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对新蒜农来说,每亩平均亏个上千元几乎已成定局
蒜价忽然又降了。
种了20多年的蒜,48岁的山东省金乡县鸡黍镇孔庄村蒜农孔令平掰算着,现在的蒜价算是这几年中数得上低的了。“种了6亩蒜,趁着水分还没干透,一块钱一斤全卖了,一亩也就能落下2000来块钱。”
比孔令平损失更大的,是那些需要购买蒜种和雇佣人工的新蒜农,每亩平均亏个上千元几乎已成定局。
金乡是我国大蒜的主产区和集散地,有着“十户农家家家种蒜、其中两家天天贩蒜”的传统,全县大蒜及大蒜制品的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70%以上。金乡的蒜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全国蒜价的情况,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全国蒜价的走向。
今年,金乡冷库蒜的出库价是每斤1元多,即使是最优质的鲜蒜也不过1.4元左右。然而就在一年前,蒜价最高曾到过4元钱一斤。
蒜价坐“过山车”,还曾有过更严重的时候。2007年,蒜价一度跌至每公斤1毛钱。2010年鲜蒜上市价格在每公斤2.5元左右,但干蒜收购价和批发价却飙升至每公斤15元。2011年新蒜收购价又一路震荡下滑至每公斤2.2元。
也许是因为有30多年的大蒜种植历史,金乡蒜农对这种“过山车”现象多少有点见怪不怪了。有金乡蒜农说,种了这么多年蒜,已经形成习惯了,并且种大蒜的收益总要比种粮食好得多。据金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士民介绍,无论行情是好是坏,金乡县的大蒜种植面积长年稳定在65万亩左右。
在金乡县商务局副局长周保华看来,今年的大蒜价格虽然较低,但一直很平稳,不像去年那样有很多泡沫。“6月份就进入了交易高峰,留给蒜农和蒜商作出判断和交易的空间也比较充裕。”周保华说。
$pager$
应有专门机构提供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产销信息
在国际市场上,大蒜的需求年年稳中有增,价格总体变化不大。为什么在我国,蒜价总是坐“过山车”?
“主要还是受供需关系影响”,周保华说,虽然金乡大蒜产量比较稳定,但周边地区大蒜种植面积则常常忽大忽小,“周边一些小产区的种植面积加起来100多万亩,已经远远超过金乡,价格好时跟风种,供给增加,蒜价就会下降,蒜价降了就大幅减种,供给下降价格就又会涨上去。”
供需矛盾之所以一直没能有效缓解,根本原因是信息不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缺乏权威信息发布机制,大蒜的市场供应量一直是个谜,虚假信息趁机而入,影响了大蒜价格的平稳运行。2012年7月,记者在金乡县采访时,当时市场上盛传天气原因造成大蒜产量大幅减少。由于没有准确信息,许多蒜农和蒜商都对市场进行了错误判断。
其次,我国大蒜产业链比较短,作为“蓄水池”和“稳定器”的大蒜深加工产业不发达,导致大蒜产业自身调节供需矛盾的功能不足,也助推了蒜价的暴涨暴跌。在以大蒜深加工为主的济宁市食品工业开发区,今年10家企业消化的大蒜已达35万吨。大蒜多数都是直接出口、内销,只有极少部分进入深加工环节。“产业链条过短,自然也难以对供需矛盾进行调节。”济宁市食品工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旭说。
此外,游资炒作也助长了蒜价暴涨暴跌。像大蒜这种方便储存的小宗农产品,很容易成为游资觊觎的对象。比如500吨大蒜储存在冷库里,价格只要有1分钱的波动,涉及的资金就是1万元。如此巨大的利益,诱惑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资。虽然国家曾明令禁止,但偷偷炒作的游资仍然没能禁绝。
“国家层面应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提供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的种植、产量等信息,从宏观上进行预警,防止虚假信息的泛滥和游资借机炒作。另外,还要从政策、资金、技术上鼓励和支持大蒜精深加工,使大蒜真正成为一个健全的产业。”采访中,不管是蒜农、蒜商、还是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都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