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家庭一大半收入靠山楂“山楂早已经成为新开岭乡一些村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它比打工种地带来的收入还要多。”11月16日,说起山楂之乡建昌县新开岭乡,该乡农牧站站长郭凤成这样告诉记者。
新开岭乡的山楂生产历史已经有好几十年了。上世纪80年代是第一次大规模栽植。自从国家取消农业税和特产税后,当地山楂的栽植就更多,因为没有了特产税,农民就减轻了很大一块负担。从那以后,每年栽植的新树都在十几万株。目前,全乡达到结果能力的山楂树已有50多万株。正常年景每棵树的产量在50多斤。
大面积栽植山楂树的原因不仅是当地土质土壤环境适合这种果树的生长,而且因为独特的环境、条件使得山楂质量也好。另外长达几十年的栽植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正是山楂产量的不断增长,带动了下游的深加工产业,目前在当地从事山楂深加工的企业已经达到6家。进而给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渠道,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进工厂上班挣钱。还有一个原因是山楂树与其他果树相比,管理上的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因此管理成本要小一些,这也是长时间栽植进而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一个客观原因。
不仅如此,山楂产量的增长还涌现出了一批山楂购销的经纪人,他们成为这个特色产业的又一批受益人。郭凤成说,经纪人的收入相对于果农更加稳定,因为不论市场价格高低,经纪人的利润率基本都差不多。
郭站长告诉记者,在新开岭乡,山楂树最多的是山楂沟村,该村果树最多的果农每年销量可达2万斤,最少的也能卖上2000斤。而全乡没有山楂树的农民很少,90%以上的村民都有山楂树,是名副其实的山楂之乡。
质量好却没定价权“去年绝大多数果农都挣了钱,每斤山楂销售价达到了1.2元,可今年就不行了,不少村民连本钱都没回来。”山楂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世信说起今年的山楂市场价格时心里有些难受。他告诉记者,村里产量最多的果农是张洪东,家里有山楂树15万株。去年没赶上高价时就以每斤0.68元卖掉了4万斤,纯收入是2万多元。
今年因为是果树的大年(大小年是果树结果多与少的周期),所以山楂收了6万斤。另外,今年他家还没施肥,这样成本又比去年减少一块。可就是成本减少、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张洪东今年的纯收入只有5000元。
为何如此?就是因为今年山楂市场价格比去年低了一大块。王书记说,今年山楂销售价因为不同时段而有所差别,导致全村十分之一的山楂每斤卖了0.4元,还有一部分每斤卖了0.3元,大约有一半山楂销售价每斤只有0.26元。由于无法长时间存放,绝大多数村民都已经卖掉。另外,今年的市场价格也让村民不敢惜售。
王书记告诉记者,他家现在还有1.5万斤没有卖,已经有人给价每斤0.3元,这几天也得卖,要不然存不住放不了。要是按每斤0.3元销售,1.5万斤能卖4500元。王书记算了一笔账:雇工费、化肥、农药、雇工的吃喝等等投入都算上全年共支出4000元,因而忙活了一大年,900棵山楂就挣了500元钱。
王书记说,山楂市场价格每斤达到0.4元只是一个保本价格,今年大部分山楂卖价都在0.4元以下。与此同时,化肥、农药尤其是人工费等成本却在上升。剪枝、施肥、收果的人工费现在女工一天是70元,男工达到80元。
那么,去年今年山楂价格为何差别如此之大?王世信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山东今年大丰收,而去年却欠收。虽然新开岭山楂酸度等指标都比山东的好,但山东山楂个头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最主要就是人家产量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大,已经影响了市场价格。由于今年市场价格低,对一些果农产生了心理影响。王世信说,明年山东是小年,明年价格就看山东的产量了。“因此,果农拥有定价权甚至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也能保护住这个传统产业。”王世信这样感慨。(葫芦岛晚报 吴宏图)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