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2013年,对于我国中医药企业来说,可谓多事之秋。“中药材连年上涨,利润日渐稀薄,已经使企业苦不堪言。十八大刚给点希望,这下全熄火了。听说,国家又在酝酿中成药调价方案,主基调是‘降价’,这岂不是雪上加霜嘛。”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医药企业老总苦恼地说。
12月17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获悉,本月初,该司召集了各地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开评审会,主要议题是讨论中成药调价方案,目前虽尚无决策性定论,但据媒体报道,此番方案可能是“降价为主”,部分品种降幅高达15―25%不等。一方面中药材翻着滚涨价,另一方面要求中成药降价,真是两头挤压,犹如坐困愁城,生产企业必将遭遇严峻考验。
然而,现实情况并非那么糟,有的中药企业却能逆风飘扬,给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图为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
近日,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252](以下简称:中恒)董事长、总经理许淑清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22日,中恒发布了第三季度报告,与去年同期相比,利润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至于2013全年利润增长多少,具体数字现在还不好说,应该不会太差,一切以公告为准。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药材连年上涨,挤压生产企业利润。据公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中药市场最为常用的200味药材,价格指数年均上涨27.7%,尤其是三七、水蛭等药材上涨幅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给相关中成药生产企业造成颇大的成本压力。
这种压力在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也有所体现:在公司风险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经营压力。此番国家发改委的调价方案如果予以实施,可能会对相关生产企业增添新的困扰。
这还不算完,近期中药自身存在的问题,频遭舆论质疑,致其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中药材农残超标、中成药非法添加成分、有毒成分标注等问题,让中药企业因“说不清”而吃尽苦头。同样的问题,也使我国中药在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举步维艰。
2011年4月30日起,欧盟开始实施传统草药法令,如果没有在欧盟进行注册,就无法以传统草药的身份在当地销售。
不久前,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发布新闻称,从2014年4月30日起,将全面禁售未注册的草药制品。而目前中国药企尚无一例中成药成功注册,这意味着,到时英国市场上的中成药存货将全部下架,无法销售。
与此同时,香港卫生署也多次发出关于中药产品的警示,几乎每次通告都让中药生产企业犹如惊弓之鸟。
然而,不全是坏消息,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培育一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中医药等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位资深专家解读认为,这足以说明中医药发展已纳入国家战略,其受重视程度“杠杠的”,相当提振“精气神”。不言而喻,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将为中医药企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pager$
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是,好政策释放红利尚需一段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在中药企业纷纷叫嚷着“冬天来了”,日子不好过的大环境下,中恒为何能做到年均利润大幅增长?
许淑清认为,中药企业最本份的事是做好药,治好病,有了口碑,发展必在意料之中。据了解,2006年,该公司将下属梧州制药产品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列为重点发展项目。7年来,投入研发费用不惜血本,提取物纯度精益求精,排除杂念做好一件事情。
目前,血栓通的提取物纯度已高达99%.血栓通在被业内认可的同时,销量连年攀升,今年第三季度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0%,蝉联为数不多单品销售过20亿的中成药。
有专家认为,中恒将业绩增长维系在单一的中成药身上,风险系数极大,稍有不慎,将会拖累公司整个大盘。“一条腿再强壮,也走不远。”许淑清也清楚这块“短板”的隐患。
记者调查发现,中恒已在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化药板块,改变自身“中药强西药弱”的发展格局,实现两条腿走路,形成互促互补的良性发展格局。
11月13日,中恒集团与北京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将就单细胞测序癌症早期诊断等方面进行科研合作。此前,中恒集团还和四川大学等数1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有所为有所不为,借助外力驱动,中恒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姻”中频结硕果,尝到了甜头,这也是中恒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探索。目前中恒新研发测试5个新药,其中3个为西药。
许淑清表示,中恒在尝试战略转型,借助高校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优势,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合作实现高校新药品研究的转化应用,尽快为患者提供所需新药,帮助其战胜疾病,提升生活质量。
尽管中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遭遇壁垒,中恒却迎难而上,选择主动让利,与国外同行联手,加快推开中药走向世界的大门。2012年,中恒拿出自主研制的新药与美国德玛医药公司合作,双方联手开拓国外市场,并力争获得美国FDA上市许可。
“不过主次还要分清楚。”许淑清提出了一个鲜明观点:中国市场就是世界市场。她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药企都在想法设法争抢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同时,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拥有深厚的历史基因,中国更应成为全球中医药市场的核心。“中国市场足够大,国家政策又很给力,作为中医药企业,立足国内,将会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pager$
合作机制待完善
中恒探索以产学研结合方式,寻求技术合作,推动产品创新的做法引发业内关注。
记者注意到,与中恒做法不同的是,跨国药企都在扩大自建研发团队规模。尤其是近年来,诺和诺德、礼来等外资药企纷纷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更加凸显国内药企对研发建设的“不上心”。“中恒做法”究竟是规避风险还是优势互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认为,产学研一体化,能够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市场适应性更强的产品。在当前国情下,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因为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需要“学、研”支持。
“研发和技术成果的转化,需要产学研的结合。”中国医药企业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做基础理论创新和研究,企业比不过科研院所;做产业化、应用创新,科研院所比不过企业。两者各有优势,一方的短板恰是另一方的强项,如果把优势结合起来,强强联合,就能产生好的效果。如果一个企业从头至尾都自己去做,就会分散精力,力不从心。
同时,于明德也指出,这种合作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他认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有很多差异要高度重视。“比如高速搅拌,人工控制滴加速度,在实验室里很容易实现,但放到大规模的生产中,就要涉及材料学、力学、工程设备等诸多问题。还有成本核算,实验里做的成本是20元,到了生产却算出40元。企业里的环保处理经费、职工保险经费、其他管理经费等等,是实验室里看不到的。这种情况司空见惯。”
于明德建议,企业和科研院所作为合作单位,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分工不同,但相互依存,要特别注意全过程的充分沟通。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也表示,中恒的创新发展路径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产学研的结合可以加强科研立项的市场需求,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但不足之处在于,相互间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需要双方进一步探索完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恒在产学研的道路上,实践的时间不长,对于如何规避从实验室到现实生产中存在的差异,如何在合作中建立互惠互利的共赢机制等等,尚无一套成熟的模式。
对于专家所指出的问题,许淑清坦言还没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从目前来看,产学研对于中恒来说,应该算是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这样做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干好中药企业本份的事――做好药,为公众健康服务,我们只要咬定这个目标不放松,口碑和效益肯定是不招自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