他唇形科植物替代,每年至少有1000吨这种替代原料进入制药行业。而曾在今年“两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连翘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用于入药的连翘价格为30多元,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选择便宜的连翘叶,价格只有10多元,而且入药之后无法通过检验发现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敢采取替代投料的办法,一些国有大型企业或者上市公司由于国家与企业自身就监管得比较严格。“我们的药材原料都是经过广药集团统一采购和监管的,用的都是道地药材。”李光亮如是说,他表示不同等级的药材,以及内部不同的质量要求,生产出来的是不同的东西。
“如果想解决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做到按质论价,就拿买衣服来类比,不论品牌质量好的和质量差的,价格区别相差不下数倍,那同样中药是否也可以实行区别定价、按质论价、优质优价?质量评价标准应充分考虑中药产品在原料选材、组方、工艺制作、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特点。”李光亮建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