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石柱人参生产基地。
林下人参。
核心提示
宽甸满族自治县坐落在辽东鸭绿江畔,东与朝鲜隔江相望,西临本溪,北接吉林,南近丹东,幅员6193.7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179个村,总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户、33.4万人,是全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边境县。
宽甸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托辽宁第一林业大县的独特优势,以生态建设为前提,以石柱参、林下参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培植“一村一品”,壮大“一县一业”。通过大力推进人参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形成了辽宁东部地区特色优势鲜明的标志性产业。
政府高度重视 把“一县一业”当成重点产业来抓
宽甸满族自治县是一个山区县,林业资源丰富,发展山区特色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县委、县政府经过科学论证,确定把人参产业作为壮大“一县一业”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农经局、县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 “一县一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县一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农经局具体牵头,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制定产业规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一县一业”发展的工作部署,制定出台了《宽甸满族自治县“一县一业”五年推进规划》、《宽甸满族自治县 “一县一业”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一县一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推进举措等相关内容。
落实部门包扶。 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主动、部门联动、企业带动、群众行动”的产业启动思路,结合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实施扶贫帮村等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县级领导、部门、企业包村活动,全县先后安排62个县级单位、62个县级规模企业,采取“1 1”对接帮扶的形式,共帮扶62个专业村,帮助完善“一村一品”规划,指导人参产业发展,促进了“一县一业”快速升级。
强化责任考核。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一村一品”,壮大“一县一业”工作纳入乡镇、部门的考核目标中,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建立健全奖励机制,由县考评办、“一县一业”领导小组进行督查落实,统一进行岗位责任制考核,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为顺利推进“一县一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百千万亿”工程 强力推进“一县一业”发展
几年来,在省、市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宽甸县始终把“一县一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产业化建设为突破口,以示范基地建设为引领,以增强龙头带动能力为重点,以市场化经营为主要发展途径,全力推进人参产业“百千万亿”工程的落实。全县的人参产业逐步实现基地建设规模化、市场拉动企业化、产品营销品牌化、利益连接机制化,提高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建设100个人参种植示范基地。为使人参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县22个乡镇重点选择100个基地进行培育。一是大力建设人参种苗基地。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先后完成了振江镇石柱子村、振江镇惠民专业合作社、步达远镇华翠山参专业合作社、红石镇大久村、双山子镇黎明村等5处人参种苗基地。目前,石柱子村发展柱参种苗基地2200亩,华翠山参合作社发展种苗基地5200亩,红石大久村发展种苗基地1100亩。二是大力开展人参示范基地建设。按照“乡镇有基地、村村有样板”的要求,在乡镇有重点地选择了95个规模较大、经营效益较好的基地作为典型,通过重点扶持、多点示范,形成了全县人参种植区域集中、连片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县规划县、乡、村示范基地44万亩,累计投入扶持资金6000多万元,定期组织全县人参种植户参观学习,为促进产业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培养1000个人参产业致富带头人。
一是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移民产业”培训、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全县每年集中举办20个培训班,重点培养人参种植示范大户1000人,通过聘请省、市、县农业技术专家讲课,进行针对性指导,提供技术信息等,为人参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开展部门联合培训,每年坚持整合农业、科技、科协、民宗、移民、妇联、共青团等培训资源,统一制定培训计划,统一组织培训,坚持培训跟着产业走,重点向人参产业培训倾斜。并通过有线电视台开设人参技术讲座节目,在县广播电台、县报、政府网站、金农信息网等开辟“一县一业”专题专栏,经常组织涉农部门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大集发放技术光碟、书籍、资料等,为发展人参产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发展100万亩人参标准化基地。按照“稳中求快、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一县一业”发展规划。近三年来,全县平均每年新增人参种植面积5万亩,计划2013年新增人参种植面积10万亩,并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种植石柱参、林下参面积达到100万亩。坚持采取“统一生产布局、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供给、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服务”五统一工作模式,在全县形成了标准化生产覆盖网。认真组织开展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条码查询功能,保证了人参品质。努力打造石柱人参品牌,石柱参产品相继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国家地理认证商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优质农产品、辽宁特色农产品等荣誉称号,振江镇获得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镇荣誉称号,宽甸惠农柱参农民专业合作社、宽甸华翠山参合作社等获得 “辽宁省重点示范社”荣誉称号。正在申报的“中国宽甸柱参传统栽培系统”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通过省农委审核。
培育100亿元龙头企业集群。宽甸县采取 “公司 基地 农户”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重点培育产值过亿元的领军企业,发展人参产业百亿元生产和加工集群。一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先后引进注册成立了宽甸长白石柱野山参发展有限公司、辽宁碧水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成为引领宽甸人参产业发展的大型企业。如,宽甸长白石柱野山参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投入3亿元,开发种植林下石柱参1600亩,石柱参2600多帘,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柱参保护基地,并作为辽宁省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石柱子村及周边区域发展柱参2万多帘。辽宁碧水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近三年累计投资4.5亿元,完成林下参基地建设3.3万亩,同时计划再投资12亿元,利用三年时间建设人参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发展林下参种植基地10万亩,深度开发人参保健品,项目完成后,企业年产值将突破25亿元。目前,辽宁碧水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天桥沟”牌野山参已在北京金马甲产权网络交易有限公司“高端商品交易大厅”正式启动发售。二是加大域内重点企业培育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带动能力。通过重点扶持宽甸光太药业有限公司、宽甸绍成参业有限公司、宽甸北方山奇农产品交易中心等,使域内龙头企业带动力不断增强。如,宽甸光太药业有限公司采取订单联系农户形式与全县约1.2万人参及药材种植户形成了产业链关系,带动全县种植基地约50万亩,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正在不断完善的北方山奇大市场,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商铺2000多个,目标是建成东北东部地区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和集散地,2011年投入运营以来,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
整合资金投入 夯实人参产业发展基础
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超前引领作用,引导人参产业科学发展,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适时科学地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始终将政策服务贯穿于人参生产、销售、技术推广、精深加工、信息需求等各个环节。在产业扶持上,已连续七年出台产业化扶持意见,每年拿出500万元作为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同时每年整合农业、民宗、林业、农业开发等各涉农部门资金约3500万元,重点向人参产业倾斜;在促进规模种植上,连续七年坚持对规模发展林下参、柱参500亩以上的,每亩以奖代补400元;在项目投资奖励上,连续七年对当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产业化加工项目,每年择优扶持10个项目,每个扶持10万元;在农业对外开放上,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省级以上著名品牌、在国内大城市开设营销店,或者年出口农产品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给予1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在基础建设上,围绕建设“辽宁生态旅游第一大县”,县政府计划筹集资金1亿元建设沿路、沿江人参产业观光带,同时加大对基地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基地建设上,出台了鼓励扶持发展政策,根据基地规模大小,分别给予产业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奖励和协调贷款支持;在风险防控上,将人参产业纳入保险,有效抵御了种植风险;在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坚持“健全规范、科学发展”的思路,建立健全利益分配和民主管理机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鼓励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加快林权改革步伐,为持续延伸人参产业链条,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证。
目前,宽甸县以石柱人参、林下参等为主的人参生产面积已达82.6万亩。 2012年,预计产商品参300万株、干品22吨,产值28亿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达3800元。全县重点人参生产加工企业达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6个,带动全县50%的农户从事人参种植,人参产业已经成为宽甸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 2011年,宽甸满族自治县被中国中药材协会授予“中国石柱人参第一县”称号,2012年被省政府授予 “人参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荣誉称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