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以来,中药全面参与救治疫病患者和防控疫情扩散,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类医用、保健、生活用品巨量需求已被撬动。作为全国四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贵州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种类7317种。”1月13日,贵州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副院长孟平红介绍,202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94万亩,居全国第二位,中药材产量290万吨,产值271亿元,产业发展迅速。从贵州十大中药“单品”的优势分析,白芨具有成为百亿产业单品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贵州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副院长孟平红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孟平红说,贵州省农科院中药材团队选育出新品种“贵芨1号”,独创白芨“马鞍型”驯化苗培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使四年生白芨基地亩产鲜品超过1万斤,解决制约白芨产业化的核心关键技术,生产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贵州发展白芨产业基础好、政策力度大。孟平红介绍,贵州已创建全国最大规模的白芨育苗大棚20万平方米,发展面积超过7万亩,占全国80%。“安龙白芨”“正安白芨”“普安白芨”“黄平白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贵州白芨以质量和产量成为市场标杆,率先在全国构建规模化白芨良种繁育、生态种植、产地加工和市场销售完整产业链。
作为贵州道地药材,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白芨产业发展,《贵州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白芨、铁皮石斛等为主要原料的化妆品、添加剂、日用品、植物提取物等产品开发。要着力推动天麻、白芨等重点单品产业链建设,力争单品形成百亿级产业。
孟平红建议,打造百万平方米白芨种苗基地,推广优良品种、优质种苗繁育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设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基地,牢牢掌握白芨育种技术话语权。提升建设白芨种苗驯化大棚100万平方米,年产白芨优质种苗2亿株以上,保证省内外优质种苗供应,年产值可达4亿元。
同时,发展十万亩林下白芨生态种植示范园。通过农业产业化基金等支持,在全省选择适宜区域逐年连片发展林下白芨生态种植示范园,按20%采挖比例计算,每年新增产值约30亿元。鼓励和支持重点医药企业与省农科院创新合作,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的白芨种植示范基地。
“希望在贵州积极培育和引进中医药龙头企业,建设年产5000吨干品白芨加工厂、年产1000吨白芨胶冻干粉生产线,打造以白芨为原料的美容、日化、中药、康养、军用等领域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市场销售渠道,全产业链力争实现新增产值70亿元,打造和云南三七、甘肃黄芪、东北人参齐名的贵州中药材大品种。”孟平红说。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