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医学指导: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名中医 罗永佳
“老广”们深知药补不如食补,人人都能烹饪出几款拿手的心水药膳。如夏天煲“去湿粥”,要用淮山、木棉花、灯心花等材料健脾化湿利水;清热解暑要用利水渗湿的荷叶……药膳既有保健功效,更是膳食,该如何兼顾强身功效与口感呢?来看看广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老中医”罗永佳的心水推荐吧。
以甜味中和苦药味
每一款食疗的药膳,首先是一款菜肴,起码口感要良好。但中药具有的特殊气味,一般人不乐意接受。所以,药膳材料多选取一些带甘、淡、香、甜,有些略带苦、酸但不为过的。
人参、黄芪、当归、田七、熟地等是大补气血的佳品,但都带有苦味,服药不嫌苦涩,但食疗就要注意搭配得当了。大家可用龙眼肉、冰糖、大枣配伍有苦味的人参、当归、黄芪等,以甜味中和药物之苦味。
例如补气健脾的人参北芪莲子百合冰糖粥,益气养血,滋阴养颜的养颜茶(西洋参3克、枸杞子10克、龙眼肉6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何首乌10克、山楂10克、大枣10克),抗疲劳提神醒脑的人参乌鸡汤(人参、乌鸡、杞子、龙眼肉、淮山、陈皮、红枣)等等。
善用甘甜果类食材
一些果类食物味道甘甜,又颇有药用价值,利用其甘润的平和药性可作为日常饮料:龙眼肉能益气养心,健脾生津;罗汉果能化痰止咳,利咽开音;雪梨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还有白果有助敛肺平喘;佛手能疏肝理气等。
例如用于缓解声音嘶哑,咽喉不适的清音茶(胖大海3粒、千层纸3克、桔梗6克、甘草3克、蝉退3克、罗汉果1/4~1/2 个);皮肤干燥时用的蜜汁花生红枣糖粥;益气养阴、润肺清燥的润燥雪耳羹(材料为百合、玉竹、雪耳、南杏、蜜枣);还有南北杏川贝炖木瓜、雪耳雪梨炖冰糖等,均是果类食物做药膳之用的典范。
善用肉类衬托药味及药性
有些食物(药物)寒凉性或温热性的偏性较大,要善用肉类中和药物的气味和寒热属性。
气味重而温过热性大的(如当归、首乌、田七),味带苦的(如人参),都宜用味浓厚之肉类如羊、牛肉,以掩盖药物之异味。
性味寒凉之品如西洋菜、苦瓜、白萝卜、白菜、绿豆、鱼腥草、板蓝根等可用肉类或生姜配伍,以制其寒。
性味甘淡的如淮山、西洋参、杞子可用味淡的肉类如猪肉,鸡肉,兔肉,排骨,乳鸽以保持食品之甘香。
气薄而味淡的药物如扁豆、苡米、淮山、莲子、百合可以用味淡之肉类如鱼类、鸡蛋、海蜇、海参、雪蛤配用,可以长期服用。$pager$
选择全家都适合的食谱
对有些食材有其特殊性,非全家老少人人适宜,如雪蛤、燕窝等。那么,一个大家庭可选用健体、养颜、去湿消滞这类全家人均适合的保健食谱,既可减轻制作之烦累,也添老少共享天伦之乐。
如鲨鱼骨滋润汤(材料为鲨鱼骨、沙参、玉竹、杞子、陈皮、鸡、瘦肉)有滋阴健脾,润肤养颜之效;陈皮鸭肾汤(西洋菜、鸭肾、陈皮、蜜枣、生姜)有健脾清热、去湿消滞之效;荷叶青瓜用西红柿、苦瓜、冬瓜、豆腐、香菇、苹果、海产品等配伍,有降脂减肥作用;药膳不一定有中药,牛奶和奶制品、豆类制品、虾皮、海带及某些蔬菜是补钙预防骨质疏松,有价值又廉价的食物,如可用豆腐、粉丝、虾皮蒸蛋,菜名美称为“老少平安”。
温补注意配上清润
有些人在选用温补之品的同时,要加上清润之品搭配。虚弱的病人通常用温热性补品调补,但如果用量过大,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温药太过而化燥;南方气候温热,人容易“上火”,特别对于一些“虚不受补”之人,体质本有虚热,只适宜用滋阴清润之品,过于温燥,更使其内热加重如火上加油,既伤其脾胃也伤其阴,反觉不适。
例如,神经衰弱的人常有失眠、心悸、心烦、潮热、健忘,在选用花旗参、杞子、红枣炖乳鸽一款食疗中,杞子为温热性之养血、补肝肾药,配以花旗参益气而清润,红枣养血而滋阴,则起到养血、安神、滋阴、润燥、养颜的功效。此外,还有用于补血养颜的当归冬虫草圆肉炖乳鸽、淮山杞子红枣炖牛肉,黑发乌须润肠通便的首乌南枣煲牛腩(何首乌30克、炒黑芝麻30克、南枣6个、生姜2片、牛腩500克)也体现出温与润相配的道理。
味薄的食材可累加
不论食物与药物,有不少是气薄而味淡的,为了加强补养之力,可以多用几种功效相近的药品,使之起相辅相成的作用。如用于轻清退热的五花茶(杭菊花、金银花、鸡蛋花、槐花、夏枯草)和哺乳期间的增奶茶(灯心花、蝉退、生薏米、谷芽、麦芽,淡竹叶,木通)等。
饮食均衡搭配,已能满足保健要求
食疗选用之材料数量要适中,太繁杂会造成浪费。不能因为某样食物好就专吃一种,偏食会致营养不良,饮食讲究全面、均衡。精、粗结合相宜;荤、素配搭得当;干、湿安排合理。
至于食用次数,作为功效专一的补品每周食约2~3次则可;作为日常保健的膳食,掌握科学的均衡搭配,已能满足保健要求了。$pager$
辨别体质选择食物
要依据人的体质(或状态)选择食物,如一些体质偏寒的人,往往表现出面色苍白、无华、畏寒、手足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多而清,大便稀溏,宜用温性的食物,并考虑到消化吸收能力,对不易消化的肉类,要循序渐进、逐步添配。食疗上可配用淮杞炖牛肉,什锦豆腐煲(烧肉、鱼滑、虾仁、猪腰、芹菜、炸豆腐、冬菇、姜、葱、蒜),红烧鲤鱼,栗子焖鸡等。
如果体质偏于热,人会常觉身热咽痛,面红,目赤,口鼻气热,口干喜冷饮,小便黄浊,大便干结,烦躁好动,宜多吃寒性食物而不宜食辛辣、温热的食物。如苦瓜排骨煲,冬瓜苡米扁豆煲水鸭汤,红白箩卜、竹蔗马蹄鸭肾汤,大芥菜排骨煲,茅根竹蔗马蹄水,西洋菜生鱼猪骨汤等,可起清热泻火之功效。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治疗大法,也是补养的原则。但凡身体不适,需要调养,必需先辨其体质。虚者为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多属年老体弱或病后欠补的表现,宜温补,谓“虚则补之”;体质壮实之人,精气旺盛邪不易侵,但忌温燥辛辣,否则容易“上火”,一旦受外邪所侵便会又表现出强烈的热病反应,宜清泄,谓“实则泻之”。
体质壮实之人保养时只宜平补,不宜温补。所谓“平补”是指用补而不燥、滋而不腻的食物,而且特别要注意防止内热蕴结和外邪入侵,平时要多食清热降火之品,可用淮山、石斛、莲子、雪耳之类,少饮或不饮酒。
易上火者可常服菊花,夏枯草,红箩卜,白箩卜,马蹄,茅根、竹蔗水之类寒凉性食品以防止积热太过,又可保持大便通畅。
烹饪方法要看食材和用途
饮食宜清淡,不宜太油腻、太咸和太甜,少用炸、熏烧、烤的制法,用油多且维生素多已破坏,又易产生致癌物质,少食为佳。
烹调方法应视乎效用,要求多采用蒸、炖、焖、煮、快炒、煲汤等,以保持食物的风味和营养。
如食用煲汤补品,最好尽量将肉料也一并进食,因为汤水的营养价值只占10%以下,将肉类弃去甚为可惜。
各种烹调方法各有特点:
蒸:有利于保持原汁和药性和营养成分。一般用1/2料加1/2水。
炖:质地软烂,原汁原味,利于老人及体虚者。
焖:酥烂、汁脓、味厚。
煮:煮的时间比炖的短,口味清鲜。
炒:鲜香入味(快炒,否则营养易丢失)。
煲汤:汁稀,味清香,易吸收,保持食物及药物的本味。对不宜进食的或食纳欠佳的人尤其适宜,但煲汤时间最适宜在一个半小时内,不宜过长,且最宜食肉饮汤。一般用1/3料加2/3水。
$pager$
药膳误区多
别一味补,还要看消化状况
广东省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老膺荣、汤湘江、温丽群等人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项目“广州市城区中医药基本知识认知度的调查研究”发现,尽管广州街坊们有一定的中医常识,但也在药膳调养上陷入了一些误区,导致收效不佳,甚至适得其反。
1.只对症,不对因
头晕服天麻炖猪脑,腰痛服猪腰煲杜仲、尿痛服车前草煲猪小肚、咳嗽服猪肺煲罗汉果等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但有时症状虽相同,但病因并不相同,不能用同一种中药治疗。比如,天麻可用于治疗气血两虚或产后体虚引起的头晕,而颈椎病也会引发头晕,晕车晕船会头晕,这些情况下,服天麻炖猪脑就没改善作用了。
2.依赖食补不改善疾病诱因
还有的街坊太依赖食补,认为饮食能改善一切,这也是错误的。要明确,若真有疾病,任何药膳、草药都不能替代正规的治疗。患了疾病要避免诱发病因,仅靠食疗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3.一味补,不问消化状况
如果只强调食物的质量、数量、种类,不注重脏腑的功能,同样影响进补效果。
中医观点认为,饮食相关的脏腑主要包括肺、脾、肝、肾、胃、三焦、小肠、大肠、膀胱。其中,消化吸收有力是饮食起效的最基本保证。人常说的“虚不受补”的原因之一正是脾胃虚弱,难以吸取药食的精华,反而增加脾胃负担。消化能力差的人也该先请中医师帮忙调理好肠胃功能。排泄通利也是防病内生的手段,有便秘等问题的人要及时治疗。
4.强调四季养生忽视自身状况
虽养生要依四季节律,但更要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大家在选择进补方式时得参照一下自身状况,夏季确实有“热”才“清热”,秋季确实“燥”才“润燥”。
量选择性质平和的中药,别选特别寒凉、特别辛热的药材。这类中药讲究配伍,运用起来相当复杂。
教你一道
春夏季:健脾化湿
春夏之间,身体困倦,时觉头重、肢乏易疲,可选用健脾化湿利水之中药作膳食,如泽泻、扁豆、生薏米、木棉花、灯心花煲粥等。这是广东人夏天煲“去湿粥”的常用材料。
到了夏天暑湿季节时,就要消暑袪湿了。夏天暑热口渴,小便黄赤,可煲清热解暑、利水渗湿的荷叶清暑袪湿汤(荷叶、木棉花、薏苡仁,赤小豆、白扁豆、冬瓜,鸭一只或瘦肉一斤)可供全家食用,既可消暑又有益于健康。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