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是该省藏医药重要的发源地和传播地之一,富集耐寒、抗缺氧等特点的中藏药材资源,是名副其实的“药王谷”,被誉为“藏药材生产的天堂”和“中藏药材富集的天然博物馆”。
近几十年来,黄南州藏医药发展走上快速发展轨道,藏医药的守正创新小有成绩!
细处着眼、守正发展
藏医药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原黄南州政协副主席、著名藏蒙医专家尕布藏带领甘青等地藏医药骨干人才,以黄南州藏医院为研究开发基地,邀请来自西藏的一代藏医药宗师措如·泽郎(音译)精心指导,在成百上千个处方中反复对比研究,在安多地区成功研制生产了“佐太”“七十味珍珠丸”“仁青章觉”“仁青芒觉”“仁青佐智达谢”5种对急慢性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作用的名贵藏药“仁青日吾”(民间俗称“珍宝丸”),结束了在黄南乃至安多地区不能生产“珍宝丸”的历史。
此后,经过一批批黄南藏医人的传承,逐步催生了三十一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二十五味尔茶丸等多种针对肝胆、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类高原疾病有显著疗效的藏药。
近年来,该院制剂中心新建两层净化车间,设有丸剂、散剂、涂剂等现代化生产线,配备了先进的制剂设备。自此,藏药生产水平明显提升。截至2020年,该院可独立配制完成255种藏药制剂,89种已纳入国家乙类医保目录。院内藏药制剂在省内6家医疗机构及13家乡镇卫生院调剂使用,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的“热贡藏药产品”。
小处着手、创新发展
记者走进黄南州藏医院制剂中心,循着扑鼻而来的藏药馨香味儿,随工作人员来到藏药生产车间。一大早,制剂师李加东智就和同事一行准时换上洁净的工作服,在做好消毒防护后,开始选材、清洁、炮制、制丸等工序。
藏药生产工序复杂、制作内涵深奥,不能有丝毫疏漏。车间内,藏药制剂师和质检师28人,每人分工不同,紧张有序地对药材进行提取、浓缩、制粒、总混等工序,很多药品需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甚至更长时间的炮制才能制成成品。
“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2年,但是面对新的疾病和标准化的制作原理,我仍然需要持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保证不被新时代所淘汰。”李加东智深有感触地说。
“比如这个三十一味松石丸,得经过40天的炮制,通过质检合格后,才会送往装续车间,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李加东智介绍。
据了解,三十一味松石丸是该院研制的治疗肝胆疾病的藏药,2004年便取得了国家专利。
据了解,目前黄南州已发布藏医药非遗项目24项,14项属于藏医常用诊疗项目,其中藏医“能秀”推拿疗法、七十味珍珠丸“欧太”炮制技艺、藏医“建么兹”疗法、藏医蒸浴疗法等4项是黄南州藏医院申报和保护的文化遗产项目。
此外,为做大做强黄南藏医药产业,在对口援建“天津援青”项目中,黄南州藏医院将进行整体搬迁,计划占地100亩,总投资达12202.04万元。
实处着力、治病救人
上千年来,藏医药尤其是在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皮肤疾病方面有明显功效。
“今天是我住院的第3天,痛感已经减轻了不少。”正在做针灸治疗的患者才太吉说。
58岁的才太吉是同仁市扎毛乡的村民,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7年,其间,她一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直到2020年来到州藏医院治疗两星期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而今年就诊,是由于到高寒山区挖虫草,食用凉性食物后,导致旧病复发。
“因气候、海拔、饮食等多方面原因,这里很多农牧民患有关节炎、高血压、肝胆病、胃肠炎等疾病。像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顽固性疾病,我们通过药浴、针灸、热敷、口服藏药等内外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明显。”黄南州藏医院外治科主任杨忠先介绍。
由于藏医药在治疗未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方面有良好的功效,诊疗服务价格低廉,所以许多农牧民都会选择看藏医。拿去年来说,仅肝胆疾病患者,黄南州藏医院就收治了335例。
“我院曾将两例被判了‘死刑’的肝胆患者医治成功,他们年龄分别是35岁和29岁。”说起藏医药,黄南州藏医院肝胆科主任周先卡有感而发。
正如黄南州藏医院副院长杨杰才让所说:“藏医治未病范围广、内容多,通过提供情志、饮食、运动、藏药干预调养和非药物干预调养,使身心健康相协调。”
如今,黄南州藏医院已建成8个重点特色专科,并结合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特色与融合、传统与标准,将黄南不断打造成青海省中藏医药发展的新高地。(完)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