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一业兴,百业旺。站在玉林城区中秀路的街道上,广西玉林市中药材行业商会会长、玉林市天地南北药材经营部经理吴志英仍在惊叹:曾经这一中药材“马路市场”,会发展成为70亿规模的“会下金蛋的母鸡”。
“穿过中秀路的街道,就等于告别了玉林中药材发展的过去。现在,我带你去看看玉林中药港。”吴志英边说边带着记者进入被誉为“南方药都”玉林的枢纽——银丰国际中药港。
市场内部,中式庭院设计,天井宽敞,四处有花草点缀,楼上有走廊迂回相连,近千家中药材商铺井然有序地分布。在1200多种中草药材散发的浓郁药香中,来自全国各地和东盟各国的药商来回穿梭。
4月初,商铺老板们更忙了,因为第五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召开在即,他们希望通过精心准备获得更多订单。
市场枢纽,转动“南方药都”
“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是基础,中药商贸是枢纽。”在玉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湘军眼里,中药材专业市场是一根杠杆,能够撬动两头——中药加工业和种植业。
金湘军说,下好专业市场“先手棋”,是当时玉林基于资源禀赋和战略思考的必然选择。
玉林的中药材市场是自发形成的。时间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一些来自安徽、湖北的药贩通过火车将中药材贩卖到玉林。颇有生意头脑的黄美珍等人开始与药商合作,在火车站附近一条小巷代销中药材。到1983年,小巷里已发展到10余个经营摊位。玉林第一条中药街由此诞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玉林中药材市场飞速发展。到1986年,玉林中药街的经营户已达到近百户,显得拥挤不堪。这时,玉林市政府因势利导,就近选址,于1987年开始动工建设中药材市场。1988年12月,拥有400多间门店的玉林市中药材专业市场投入使用,终结了“马路市场”时代。
2009年3月,投资36亿元的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正式开业,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封闭式中药材交易市场,同时也是全国首批经国家卫生部、国家工商局批准的十七家国家级中药材市场之一,是广西唯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立足广西,面向东盟,面向世界,努力把玉林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市场和信息中心。”玉林市长王凯这样描绘“南方药都”的战略目标。
目前,市场从业人员6000余人,辐射华南、西南、华中地区;药材畅销全国并远销日本、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年交易额从2010年开始,连年以10亿元人民币的幅度递增,2012年达到70亿元人民币,进入全国前三名。巨大的商品物流和资金流,推进了玉林中药材市场的电子化、商务网络化发展,顺利开通了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南方药都信息网站,建起了相互提升的物流平台,成为广西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中药流通配送中心。
全国最大的中药港建成之后,玉林市的下一步棋,就是利用这个平台举行专业性的“药博会”,迅速壮大“南方药都”的声势。
药博会,深挖东盟优势
跟一位顾客交易完一笔金银花生意后,刘翠萍老板喜滋滋地说:“今天的生意还不错,药博会的举办,带旺了中药港一楼原生药材的生意。就我店而言,每天都能谈成好几笔大生意,还接待了不少买药材的散客。”
一些本地企业从“药博会”上尝到了更大的甜头。用金银花等中药材生产润喉糖的巨安保健品有限公司在2008年的年产值不过100余万元,在第一届“药博会”上竟拿下近千万元订单。“博览会一结束,我们就增加了机器,生产线开始最大负荷地运转。”该公司董事长黄维安兴奋地说。
迄今,玉林已举办了四届中医药博览会,累计参展参会企业5000多家,参观采购、洽谈生意达80多万人次,累计达成贸易合同成交额102.95亿元,累计签订投资合同项目66个,投资总额133.25亿元。药博会已成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第三大展会,被商务部列为2012年度广西唯一的全国引导支持展会。
在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甘霖看来,与国内其他几大著名展会不同的是,玉林中医药博览会不但活跃国内市场,还能辐射东盟市场。在传统医药颇有市场的东南亚地区,玉林可以说是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具有地缘优势。
马来西亚卫生部传统与替代医学部阿波拉替夫说,有69.4%的马来西亚人一生中使用过中医药。
据新加坡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苏成吉介绍,新加坡的华人占其总人口的75%,应用最广泛的是中医药。新加坡是活跃的中药转口贸易中心,中国是主要供应国之一。
玉林市玉州区委书记莫荣新说,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传统医药显示出独特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医学的价值,重视和支持传统医学的发展,广西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泰国卫生部食品药品管理局药品监管司司长维尼特?马萨瓦基弗瑞认为,中国的传统中药和泰国草方药两者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相互合作对两国发展传统医药产业很有意义。
$pager$
中药种植,土生“金”农获“利”
市场庞大了,许多农民纷纷改种石斛等中药材,
在福绵区樟木镇旺老村,不时会看到一片片草坪,远看如同城市的绿化草地,近看却发现,那“草”是带刺的。这可不是草,而是近年来为农民带来好收成的“宝”――中药材天冬。
旺老村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种植天冬,如今在本村及外村租借土地种植天冬3000多亩,成为远近有名的“广西天冬种植第一村”。
“在专业市场带动下,我们本村种植天冬有1000多亩,产值2000多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等地。”村民莫森说。
有利可图了,许多农民工返乡改行种药。
玉州区仁厚镇荔枝根村的涂美莲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几年前,她在一个亲戚家里看到了石斛,就在自家楼顶种了三平方米铁皮石斛。“ 第一年收割,3平方就得了1000多块钱,第二年得了5400元,后来我在楼顶又扩种,卖了3万多块钱了。”
涂美莲已经不再去外地打工,专心在家种石斛。高收成、高回报的铁皮石斛种植现已在容县、玉州区、桂平、平南等地悄然兴起。
据悉,玉林本地的中药材产业化种植加快形成规模,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22.4万亩,其中,玉州区仁厚等镇街已形成了连片的药材种植园。“天冬”村、“鸡骨草”村、“石斛”村……“一村一品”特色中药材种植村不断增多,农民通过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
健康需求,酝酿百亿产业链
2012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24.99亿美元,同比增长7.19%。随着中医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中药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医药市场将大有可为,可以化我国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形成新的对外贸易增长点。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授邓家刚表示,中药产业主要依靠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产品附加值高,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具备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特征。中药产业带动力强,不仅中药工业发展迅猛,而且产业链条向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延伸,不仅可以带动前者的种植、养殖业,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还能带动后者的研发、物流、零售,尤其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和增加就业。
玉林敏锐地察觉到中医药这一发展趋势和撬动效应,于2011年顺势实施《玉林市百亿元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启动建设了玉林健康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已获得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并获确认为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产业基地和广西壮族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
位于玉林健康产业园的玉林洋平石斛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参展第一届药博会,引起了药商和种植户的广泛关注。之后的每一届药博会,洋平石斛公司都积极参展。玉林洋平石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柱扬介绍:“药博会作用很大,一方面宣传了我们企业,另一方面宣传了我们产业,经过这几届的博览会,上下游的客户都增加了,来考察的、合作意向的客户增多了,而我们的产品销售每年都在增多”。目前,洋平石斛公司的铁皮石斛种苗、石斛茶、石斛枫斗、铁皮石斛微粉等产品,远销广东、香港、上海等地。
“现在,我的铁皮石斛种苗产不够销,2013年的种苗计划订单已全部排满,预计今年销售铁皮石斛种苗3000万株,销售值达2500万元。”玉林洋平石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柱扬高兴地说。
目前,玉林健康产业园已有玉林制药集团仁厚基地项目、玉林市味香园八角油提取项目、玉林市本草堂中药饮片、玉林市巨安保健品项目等一批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已竣工投产;玉林洋平石斛系列生产项目、玉林市祥生中药饮片、中药提取项目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金湘军说:“玉林下一步发展战略,就是进一步扩大玉林中药港的影响力,做大做强以‘玉林制药’为龙头的一批中药生产企业,同时推进中药材的产业化种植,提升本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力争打造百亿元中医药产业,同时形成一个在中国南方辐射广东、湖南、四川、贵州及至东南亚的中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