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2100多米的七里坪,是开州区关面乡木香种植的核心区域,这段时间,木香价格从年前每公斤5元,飙升至每公斤13元。
关面乡泉秀村药农唐祖亮家种了200多亩木香,他盼着积雪融化后上山采挖,赶上这波涨价潮。
七里坪是木香生长的“天选之地”,泉秀村有着“中国木香第一村”的美誉。在这片山坳里,正上演着一个产业、一批药农、一块土地带来惊喜与希望的故事。
强化基础激活源动力
10年前,唐祖亮家的木香种植面积仅有10多亩,年收入不到1万元。
“以前由于路不通,木香采挖、运输全靠人力。”唐祖亮说,要将木香运到山下,即便起早摸黑,一天也只能运100多斤,如果雇人背挑,除去人力费用又所剩无几。“担心身体吃不消,我一直没敢扩大规模。”
让唐祖亮意想不到的是,乡村振兴的浩荡春风,抚慰了他的焦虑和担心。
近年来,关面乡制定实施产业发展激励政策,探索运用产业托管、土地流转等方式,盘活土地8000余亩发展木香产业,73个分散产业地块实现连片发展。全乡新建产业公路15公里、产业便道32公里,34个100亩以上产业地实现通车。七里坪木香基地的产品生产、销售效率提升了70%。
唐祖亮看准了机会,他以每年增加20亩的速度扩大木香种植面积,10年间便发展到260多亩,年纯收入近20万元。
目前,关面乡木香种植面积达2.9万亩,年产木香3000余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其中泉秀村年产1300吨,全国占比高达到21%,户均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
延伸链条提升附加值
“木香产业规模上去了,品质也有了保障,但产品加工仍是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我们必须下好先手棋、下足苦功夫,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2月4日,关面乡“开春第一课”梳理推出了木香发展的新路数。
木香以根茎入药,具有芳香健胃、行气止痛的功效。2012年以前,这里的药农一直沿袭种植、采挖、销售的传统模式。
“木香采挖后,用垒筑的柴火炕烘干,有的烘焦了,有的失火燃烧了。”泉秀村药农谢开均说,几乎每年都有几起木香“烘过头”,导致药农收益“一把灰”的事情发生。
2022年5月,七里坪通了电和5G网络。以前的“柴烤房”逐渐被“电烤房”取代,药农住在山上晚上也有了影视剧的陪伴。2022年10月,一座集烘干、切片、贮藏于一体的初加工厂房拔地而起,目前两套机械设备已安装到位,即将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关面乡还建立了市、区产业发展联络指导机制,邀请指导员现场技术指导94次,引进种植优质云木香1.1万亩,动态发布木香价格指数,实现从传统种植售卖到加工售卖的价值提升。
“每到春季冰雪融化,药农争先恐后将生产生活物资往山上搬,一住就是大半年。”谢开均乐呵呵地说,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培育,大大提升了药农种植积极性和增收“钱途”。
药旅融合开辟新天地
2022年7月,泉秀村药地民宿火热开张。“每天有四五十人前来观光乘凉,整个夏季共吸引游客5000余人次。”泉秀村党支部书记周厚清说,民宿一炮走红,是药旅融合带来的新气象。
近年来,关面乡依托木香产业,深挖中药文化资源,推深做实药旅融合,打造木香文化广场、木香花海、龙头眺望等6个观景平台。新建民宿5所,打造露营场地1000平方米。建设秦巴药谷馆,展陈中药材原料及延伸产品200余件。创新研发木香浴包、木香香薰、木香贴画等文创产品7种,实现中药产品价值提升。
谢国海、周远美夫妇是泉秀村的脱贫户,每年采挖木香的务工收入达2万多元。去年,夫妻俩在民宿里淘菜、洗碗、打杂,比往年多了1万元收入。
“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天天吃肉‘打牙祭’。”腰包鼓起来,让曾一分钱巴不得掰成两半花的谢国海也“阔绰”起来。
“村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哟。”2月27日,关面乡党委书记马林冬推开办公室的窗户,早春的阳光倾泻而下,案头上那本《关面乡木香产业远景规划》资料格外耀眼。翻开扉页,“引入大型医药企业(同仁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在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打响品牌效益”,一行行文字映入眼帘,也印在了关面乡村民的心坎上。
马林冬介绍,开州木香还将从生态化、良种化、高值化、科技化等方面努力,开展原生态种植,轻简化栽培;并运用现代技术,选育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实现木香加工的标准化,助力木香产业提档升级,让开州木香成为村民致富的有效途径,让开州木香从三峡香飘四海。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