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中药材是中医发挥作用、驱除疾病的“士兵”,是中医的庞大“嫡系部队”,自古乃中医的“布阵之宝”。我市虽然没有中药材批发市场,但属于使用中药材的“大客户”,全市每年消费中药材能以“吨”计。
令人揪心的是,我市个别医院、诊所、药店使用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中药材“蒙蔽”、“坑害”消费者(患者)的现象时有发生,中药材市场的种种乱象,似乎成为了行业内的“潜规则”。
而因中药材的进货渠道、调剂配方、煎煮服食、医药疗效、行业监管等专业性很强,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中药就像是一本“天书”、一个“古懂”,只能任由不良医生、药师“宰割”。
A:乱象面面观:轻则生虫 重则中毒
半月前,家住市民崔先生在交通路某诊所购买菊花、红枣、金银花等中药清热防暑。可崔先生回家一看,发现红枣里已生了虫,崔先生只得将其扔到一边。
前两天,崔先生到“四方块”某药店再次购买时,发现这几味药比之前买的质量好,而且并未生虫,价格也和在交通路买的相当。“算了,吃一堑长一智。”前后两次购药的经历,让崔先生哭笑不得。
无独有偶,家住隆昌县的王女士也曾因为买药,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3个月前,王女士生下了可爱的小宝宝。可以由于生产后乳汁较少,就在内江城区某医院开中药处方进行催乳,服用后效果还不错。两个月后,她按照该处方在隆昌某诊所配药,服后不但没有增加乳汁,反而出现断乳的情况。
之后,王女士才了解到,为增加穿山甲的重量,她所购买的穿山甲被人为加入了明矾。据中医介绍,明矾有收敛(封闭)作用,产妇误服明矾,会导致回乳、断奶。
而家住东兴区平安大道的刘先生的遭遇,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前不久,刘先生因感冒在某诊所就诊。诊所医生给他配了几副中药,可是,刘先生在服用中药后,出现不适,险些送命。
经查,处方中有一味药“一枝蒿”被误开,该医生误将“一枝花”开成了“一枝蒿”。“一枝花”是治疗感冒的,而“一枝蒿”是治疗风湿的,有剧毒,两者用错,结果造成刘先生中毒。
$pager$
B:中药材价格为啥差别大?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医院,发现同一规格的中药材,医院的价格远远高于诊所、药店的价格,而不同诊所和药店,同一味药的价格也不尽相同。
“中药材的价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市中医院药剂科科长王小川分析,首先,中药材的价格、种类十分复杂,它受产地、等级、品牌等影响较大;其次,医院必须在医药公司进货,不允许在“外面”进货,医药公司进货的质量虽然有保障,但价格“抬”得很高。
“目前,内江医疗、医药的体制还没有理顺,中药材市场比较混乱,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无序竞争,也是影响中药材价格的因素之一。”市中区一家诊所的医生黄祖文认为,诊所、药房、医院三者的竞争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也会让一些不良药商、医生、药师钻了法律和政策的空子。
“注重疗效,是中医诊所的生存根基。”黄医生从事中医30多年,诊所需要的中药材,几乎都是他亲自采购。“当前,中药材市场上鱼龙混杂,假冒伪劣的中药材较多,外行人采购,只有一个‘遭’字。”黄医生说。
中药材市场的乱象,也让我市一些中医诊所的经营如履薄冰。
东兴区某中医诊所的刘德江说:“现在中药材市场比较混乱,必须亲自、并固定到国家认定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购买。固定采购,才有质量保证,否则就容易买到假冒伪劣的中药材,诊所也会面临关门的危险。”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我市医疗机构中,特别是基层的医疗机构,存在中医、中药材队伍参差不齐,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存在,也在客观上影响了中药材的价格。
记者也走访了内江城区一些药店(中药店铺),看到几乎大一点的药店都有“坐堂”医生。据知情者透露,这些“坐堂”医生,有的是“货真价实”,具有较高的诊断水平,而有些其实就是“媒子”。
“得知道患者药费可以报销时,这些‘媒子’就开出‘高价药’,从而获得提成。”这名知情人士透露。
$pager$
C、作假手段多样 购买要到正规门店
近日, 78岁的高大爷感到身体不适,就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让高大爷大吃一惊:铅中毒。
医生询问得知,高大爷有长期吃虫草滋补身体的习惯。虫草是名贵中药材,吃了怎么会中毒?东兴区胜利镇卫生院中医医生周德君分析,高大爷是吃了虫草刷的“铅粉”,结果“补品”变成了“毒品”。
周医生说,不良药商为了谋取“暴利”,通过在虫草中加入电阻丝、锡丝,或把铅粉涂在虫草上等方法增加其重量。而高大爷吃了这些含有铅粉的虫草,自然会出现不适。
“有的患者在我这里开了处方,吃完药后,就近再买了几副中药。结果同一处方,却产生了不同疗效。”黄祖文医生说,“造成这种结构的原因,主要是中药材不纯,以及中药材本身就存在质量问题。”
市中区环城路一家经营中药材店铺的老板告诉记者,随着野生药材的减少,许多药农在中草药种植时使用限制使用的农药灭虫,以致一些中草药农残超标;同时由于药农缺乏专业常识,或责任心不强,或粗心大意,以致贮藏不当造成中草药腐烂失效,个别药农还掺杂使假,违规加工,从而严重影响中草药质量。
王小川科长说,当前市场上假药泛滥,严重影响了疗效,扰乱了医药市场,掺杂使假手段越来越高明。如,泡桐皮染色切丝做黄柏、全虫肚子里注水泥、丹皮泡矾水、银柴胡充党参、水防风片掺当归片、辣椒杆做藿香、银花心里包重粉、牛的指甲雕做甲片……
D:法律不健全 监管难度大
据介绍,我市的中药材主要从成都的中药材市场购进。中药材市场出售的是从全国各地收购来的中药材,属农副产品,作为原材料由饮片加工企业及制药厂购进后,经过检验、加工,才能作为中药饮片销售到用药单位。
“而现在的情况是,部分购药单位因中药材市场价格较低,就直接从市场购进,而不是从饮片加工企业等合法渠道购进饮片,导致饮片质量无法保障,也无法实现可追溯性,给生产假冒伪劣中药材的药商提供了空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科科长甘维平说。
据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中药材市场存在经营规模小、从业人员数量多且专业素质低等现象,再加上认定假药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药典标准不一等原因,给中药市场的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监管的不到位,就会使假药横行。
$pager$
目前,假药的认定依据是《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主要是针对药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判别。“但中药材有它的特殊性,至今大多数中药材有效成分不清,这就给假药材的鉴别带来困难。实际上,对一种假中药材,药品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无法写清成分,只能注明组织构造。” 甘维平说。
另外,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还存在界定标准问题。市场销售的中药材,应该是未经切制的。但有相当一部分药材在产地就做了趁鲜切片晒干的初加工,否则会烂掉。对于这类产品属于饮片还是药材,各地说法不一,致使市场监管不易把握。
“要想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一方面需要采购药材的诊所和医院到正规的厂家进货,另一方面,也需要市民到正规的药店和医院购买。”甘维平说。
记者手记:
中药材正在遭遇信任危机。患者使用了假冒伪劣的中药导致材疗效减退,中医对此无奈,患者只好离“中”就“西”,如此长期下去势必使中医事业步入绝境。
中药材的治理刻不容缓。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有人牵头,有人组织,多部门联合行动,从种植、贮藏、加工炮制,到市场流通等环节,都应有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制约措施。
中医深受市民的欢迎,面对一片乱象的中药材行业,有关部门到了“该出手时要出手”的时候了。(记者 蒋府宏 易平 实习生 杨霞 李昆 文/图)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