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头道镇西村位于吉林省的南部边陲集安市,这里地处长白山南麓,鸭绿江畔支流苇沙河流域,俗称吉林的“小江南”,以出产“边条参”而闻名。
边条参呈画柱形或纺锤形,外表光亮少须,卖相好。几百年来,种植边条参成为当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村民老郭近两年都没有再进山开新地。今年的人参收购价羡煞他的眼,“八九十块一斤!可惜了我之前那片参林,最后一批去年卖到四五十块,以为很高了,最早一批只卖了20多块一斤。”老郭说。
最近,老郭四处托人打听明年伐林配额的事情,因为人参价格正在越涨越高,他希望再开片林种参。这样的选择,在过去只取决于自己愿不愿意投入时间和劳动,现在却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去跨越重重门槛的问题。
从早年的种植吃亏,到近年的价格暴涨,在我国人参大省吉林,一场关于“百草之王”的产业控制权争夺正徐徐铺开。政府以行政手段严控种参林,市场资金更热衷哄抢参地资源,近邻韩国对外封锁新技术的同时多次打压中国产品,而各类兴趣企业,则将突破口放在非林地种植的新路线尝试,以及抢夺人参从入药到入食品的市场机遇。
配额:政府严控种参林
除了价格,伐林配额现在成为吉林参农最关心的事情。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参茸办公室主任张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新增的伐林配额依然只有1000公顷,且现在执行将更严厉。
这一点老郭也有所耳闻,听说今年开始,擅自伐林种参已经不是交罚款就能解决了,多个地方听说会直接坐牢。因此,即使踏空了涨价行情,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张辉介绍,2010年,吉林省发布19号文《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出台》,从此启动东北人参振兴工程。《意见》将长白山区15个县(市、区)确定为人参主产区,以保证吉林人参产品的纯正性和道地性。连续3年将新增采伐迹地栽参面积控制在1000公顷以内。同时大力发展人参深加工产业,增加东北人参的价值。
$pager$ 按照吉林省规划,该省的人参产业产值将从2010年的不到10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00亿元。张辉表示,人参食用市场现开始启动,可能会提前三年达千亿。在控制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其中的增加值基本上全部依靠提高人参价值实现。
吉林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人参种植区,该省的人参面积产量占据了全国总量的85%,全球的70%左右。
人参种植对土壤与环境要求极高,喜森林腐区质土,喜光但怕光。因此,我国传统以来都是采取粗犷的种植方式:参农通过砍伐森林树木,开地种植人参,他们认为只有原始森林的土壤才能孕育这种娇贵的“百草之王”。
但新种林地人参对森林的破坏力度很大。一来农户伐林后无力运出大山,一般将林木就地使用或燃烧;二来人参的种植周期通常在5-7年不等,且同一块土地如需再次利用种植人参,需要还林至少30年以上。
事实上,过去30年来,由于人参种植的无序扩张,导致现在可种植人参的林地已经越来越少了。
于是,几百年来靠山吃山的传统,在吉林省启动人参振兴工程后开始被改变。从2011年开始,吉林省每年只新增1000公顷的伐林配额。省农委参茸办根据市场供需和参农经济收入的可承受力,提交来年人参可种植面积,然后由省林业厅执行分配配额。
而此前,每年审批的可伐林在2300公顷左右,农户进山种参几乎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
2011年,人参价格探底回升,部分参农在没有配额的情况下进山偷种,事后仅罚款了事。但今年以来,林业厅联合执法部门对偷伐森林的行为严加处置,必须退耕还林,五亩以上还处以刑罚。
据长白山区当地人士介绍,由于人参价格在过去两年快速上涨,长白山沿线的伐林配额成为稀缺资源,几乎所有人都想通过各种关系渠道去争取。今年,这种“关系”打点的费用成本每公顷需要至少10万元左右。但即使是这样,只要配额在手,按照目前的价格,种植六年下来,收益可观。
$pager$
资源:资金哄抢参地
“为了提高人参种植效益,配额资源一定程度上会倾向于种植实力比较强的、有规模的种植企业或者种植大户。”张辉说。
通常情况下,专业的人参种植企业或者种植大户会严格按照政府要求,统一砍林,分批种植,并在种植人参的同时栽种树苗,以保证人参出产后顺利退耕还林。而分散的小型农户很难做到这一点。
这种倾向性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人参种植门槛,拥有已开种参地或者拥有伐林配额的农户或企业,于是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近几年来,除了本地的益盛药业(002566)、紫鑫药业(002118)、亚泰集团(600881)、修正药业等大型医药企业外,广东康美药业(600518)、北京中国医药(600056)等巨头陆续进入长白山区。数十家企业在此寻找人参种植基地,或者收购拥有人参种植基地的企业。
最近一笔收购在11月27日,中国医药(SH.600056)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通用美康参股吉林加一公司10%的股权。其次,双方将开展人参种植、收购及初加工的深度合作,发展人参全产业链。
公告显示,加一公司业务涉及人参基地建设、整合种植、仓储、加工、研发和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该公司目前在长白县马鹿沟镇、八道沟镇、长白镇等地以自有及合作的方式共建有3300余亩人参种植基地。2013年新增种植面积43公顷(1公顷=15亩)。
中国医药董秘袁精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医药看好人参后市的价格,且未来人参产业在规范化发展环境下,将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中国医药在医药保健品产品供应链上,为保证产品的源头可追溯性和供应稳定性,未来针对像甘草、人参等多年生中药材,抓住其资源约束型、资金约束性、政府规制型的特点,发挥央企上市公司的资源资金优势,更多控制SOP种植、生产加工和质量保障环节。
而在2008年人参价格低迷时期,最具先见之明的康美药业曾耗费4亿元收购集安的新开河公司,后者在集安地区拥有50万平方米的种植基地。
据张辉介绍,近几年在吉林投资建立人参种植基地的企业还包括韩国人参巨头“正官庄”、同仁堂、首都投资、吉林敖东、修正药业等。
“到这边来投资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首先收购拥有种植资源的企业。”上述长白山区当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大多数的医药企业是为了能保证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及原料价格,也有部分投资人只投资种植林地资源。”
$pager$
破局:非林地种植初探
“从政府的角度,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是不主张引进仅收购种参林地资源的,从长远来看,这样很容易损害我们人参种植农户的利益。”张辉表示,“我们重点招商的对象是拥有种植、深加工、产品研发技术,以及拥有广阔的人参入药、人参保健品和人参食品终端销售渠道的企业。”
张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吉林省虽然控制林地种植人参面积,但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鼓励林下参种植和非林地种植,以弥补产量的不足。
据当地人介绍,林下参相当于类野山参,不需要砍树,直接将人参种植于树下,这种参品质好,但生长周期非常长,完全成熟需要至少十多年甚至二十年,且产量很低,专业的种植户几乎不会去做这项投资。
因此,非林地参的种植主要集中在耕地种植。据记者了解,韩国数十年前就已经全面发展非林地种植。但这些年来,韩国一直对外封锁技术。
我国最早的非林地批量试种始于2006年,集安市益盛药业通过各种渠道聘请到一位韩国专家为顾问,开始在该地区的147亩耕地上种植人参。
益盛药业董秘李铁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经过1年的土质测试和翻耕,2007年,该公司种下第一批非林地参。当时人参的价格每斤只有12元,而公司所有种植土地都是通过与村委签约,以400元每亩每年的价格租用,租期一共七年,加上人工、基础工程成本,折算下来每斤的成本在30元左右。
“当时我们搞非林地种植人参,成为市场笑柄。现在种植成本每斤40-50元,但价格已经近百元了,由此计算,这笔投资是很值得的。”李铁军说。
$pager$ 该公司在完成第一批试种后,从2008年到今年,每年以数百亩的速度增大种植面积。截至目前,已经在种的参地达到2000多亩,尚有6000亩的参地待种。其计划在未来6年每年新增2000亩的种植面积,规划种植范围1.2万亩。
今年10月中旬,益盛药业公告,首批非林地人参收获面积为147亩,总产量为96吨,每亩产量约为653公斤。12月9日,益盛药业再发公告,该批人参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和皂苷含量等11个检测项目结果均通过国家检测,达到国家标准。
张辉表示,吉林省农业厅一直以来都密切跟踪益盛药业的非林地人参种植进展,如果种植成功,希望该技术能得以推广。
在西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分属多户人家的山边耕地连成一片,一部分已经在今年种下参种,其它翻耕完成尚未种植,其打桩方向需要朝东,以获得晨光和部分余晖,但避免暴晒。
据益盛药业证券事务代表丁富君介绍,这是该公司目前最新耕种的最小块种植基地,约200亩。从翻耕土地到收获方式全部实现机械化,并且聘请当地农户负责看护参地。
这样一块地的租地价格,已经涨到每亩每年600元,丁富君称,并非所有的耕地都适合种人参,比如种过萝卜、白菜的地就不能用,所以,长远来看非林地种植的土地资源依然会越来越贵。
“目前,我们在排水系统,土壤翻耕、育种、施肥、驱虫、打桩等只要涉及种植技术的环节,全部申请技术专利,一共涉及20多项,获批的有七八项。”丁富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而在张辉看来,种植技术的推广需要辅以一定的市场机制,“吉林省政府正在研究鼓励和试点‘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前提是生产技术稳定,生产环节规范化。”他说。
$pager$
人参产业化:从药用到食品
益盛药业董秘李铁军预测,按照我国目前的市场供求状况,近几年是供不应求拉涨了价格,但这种情况可能到2015年就会有所改观。因为这一轮价格上涨起于2010年,从这一年开始,林地种植农户已经开始想办法扩种了,2016年就将会有产出收获。
此外,2015年后,益盛药业的非林地种植人参将逐步大批量投产,并且目前康美药业旗下的新开河等其他有实力的企业也都在努力试验非林地参。
不过,届时人参产量扩容,又将如何规避产品低价出售,实现产业增值?据张辉介绍,“长白山的人参在价格和产业价值上吃过太多的亏,这种局面一定要改变。”
由于我国人参2012年前只能入药,不能入食。因此,产出中有40%-50%用以出口,其中韩国市场占至少35%。
1984年、1997年、2001年、2005年,我国人参经历了几次起伏。以韩国为代表的国外参企巨头曾通过国内代理商与参农大量签订长期收购合同,并支付少量定金,广大参农大量种值人参。而到了人参大量收购的年份,其代理商又以重金属超标、关税调整等种种借口毁约。
韩国对人参进口曾最高收取900%的关税,现在下调后依然高达280%。而且,韩国曾将储备人参向市场低价抛售,造成市场上人参大量过剩,人为压低人参价格,致使我国人参价格大跌。
多年来,由于国内人参市场缺乏有效监管,部分代理商暗中低价收购,低价出口给韩国参企,导致我国东北人参给市场以“廉价、低劣”的形象。2005年,鲜参最低收购价仅为5~6元/斤。
在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的努力推动下,2010年9月,国家卫生部同意在吉林开展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试点工作。2012年8月,人参(人工种植)获批为新资源食品,人参食用将大大打开我国人参消费市场。
$pager$ 据张辉介绍,在韩国,人参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大众化健身食材,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参是以食品形式消费掉,平均每人每年食用4两人参。
而在我国,由于人参长期药用,消费者普遍视其为一种名贵滋补类药材,人均每年食用人参不到0.1克。即使是在药材市场,人参产品多包装落后,缺少明确标示,让消费者的选择无所适从,转而购买价格更昂贵的高丽参,国内市场份额也随之被韩国产品所挤占。
目前,在长白山区分散着上千家人参加工厂,大多是小批量的简单加工,人参获准食用后,无疑给这些小加工企业注入一大兴奋剂,都在着手上马人参食品。
据张辉介绍,目前,吉林省已经发出试点人参食品批文250多个,其中紫鑫药业获得70多个,其它大部分也集中在益盛药业,新开河、加一、大地参业等大企业中。
益盛药业去年开始筹建人参产品生产基地,基地占地面积500亩,人参加工产能3000吨。康美药业在集安投资4.8亿元的人参产业园2012年落成,新增人参加工能力4000吨以上,其它道地中药材饮片加工能力2000吨。
康美药业的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旗下新开河所研发生产的人参饮品、红参茶、人参茶、人参蜜片、人参糖等8类人参新资源产品被批准为人参新资源食品,并将推广到市场当中。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多个渠道打听,这一年以来,并未能在市场上找到康美药业及其他企业的人参食品产品。记者从某业内人士处获悉,虽然人参已经被批为新增食源,但还没有被正式纳入国家食品28大类525种许可证产品目录。
换言之,卫生部把人参作为新资源允许进入食品,暂时没有进入许可证产品目录。吉林全省人参企业无法办理生产许可证,没有进入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就等于没有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时间一年一年在过去,企业只能停留在人参原材料储存阶段。人参产业化发展还路途遥远。”上述人士说。
记者 王志灵 吉林报道
相关专题
人参涨价的背后,人参产业如何突围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