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作为金溪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黄栀子不仅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和干果质量标准也作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推广。今年,全县黄栀子的产值预计可达9.6亿元,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
然而,盲目乐观的一哄而上,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一度让“致富果”成为“伤心果”。因此,如何避免栀贱伤农事件的发生,不仅需要果农理性,政府的引导同样不可或缺。
黄栀子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
黄栀子成为农民“致富果”
眼下,已进入黄栀子丰收时节,从蒸栀子、烘栀子、晒栀子到给栀子打包、装车,种植户们忙得不可开交,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黄栀子又名山栀子,作为天然色素栀子黄的原料和传统中药材,广泛用于天然色素提炼、酿酒、食品、医药等领域。上世纪90年代初期,金溪县部分农民将野生黄栀子移植到自家责任山种植,并不断改良品种,黄栀子产量、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并以较高价格销往县内外制药企业。尝到甜头的农民们纷纷效仿,在自己的责任山上或租用荒山种植黄栀子。金溪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政府“一把柴”,烧旺农民“一炉火”。到2003年,全县黄栀子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1万亩迅速飙升至10万亩,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金溪县黄栀子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8万亩,年产黄栀子干果1.3万吨、产值5.2亿元。今年,该县黄栀子种植面积达1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9万亩,年产黄栀子干果1.6万吨、产值9.6亿元。
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种植户余信太告诉记者,今年黄栀子鲜果收购价达10元/公斤,干果收购价达60元/公斤。黄栀子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
“致富果”一度成“伤心果”
然而,作为农民“致富果”的黄栀子曾经遭遇市场低迷的危机,成为农民的“伤心果”。
由于市场前景看好,周边县市蜂拥而上,黄栀子种植面积及产量骤增,加之一些色素生产厂家用工业合成色素替代栀子黄、栀子蓝,黄栀子市场一度低迷。余信太清楚地记得,2006年鲜果收购价格为4.2元/公斤,到2007年直线跌至0.8元/公斤。而当时黄栀子所需肥料、采摘人工等成本每公斤达1元以上,销售价竟不及成本价。到2008、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金溪黄栀子市场价格一度跌至谷底。在市场低迷环境下,部分栀农觉得种植黄栀子没有“钱途”,挖掉栀子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面对此情此景,金溪县及时召集县农林部门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研究黄栀子发展前景及规避市场风险对策。很快,县农林部门及各乡镇干部兵分数路,走村入户引导栀农长远看问题。通过面对面与栀农们分析市场形势、发展前景,让栀农们重新树立信心。除少数栀农将黄栀子铲除外,全县黄栀子面积2010年仍保持在12万亩以上。
精深加工避免再坐“过山车”
“黄栀子不像其他经济作物那样娇气,市场低迷时,你可以连续几年不闻不问,它也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只不过产量低些。等到市场复苏时,你只要对它稍为施点肥、除除草,它就会给你丰厚的回报。从长远来看,种植黄栀子利还是大于弊的。”金溪县秀谷镇肖科村老栀农龚桂超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植的100多亩黄栀子全部进入盛果期,仅黄栀子一项收入就超过40万元。
但如何避免坐“过山车”,抵御市场波动、保护种植户的利益和积极性,对于黄栀子产业的发展仍至关重要。
今年11月中旬,金溪县组织有关专家调查分析后认为,要确保黄栀子产业长盛不衰,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黄栀子品质的同时,适度扶持配套企业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应该成为共识。
事实上,为解除栀农后顾之忧,金溪县在黄栀子精深加工上做足文章。据金溪县经作局局长王木清介绍,该县先后引进恒信色素、云祥药业等一批黄栀子精深加工企业的同时,大力扶持本地黄栀子龙头企业。坐落在该县工业园的光海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在秀谷、合市、双塘、琅琚、石门等多个乡镇发展黄栀子种植基地达5个,年产鲜果2700吨,年收购、加工黄栀子鲜果万余吨。据了解,金溪县黄栀子有很大一部分卖在家门口,且价格连年上升:2010年,每公斤黄栀子鲜果收购价格涨至6元,去年达到8元,今年升至10元,干果的价格涨幅更大。
此外,通过发放创业小额贷款等形式,该县扶持一些种植大户建造中小型黄栀子烘干厂达60余家,年烘干能力达10万吨以上,有效帮助栀农规避市场风险。
记者曹小武通讯员邓兴东文/图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