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药师在查看中药颗粒
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市中医院使用量最大
昨天到三院中医科调理肠胃的谈先生取药时,发现一包包的颗粒中药冲剂取代了传统大袋中药。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医院发现,颗粒中药在多家综合性医院的中药销量中占有不少份额,在市中医院及一些中医馆,却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主。据了解,颗粒中药试点从1993年开始至今已20年,其中一家试点单位还是江阴企业。20年来,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谁更有效莫衷一是,而业内最期望中药颗粒的国家生产和检测标准能尽快出台,推动中药更加为现代人接受。
现象
综合医院中药颗粒用得多专科医院中药饮片占大头
作为锡城使用中药量最大的市中医院,在该院门诊药房的一个小角落,是专门放置颗粒中药的,不过和独立小包装的中药饮片相比,颗粒中药的量显得小巫见大巫。据中医院门诊药房负责人介绍,多年来,该院使用的颗粒中药量一直不算多。在每个月开出的中药方子中,颗粒中药只占不到10%.而且绝大部分名老中医是从来不用颗粒中药的,该院只有个别科室使用颗粒中药多一些。
葆元春堂中医馆的情况和市中医院类似,还是以传统的中药饮片为主,在这里颗粒中药的使用量不到5%.而在市人民医院、市二院、市三院等综合性医院的中药房,却是另一番景象:传统的中药饮片几乎难觅,颗粒中药占了大头,“几年前开始,我们医院的中药全都使用颗粒中药了,完全将中药饮片取代了。”
$pager$
观点
传统派:中药饮片才是中药之本
无锡中药圈里和中药打了几十年的知名中医师、市中医院龚金兴主任中药师认为,传统的中药饮片对于患者来说效果更好。首先,中药药方是经过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各种药材里的有效成分不像西医那样有一是一得清楚,不好随意改变;此外,中药讲究慢火细熬,慢慢熬药效才出来。其次,从汤剂到颗粒要经过一个高温浓缩过程,这个过程中有效成分可能有一定的挥发。再次,一些慢性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中药,颗粒比饮片更高的价格会让病人承受更多的经济负担。另外,现在是不是中药颗粒质量更好这也有待考证。龚金兴的观点代表了不少老中医的观点,在市中医院,可以说绝大多数名老中医都使用传统的中药饮片。仅以中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吴新欲为例,他开的方子也都是中药饮片。
葆元春堂中医馆陈新开副主任中医师是一名老中医,他一般会给病人开中药饮片。他说,中药饮片效果比较好,另外中药饮片的价格要比颗粒普遍低20%—30%.记者也发现,中药颗粒毕竟是通过中药饮片提取的,价格自然比中药饮片贵出不少。如常用的茯苓饮片的价格为0.87元/10g,而茯苓颗粒的价格则为1.68元/10g;当归饮片则是1.73元/10g,当归颗粒2.1元/10g.
陈新开还说,提炼中药颗粒的过程中有效成分有多少被保留了是不明确的。值得一提的是,中药的用量是因人而异的,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体质开出不同的药方配比,因此中药饮片用量方便医生控制。
杨广文是葆元春堂中医馆的一名年轻主治中医师,他同样也偏向使用中药饮片。他认为中药在煎制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颗粒剂简单地混冲达不到这种效果。另外中药饮片用药灵活,比如说有的药只要3克,饮片只要抓3克药就好了,而颗粒中药受限于包装规格,可能需要去拆包调整。
革新派:中药颗粒有优势
不过,即便是在市中医院也有医生看好中药颗粒。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子雄说,给病人开中药颗粒主要是因为更方便。对于出差、出国、或者没有地方煎制中药却又要长期服用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开给他们颗粒中药,主要是携带、冲服都比较方便。王子雄表示,虽说中药颗粒在中国一直是试点身份,属于辅助地位,但是在日本、美国等国反而是中药颗粒比较普遍,在香港也基本上都使用中药颗粒。此外,还有一些抗拒吃药的儿童可能喝不了一大碗中药,这样医生也会开颗粒剂,方便小剂量服用,这也是颗粒中药的一大优点。市民崔女士的孩子每次上呼吸道感染,她基本到医院配几味中药颗粒一起冲给孩子喝,和传统的中药相比,孩子更易接受这种颗粒剂,就像喝板蓝根一样。
$pager$
中药颗粒试点单位:试点20年已被证明“无差别”
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是国家药监局获批的全国中药颗粒生产企业的6家试点企业之一,早在1993年3月,该公司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中药饮片改革试点单位。但至今都20年了,中药配方颗粒仍处于科研试点研究阶段。该公司副总经理马昆告诉记者,以前人们担心直接冲泡的中药颗粒是否和煎制的中药饮片药效一致,但多年的临床试验证明两者的疗效是差不多的。让人欣慰的是,如今国家中药管理局做的一些课题也都使用了中药颗粒。马昆表示,中药材不同部位的药效是不同的,放置时间长短也可能影响药材药效。而中药配方颗粒由于是浓缩提取的,药物含量更稳定。并且密封小包装的颗粒也比饮片更易保存,不易变质。
药监局:建议尽快为中药颗粒定国标
不久前,无锡市药监局副局长凌晓霖专门对颗粒中药生产进行了调研。凌晓霖说,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中药材,这些中药饮片是否合格很难检测。而中药颗粒在生产前就检测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控制重金属残留量、农药残留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药颗粒比中药饮片更安全。“中药颗粒生产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全国统一的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目前我国6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各有各的标准,产品工艺、质量难以统一。”凌晓霖表示,试点企业在研制水平、生产能力、质控理念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我国2001年颁布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中药配方颗粒在备案的临床医院使用,但未明确备案的原则、要求和程序,这就导致各省备案方式和要求存在较大差异。
记者还了解到,《暂行规定》虽要求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进行复核,但未明确其技术要求及申报程序,缺乏可操作性。目前在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进行复核时,只能由各家试点生产企业分别向省级药检所申请复核。需要复核的品种达600余种,复核工作量和复核费用均巨大,造成了一种资源浪费。目前对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之争各方专家仍各执一词,凌晓霖建议,应尽快为市场上的中药颗粒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很有必要,因为没有国家统一的检测标准,目前药监部门是无法对中药颗粒进行检测,暂时只能靠企业自检。若要及早让中药颗粒“转正”,凌晓霖提出了3点建议:尽快出台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质量标准,明确标准复核的技术要求及操作程序;制定严格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准入制度,制定符合中药配方颗粒特点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定出台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规范性文件。(记者 吉可 实习生 周昱文/摄)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