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印发的《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指出,中成药不应采用“宝”、“灵”、“精”、“强力”、“速效”等夸大用词。照此推算,或有万余种中成药产品将要更名。意见稿一出立即引发热议,有人表示,中成药改名不能“一刀切”,别误伤传统老药。
事实上,中药的命名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信息,“小药材”的背后藏着“大学问”。
临床常用中药逾千种名字各不同
中药学是中医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药的起源,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神农尝百草”的时代。从古代早期经典《山海经》《诗经》《黄帝内经》《伤寒论》到明代巨著《本草纲目》,都有关于中药的记载。历代文献记述有超过三千多种中药品种,到21世纪初,已确定的中药品种达到了一万二千多种,临床常用中药也多达一千多种。
中药大都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其形态、色泽、气味千差万别,产地有东西南北、山泽燥湿之殊,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异,再加以传统文化氛围(包括民俗文化、讳饰文化、外来文化)的熏染、渗透,使中药命名的途径、方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参与中药命名的,既有本草专家,也有一代名医,还有民间医生、文人墨客与普通百姓。中药的命名受到中医学、哲学、文学、民俗学、博物学、天文学等的深刻影响,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信息。
中药命名有规律可循
中药的命名方式极多,有根据中药理论命名的,有根据植物学理论命名的,还有根据审美意趣和神话传说命名的。总体来说中药命名偏于形象化,并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根据药物颜色命名。自然界五彩缤纷、绚丽夺目,为中药命名提供了充满想象的空间。例如玄参,玄为黑色,其茎微似人参,根甚黑,故称玄参。有一种药物,“其茎空心,中有白瓤,轻白可爱”(《本草纲目》),因而命名为白通草。青蒿,据《本草纲目》介绍,蒿为草之高者,“常蒿色淡青,此蒿深青,如松桧之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犹青,其气芬芳”,因而得名。此外,尚有赭石、蓝花菊(马兰)、紫草、黄柏、青黛、朱砂等中药。六月雪、满山白等,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名称。
根据药物形态命名。如牛膝,因其茎节粗而膨出,状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白头翁则以其“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而得名;狗脊的根上有金黄色的茸毛,酷似狗脊而得名;人参形如人体。另外还有马鞭草、鸡爪黄连、乌头、皂角刺、木蝴蝶、凤尾草等。
根据药物气味命名。酸味的酸枣仁、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参、辣味的细辛,皆以味而得名;五味子因其“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五味俱全,故而得名;鱼腥草因其叶具有鱼腥味而得名。另外还有麝香、沉香、安息香、藿香、香薷、鸡屎藤、臭牡丹等。
根据药物功效命名。例如:番泻叶,显而易见具有强力的泻下通便作用,现代西医院也因其效果肯定而广泛应用。回力草(脱力草),名称通俗易懂,福州一带民众通用于治疗脱力症,几乎家喻户晓。在中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剂,其命名与中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如葛花解酲汤、牛黄清心丸、益母草膏等,一望而知其主要功效分别在于解酒、清心、养血调经。
根据药物生长特点和采摘时节命名。如夏枯草,因夏至后本草之果穗即枯干而得名。桑寄生,“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于上,故曰寄生。”(《本草纲目》)寄生于桑树者为桑寄生,也有槲、槐寄生等,但品质均不如桑寄生。
中药材采集是确保药物质量和有效成分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掌握采收时间至关重要。例如,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的桑叶称“霜桑叶”,蝉衣称“秋蝉衣”;在冬季至翌年清明前茎苗未出时采收的天麻名为“冬麻”。
根据药物产地命名。山西上党产的条参,取名党参;山东阳谷县阿胶镇产的驴皮胶,称阿胶;辽宁宽甸县石柱村产的人参,称石柱参。还有冠以“川、广、云、巴、蜀”等药名,均因产地而得名,如川乌、川芎、广木香、广陈皮、云茯苓、巴豆、蜀椒等。细辛以东北产的为正品,故名北细辛,北细辛中又尤以辽宁产者为佳,称辽细辛。
因为避讳更易药名。历史上,中药名因与君王名同字或同音而改易者不胜枚举,有的甚至历经几个朝代的反复改易。如截疟要药“恒山”因历史上三个皇帝皆名“恒”(汉文帝、唐穆宗、宋真宗),故屡次改名“常山”,致使医药文献中出现了避讳改名→回改→再改名→再回改……的淆乱现象。再如“罗勒”,因犯十六国时后赵高祖石勒之名讳,改名为“兰香草”;“玄参”、“玄明粉”,为避清圣祖玄烨名讳,改名“元参”、“元明粉”。
名医方笺成书法精品中药诗文广为流传
自纸墨发明直至近代,中医就多以毛笔书写处方。由于当时的中医大多医文俱佳且又精于翰墨,他们的方笺往往成为医术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精品。
清代的傅山是著名医学家,也是著名书法家,他的方笺手迹若流传至今,必是国宝级文物。而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近现代名医曹颖甫、严苍山、叶熙春、魏龙骧的方笺,也兼具文佳、理精、字美的特点。时至今日,透过字里行间,仍可想见这些苍生大医当年临证时举重若轻、挥洒自如的神态。
自古以来,中医学与文学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学科也在不断地相互影响、融合。最突出的例子便是以中药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歌诀和诗、词、曲、联、谜、文、戏剧等,数量十分可观,形成了“古典文学与中医学融合的一种特殊现象”。
中药歌诀以介绍中药的性味功用为主,流传最广的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歌,还有无名氏的《药性赋》和明代龚廷贤所撰《药性歌括四百味》等,后者以四言体诗写成,形式别开生面,至今流传不衰。
谚语如“家有千里光,疔疮一扫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一味穞豆衣,胜过玉屏风”。朗朗上口,易于普及。
除了歌诀和民谚,古代诗文中也有不少与中药相关的篇章。
南宋辛弃疾的《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因其使用药名不露痕迹、不事雕琢,又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堪称是药名诗词中的上乘作品。此外,朱熹的《南乡子》、萧纲的药名诗、萧韶的《桑寄生传》、蒲松龄的剧本《草木传》等,也都是脍炙人口之作。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也因有何首乌、覆盆子、桑葚子、皂荚等中药名点缀其间,平添了许多情趣,读之兴味盎然。(雷册渊 整理 本文综合自《中医药文化》《中医中药》《知识文库》、央视网等)
◇常识◇
传统中药背后的美丽传说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那些回味悠长的中药药名的背后还流传着大量与医药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良药,对痈肿、咽痛、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
从前,有位重病人胸背憋痛、低热羁缠、咯吐秽脓,众医不效。有位名医前去诊疗,疲乏间伏案小盹,梦见一位白衣女子飘然而至,说:“此君乃是大好人,乐善怀仁,惠及生物,先生务必精心施治,救他一命。”名医就向她讨教良方,白衣女说:“请随我来。”他随白衣女来到户外,白衣女却飘然而去,在其所站之处留下一条白花蛇,蛇舌伸吐处化作丛丛小草。
名医醒来后来到户外,果见埂坎边长着许多开着小白花的纤纤小草。于是采了些,嘱咐家属立即煎了给病人服下。病人服后果然觉得胸宽了许多。次日连服逾斤,病便痊愈。名医查遍历代经典,也未查出这种小草属于何药,感而吟诗:“白花蛇舌草纤纤,伏地盘桓农舍边,自古好心多善报,灵虫感德药流传。”
薏苡
薏苡性味甘、淡、凉,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功用。
有个叫“薏苡明珠”的成语就和这味中药有关,是指无端受人诽谤而蒙冤的意思。它来自一段历史故事:东汉名将马援(伏波将军)带兵到南疆打仗时,军中士卒病者甚多,当地民间有用薏苡治瘴的方法,用后疗效显著。马援平定南疆凯旋,带回几车薏苡药种。谁知马援死后,朝中有人诬告他带回来的是搜刮来的大量明珠。朝野都认为这是一宗冤案,故称之为“薏苡之谤”,白居易也曾写有“薏苡谗忧马伏波”的诗句。
当归
当归,补血良药,含有当其实而归的意思。
据传,古代云南边疆有一青年药农,新婚不久后要进山挖药,与妻子依依难舍时,青年嘱咐爱妻,如果自己三年不归就允许她改嫁。哪知他一去三年音讯全无,妻子忧虑交加而致气血并虚,身患重病。后来,妻子经不住人们劝说,便另择了配偶。
谁知不久后,采药青年回来了。两人见面抱头痛哭,青年还送给妻子一些药材去卖钱度日。青年走后,妻子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痛不欲生,就胡乱拿些药来煎服,想以此了却残生。哪想到连吃几天,妻子脸上竟然红润起来,病也不治而愈。后来,人们为了记取青年药农当归而不归的沉痛教训,遂将此药取名为“当归”。(解放日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