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魏英杰 (媒体评论员)
7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派出5个工作组分赴安徽亳州等五大中药材市场进行暗访,结果发现“问题严重,触目惊心”。近日,食药总局约谈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负责人,要求规范中药材市场,遏制市场制假售假势头。
这是药监部门成立近20年来首次约谈地方政府。这意味着,一场针对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治理整顿拉开了序幕。
国内中药材市场的混乱程度,不仅超出公众想象,也超越社会容忍的界限。仅在安徽亳州,工作组就发现了中药材市场九大黑幕。例如在药材中灌入糊精、水泥、在生晒人参掺入西洋参等等。国家药监部门约谈地方政府,既表明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治理整顿中药材市场的主要措施。以属地管理为治理整顿的一个手段,无可厚非。这样做,各地可根据专业市场的病症,有的放矢加强监管。
但不得不说,彻底遏制中药材市场乱象,单纯依赖地方政府发力还不够。其一,食药总局与地方政府不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公开约谈、签订责任书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不强。再者,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笼罩下,加强监管还可能扭曲为“监护”。其二,治理整顿作为一种运动式监管手段,自身也存在弊端,典型表现就是缺乏长效机制。一阵风刮过,市场依然混乱不堪,这样的治理效果势必难以让公众满意。
从中药材市场现状看,地方保护主义固然是导致其乱象丛生的原因,但从根源上讲,关键还在于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市场监管不严格。当前,对中药材的药理研究本身很不够,导致其成分、疗效缺乏科学标准。如何让传统医学接轨现代科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医不走向科学化,中药材就会缺乏科学检测依据。必须抓紧完善相关国家标准,使市场监管有章可循。
中药材市场混乱的另一个直接因素在于执法不严,惩罚力度较轻。据悉,执法部门对那些假劣药材贩卖者通常只能罚款几百元,起不到震慑作用。这就有必要加快修改和制订相关法规,为市场监管和执法提供法律依据。所谓“治乱用重典”,对中药材市场等涉及药品安全的民生领域,决不能给假冒伪劣留下违法生存空间。也只有在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基础上,才谈得上加强属地管理等措施。
中药材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这不仅表现在市场混乱,还暴露了监管混乱等弊端。因此,遏制中药材市场乱象,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做起。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