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启动仪式
沧源木薯
双江橘子
凤庆龙胆草
镇康橡胶
云南省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特色鲜明,面积占全国4%,却拥有全国63%的高等植物、70%的中药材、59%的物种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53%,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临沧龙胆草“一飞冲天。”以龙胆草育种工程为契机,以地道药、民族药和优势特色药材为重点,临沧着实创新体制机制,着实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上夯实生物产业发展基础,举力在基地建设和市场建设方面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地打造生物药业产业。
生物产业是滇西南边陲临沧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全市有药用植物3000多种,已查明448种,其中167种曾被列为全国重点普查品种;有23种珍稀名贵药材,9种药材属地道药材;有400多种大宗常用天然药材,蕴藏量约9.7亿千克,其中诃子产量居全国首位,最高年产量达60多万千克,被誉为“云药之乡”。
截至2012年底,全市生物药材种植面积42万亩,红花、芹胡、金银花、续断、天冬、石斛、广木香等10多个品种种植走向基地化路子。其中仅龙胆草达30万亩、年产量1万吨,占全国产量80%以上,产值达3亿多元。是全国最大的龙胆草种植基地。龙胆草已成为临沧海拨1800米以上高寒山区群众经济收入重要来源,对建设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抓住国家航天工程战略机遇,宣传推介临沧,做好龙胆草航天育种(太空育种)工作,打造龙胆草核心科技竞争力,做强做大临沧以龙胆草为主的生物药业产业,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争取下,中国载人航天基金会等有关方面同意将临沧龙胆草纳入国家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空间诱变育种)工程。
2013年6月11日下午5时38分,伴随神舟十号飞船的顺利升空,来自临沧的龙胆草籽种(紫花龙胆草5克、红花龙胆草4克)太空之旅也同时开启。
7月12日,“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将搭载神舟十号航天飞船开展太空育种试验的龙胆草籽种,移交给了临沧市市长锁飞,标志着临沧生物产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龙胆草航天育种工程正式启动。为打造临沧龙胆草产业核心竞争力,树立临沧龙胆草品牌,提高龙胆草产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据临沧市委书记李小平介绍,此次搭载神舟十号飞船的龙胆草籽将进行4代以上连续定向筛选,直至选出性状相对稳定的高产、优质、高抗品种。为配合实施好龙胆草航天育种工程,临沧已在永德县大山乡和崇岗乡选定了1万亩育种基地发展龙胆草航天育种工程。他同时表示,临沧将以龙胆草育种工程为契机,以地道药、民族药和优势特色药材为重点,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地打造生物药业产业,推动全市生物产业发展,助推云南生物产业发展。
$pager$
理念
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临沧生物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加工园区建设、品牌打造和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打造生物药业产业。计划到2020年建成高产优质生物药材种植基地100万亩,生物药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将生物药业产业培育成重要特色产业,把临沧打造成我国重要生物药材种植基地、初加工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
“‘神十’和龙胆草的结合,是中国梦的完美诠释。过去是‘潜龙在野’,后来是‘神龙在天’,今后是‘显龙在田’。”临沧市委书记李小平说。
举措
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走集约化、产业化路子。临翔区于2004年成立野生药材研究种植协会,去年,药农人均纯收入达3900元,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329元高出571元,药农收入高出一般农民的17%,野生药材已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兴支柱产业,协会成为农户连接市场的有效载体,为加快农村科普工作和农村经济的同步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一步放大了科普惠农效应。
引导农民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走基地化、市场化道路。2003年,云县采取“协会 基地”、“联合会 分会 基地”、“公司 联合会 协会 基地联市场”的模式,建立了11个种子繁育基地、育苗基地、规范化移栽基地、林药间种基地、生物多样性种植示范基地等基地群。去年有59个村龙胆草人均纯收入4538元,有30万以上收入的农户57户。还辐射带动临沧7县(区)和普洱、红河、保山等州市发展种植近10万亩,龙胆草已培育成为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特色产业。
引导农民发展县域生态农业,走特色化、公司化路子。2011年,永德县康伟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兼并了县域内的中药材研究种植产业协会,采取“公司 专业基地 农户”和“长短互补”的产业复合和生态复合发展模式,重点实施滇龙胆、滇黄精、前胡、续断等20多个云南特产中药材品种种植。在生产上,公司与云南省植物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云南省轻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目前已按GAP标准建立5万亩中药材专业基地,做大生物产业。
个案1
凤庆县
生物产业前景好
仲夏时节,记者驱车从凤庆县城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茂密的森林屏障,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洛党镇万丰村海拔2400米的定喜山顶上。
正在地里除草的胡广村民小组村民张建华还来不及放下手中的杂草,就给记者介绍起他家在荒山荒地发展龙胆草、魔芋等生物产业的具体情况。自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他家将所有的承包土地都种上了茶叶、核桃等高原特色产业,去年实现茶叶、核桃收入1万多元,今年预计增加5000元左右,养殖黑山羊70多只,每年实现收入2万多元。
去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他又将100多亩荒山荒地用来发展龙胆草、魔芋、续断,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明年采收后预计可实现产值20万元左右。
张建华还告诉记者说:“我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去年投资30多万元建盖了330平方米的小洋楼,除去政府补助的2万元外,还欠下10万元的贷款,根据龙胆草的长势,不用几年就可以还清贷款,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在绿色的龙胆草种植地角,万丰村委会主任查茂忠告诉记者说:“我们村荒山荒地多,从2011年以来,把发展重点转移到生物产业上,目前已种植龙胆草3000多亩,魔芋300多亩,明年采收后预计实现总产值570万元左右。今后,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充分挖掘荒山荒地内在潜力,到2015年末,再发展龙胆草3000亩,魔芋1700亩,预计实现产值1700万元。”
初步统计,目前凤庆县林下产业发展面积已达36586亩,种类包括魔芋、龙胆草、石斛、重楼、金银花、半夏、黄草等生物产业。全县林下产业重点分布在以核桃等经济林下空间为主的林地,通过林下种植,间作套种,实现林地立体化发展,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
对于凤庆发展生物产业,县林业局负责人充满信心和决心。他介绍说:“到2020年,全县计划发展生物产业70.4万亩,每年可实现总产值10亿元,重点种植龙胆草、重楼、松茯苓、铁皮石斛等品种。要把这些朝阳产业建设成为富民产业支柱产业。”
$pager$
个案2
石兴海
生态产业带头人
石兴海,临沧市云县茶房乡响水村一名普通的党员村医。从“云南省第二届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到“云南省劳动模范” 再到“全国科普带头人”,他的身上闪亮着许多荣誉的光环。
2001年,石兴海用13亩荒山作为龙胆草种植试验基地,迈开人工种植龙胆草的步子,在县科协的帮助指导下,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种子物化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期,出芽率从45%提高到90%左右,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他掌握了野生金龙胆人工驯化新技术。两年后,他和村民们一道成立响水村中草药种植产业协会。担任会长的他积极探索和尝试走“协会 基地联农户、协会 协会、协会 支部”等多种生物产业发展的路子。
同时,他还以中草药种植产业协会为平台,为会员群众征订科技书刊,组织科技培训,开展科普讲座。为会员群众收集提供市场、政策和科技信息,设立信息服务点,帮助会员和群众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并直接架起与云南白药厂、临沧广福药业等生产厂家的种植销售金桥。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协会的队伍不断壮大,会员从原来的23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129人。培育科技骨干360人,科技示范户9400户,辐射带动农户15450户。
7年后,响水村共发展种植龙胆草7600多亩,协会种植5600多亩,同时带动周边村、乡镇和县区发展种植龙胆草72000多亩,受益21369户,创下产值3.5亿元,这棵“苦草”变成高寒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草。
之后,石兴海又带着协会积极探索花椒、山川子、吴茱萸等中药材的种植,目前,他们种植的藏红花、板蓝根、山川子等近300种药材已经初见成效。
“作为一名协会会长、一个科普带头人、一名农民党员,职责就是扎根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自己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石兴海告诉记者说。
个案3
耿马县
结构调整重生态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把生态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
该县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在土地租赁、设施建设、劳力调配等方面切实给企业提供帮助。舞动龙头企业,与四方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形成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风险共担的建设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提高群众致富本领,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规模化打造“第一车间”,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 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范本,提升产业发展影响力。
通过近10年间的合作,目前,企业每年可接纳当地200余人就业,年收入近300万元。同时,四方公司采取分散种植,集中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运作模式,公司与农户协商制定保护价,加工成成品后集中往外销,既解决了群众销售难题,又最大化地增加了群众收入,有效实现了企农双赢的目标。
作为2009年临沧市重点招商项目,该公司已经与耿马县政府达成战略投资协议,协议资金达2亿元。公司将在“十二五”期间在耿马工业园建成年产3500万丛石斛育苗基地和中药饮片厂。到2015年底,将带动全县石斛推广种植面积达5000亩。
据悉,该县已经争取到上级投入的扶贫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林业部门林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4万元,用以生态药业的发展。
这个县石斛产业示范基地达270亩,资产总额1000余万元,年产石斛鲜品100多吨,年实现销售收入510.61万元,实现利润51.96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石斛种植300户1000余亩,户均每年增收3万余元。
据介绍,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将围绕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合理的森林城镇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的发展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李春林 沈迅)
本版照片由 阮海燕 龚文军 李廷昌 李永祥 提供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