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微风轻拂,青山田垄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的村民正在中药材基地移苗、覆膜、打孔,交相辉映间,一幅乡村振兴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
板桥镇素有“中国板党之乡”的美誉,典型的高山气候,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中药材生长的绝佳之地,境内生长着160余种名贵中药材和40余种珍稀植物。近年来,板桥镇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症结,对症下药,突破发展瓶颈,着力打造中药材经济林。
源头保证中药材道地性
5月19日,在板桥镇穿洞村,恩施市源达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涛正在指导工人们对一兜兜大黄进行清洗、切片。鲜嫩的大黄铺满水泥地,如金色的麦浪。
“板桥地处高山地区,气候适宜大黄生长,药材品质好,远销亳州、重庆、湖南等地。”郭涛笑盈盈地说道。
近年来,板桥镇借助恩施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东风,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全镇现有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企业及专业合作社30余家,有中药材规范化基地18个,种植面积超过20亩的大户就有200余家。
中药材规模大,如何保证质量?
“种苗好、肥上好、护得好!”林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仕林说道。选择品质好、有效益、有基础的“拳头产品”,种植初期上有机肥,再隔月施肥,让中药材处于野生状态,后期对中药材进行防虫管理,并邀请专家现场把脉问诊。
为了提高市场主体的种植技术水平,板桥镇政府牵线搭桥,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为市场主体一对一指导,源达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涛是享受红利的其中之一。
今年1月,恩施州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技术团队来到板桥源达专业合作社镇开展大黄种植技术指导,有效解决了板桥镇大黄长期无性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产量减少以及病虫害增加等“卡脖子”问题。
“此次培训,大黄的病虫害得到了控制,产量也提升了,总产量约提高了5%-10%,每亩大黄增收约500余元。”郭涛说道。
从种子选优育新,到提高中药材产量,板桥药企陆续走上了“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之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产业化发展,为道地药材提质增量。
作为全镇主导产业,2021年板桥镇全镇种植中药材5万亩,产量3.8万吨,实现总收入2亿元。其中,道地药材板桥党参8000亩,产量1200吨,总收入7200万元。
恩施中药材产业园呼之欲出
5月11日,走进板桥镇恩荣药业的厂房内,5名工人正在对大黄进行清洗、晾晒。
2020年,板桥镇政府为章太勇解决了水、电、路“三通”难题,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章太勇新建加工厂房、办公楼1栋,占地面积6000余平米,建成了集生产加工、冷冻储藏、学习培训、商务洽谈等于一体的标准化场所。
“我以前都是搞小作坊经营,厂子运作不开,订单也运作不了。现在建了公司,开始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后,难题迎刃而解了。”对于未来的发展,章太勇信心满满。
依托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优势,该镇在大木村横店组兴建恩施中药材产业园,园区集加工厂房、仓储、交易市场、科研科普基地为一体,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中型加工企业入驻,该项目的完成将成为实现全镇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的“敲门砖”。
“这是我们本地的特色菜,板党炖土鸡,你们一定要尝尝。”5月6日,板桥镇新荣华酒店老板娘靳凤云正在向外地游客介绍本地名菜,“这道菜不仅味道浓郁,还补气益血,对身体起一定的调理作用。”
板桥党参,原产于恩施板桥的中药材著名品种,2006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和土鸡搭配炖成汤,成为了外地游客品尝本地美食的首选。
为提升药材附加值,近年来,板桥镇积极挖掘探索开发与中药材相关的美食、美容、保健等产品,产出“板党酒”“板党鸡”等特色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药旅融合”擦亮康养名片
3、4月间,板桥镇漫山遍野的贝母花随春开放,微风拍打着花浪,紫的、白的、黄的,舞动着春天华尔兹。
咔嚓!”来自武汉的游客李先生拍下了一张张贝母花海,“以前来都是避暑,今年提前过来就是想看下板桥的药材。”
今年以来,为发挥生态环境优越、药材资源富集两大优势,结合“康养板桥”发展理念,该镇通过政府引导、产学研企协同协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建设集产、加、销、游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将传统中药产业与文旅产业跨界融合,让药旅融合成为板桥镇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2021年,板桥镇新田村农业产业园项目工程正式启动。“项目将围绕下坝石林、下坝古树以及景区门口特有的区位优势,打造的一个集药材种植、农耕体验和步行观光的田园综合体,产业园让乡村旅游更有风味。”项目负责人李家银说道。
“产业园要与鹿院坪景区融为一体,建成景区门户。“把产业园建成研学园、科普园、观光园”......今年1月,新田村召开乡贤大会,李家银、郎定贵、姚家轩等10余名乡贤就产业园发展提出“金点子”。
召开乡贤大会、调节土地纠纷、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板桥政府的保姆式服务为乡贤返乡创业提供配套服务。
“待园区开放后,将会投放礼品装的板党、牛膝、大黄等中药材,游客在游玩的时候,还可以带一些伴手礼回去。”李家银说,目前,相应的旅游设施已基本完善。
如今,板桥镇中药材正走向一条由粗放式向精细化,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型之路,党参、牛膝、川贝母、大黄等中药材,不仅成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还成为当地人民发家致富的“金碗碗”,板桥镇也在努力擘画从医药大镇迈向医药强镇的发展蓝图。(廖亮 杨玉涛 于明途)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0185688,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