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牡丹一直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美誉而鲜艳绽放在骚客、画家笔下,因被寓意盛世之花深受国人青睐,由它衍生的诗词歌赋、故事小说、园林景观、药食观赏等诸多相关学科也繁花锦簇于学术之园并形成丰富的牡丹文化。牡丹入药历史悠久,但相关药文化研究鲜见报道。本文将明晰牡丹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整理与牡丹药用相关的文献典籍基础上依据时代变迁梳理牡丹药用渊源,结合当下社会实际探讨新时期牡丹药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牡丹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文化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形成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作为自成一体的历史现象,属上层建筑范畴的文化可分为制度、风俗、器物等。因此,牡丹文化可理解为与牡丹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涵盖自然与人文科学两大领域。其中科学技术领域的牡丹文化是指以认识牡丹自然属性,采取品种选育、药材生产与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合理开发利用牡丹资源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包含各地在传统风土习俗中形成的对牡丹的各种认识和观念;文学艺术领域的牡丹文化则是诗歌、书画、音乐、雕刻、装饰图案、文化等艺术作品的总称,是反映人类对牡丹的情感及感性的具体作品,涵盖了牡丹美学的内容。我国历代有关牡丹的诗词文赋、戏剧、小说、影视以及以牡丹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以牡丹为题材的山水花鸟画、宫廷与民间的建筑、家具雕饰、工艺雕刻以及牡丹专类园林的艺术构思与设计等,均属艺术领域的牡丹文化。
常用传统中药牡丹皮(Moutan Cortex)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芍药属 (Paeonia) 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的干燥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散见于各版本草类著述和医药典籍中,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所含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被广泛地运用于高血压、心悸、哮喘、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康复。牡丹生物学研究也相当深入,其中包括牡丹花芽发育机制的探索、牡丹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品种鉴别以及地域造成的种群分离等。因此,基于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结合牡丹悠久的药用历史,牡丹药文化可理解为在二千余年牡丹药用历程中,经历不断总结、实践、创新而形成的以药用牡丹为中心,体现牡丹药用价值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它同时涉及传统中医药文化和中华花文化。如此庞大的文化工程绝非一篇论文的容量所能容纳,本文仅在检索古籍库、中文期刊网、中医药门户网等基础上撷取涉及药用牡丹相关典籍进行研究,供读者参考。
二、基于典籍的牡丹药文化源流
为便于理解,我们将依据历史时代的变迁来探究牡丹药文化发展。
1.先秦至南北朝:牡丹药文化的初兴期
《山海经》记载“条谷之草多芍药,洞庭之上多芍药”;《诗经》云“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五十二病方》则针对疽病的治疗提出“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不仅如此,治疗疽病的两个方子中也以芍药入药。虽然这些书均未明确出现“牡丹”一词,但却有“芍药”二字,而文献资料举证此处“芍药”系指牡丹,因为之前关于“牡丹”的文字记载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此阶段牡丹芍药通称芍药,宋·郑樵《通志》“牡丹初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
可以佐证。因此,成书于春秋战国的《山海经》《诗经》和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应是迄今最早提及牡丹的古籍和医药典籍。
继《山海经》《诗经》《五十二病方》之后,精确出现“牡丹”二字最早的是《神农本草经》,其次是《汉代武威医简》。《本经》中列牡丹为中品,谓其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牡丹的别名、药性、生长环境仅用片言只语就跃然纸上。《汉代武威医简》则分别记载了用牡丹治疗血瘀病和用芍药治疗化脓病的处方。这些都反映出秦汉时期人们已根据牡丹与芍药生物学及药学的不同特性而加以区别、利用。由此可见,秦以前虽无确切的文字记载,但牡丹已为公众所知并成为一种药物。
在唐朝以前,牡丹的主要价值就体现在以根入药上,其中确切提及牡丹、研究牡丹的医药专著除了《神农本草经》《汉代武威医简》,还有《中藏经》《金匮要略方论》《名医别录》以及《肘后备急方》《脉经》《刘涓子鬼遗方》《本草经集注》等。此时包括药性、生长环境、别名、方剂等内容在内的牡丹文字记载已相当广泛与丰富。这些确切文字可证明牡丹已进入实际药用与初步的理论研究,所遗存文献为之后二千余年的牡丹药物学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打下了坚实基础。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于晋朝,自唐之后牡丹方以花扬名,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文中写道“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也证实了这一点。我国牡丹的药用史长达二千多年而观赏史仅一千六百余年,显然牡丹药用史长于观赏史,自先秦至南北朝即隋以前可视为牡丹药文化发起与初兴时期。
2. 隋唐宋金元:牡丹药文化的繁荣期
汉末伴随着创新开拓和系统整理,牡丹药文化发展提速,隋唐至元朝蓬勃发展并趋至臻完善,相关研究成果散见于各类方书、药书、医书、医案、医论中。无论是医学大家孙思邈、巢元方的著作,还是官方修订的医典、药典,均可见对于牡丹的描述,牡丹皮被广泛运用在临床方剂中。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兰室秘藏》牡丹皮出现在眼耳鼻门、口齿咽喉门、衄血吐血门、妇人门、泻痢门、疮疡门中。
《本经》仅用“主寒热、中风、瘈疭、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寥寥二十余字展示牡丹皮的功用,但医家之丰富经验、灵活运用与大胆创新足见一斑。本草考证之优秀经典之一的《证类本草》覆盖《本经》《雷公炮炙药性解》《名医别录》《本草图经》《肘后方》《本草衍义》等典籍,对已有的卷帙浩繁的牡丹医药知识进行了系统整理与考证,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唐宋两朝观赏牡丹受到了自上而下的狂热推崇,药用牡丹也迎来了繁荣与发展。据笔者初步统计,现世可考的隋唐至金元时期对牡丹有具体记载的医药典籍约达 62
部。此阶段牡丹药文化得到了普及与推广,既有系统考证与总结,也有创造性的开拓与发展,堪称牡丹药文化发展的繁荣期。
3. 明清两朝:牡丹药文化的积淀期
当明朝取代元朝之后,明清时期的牡丹药文化因受之前传统文化影响,汉唐文风依旧浓郁,在古籍整理与考证方面也提升显著,成就了《本草纲目》《雷公炮制药性解》《医林改错》《救荒本草》《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外科正宗》《普济方》《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本草思辨录》等一系列著名的中医药著作。其时所著牡丹相关医药典籍甚至超过了我国古代药用牡丹典籍总量的50%。特别是巨著《本草纲目》从释名、集解、气味、主治、附方、附录几个方面对旧有的药用本草知识进行了系统概括,在萃取前人精华的同时,融入了作者多年行医过程中的思考与总结,让世界其它各国唯望其项背。
书中对牡丹药性、形态、环境、名称、方剂等的描述也是巨细靡遗、备极完善。继前朝经验总结、积极探索加上系统的文字记载与研究,明清两代的牡丹药文化由诸多本草著作滋养,在传统文化轨道上持续发展。据我们初步统计,从先秦至明清(尤其前清)时期提及牡丹的词条约
2000多处、典籍110余部。
4. 近代:牡丹药文化发展缓滞
牡丹药文化发展与祖国传统医药文化进程息息相关。众所周知,清朝尤其晚晴意味着中国古代史的结束。虽然清朝在建立初始文化发展势头强劲,但晚清朝廷专制,对内高压、对外献媚,洛阳牡丹花卉园景观
无可避免地导致晚清时期包括牡丹在内的传统文化发展趋缓、艰难。特别在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近代史时期,西医药强劲冲击并蚕食着中医药的生存空间。
此时期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两次牵头大力“消灭中医”“废止中医”,
连年战火极大影响了中药材种植业,加上抗战后外国资本势力对传统中药市场的倾销打压而致使文化衰微。在这中医药史上最为黑暗的一百年里,在各地中医药团体的奋起抗争之下,期间产生本草类著述约400余部,其中涵盖牡丹皮形态、功用、方剂等的《中国药学大辞典》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迄今可查的此期涉及牡丹药用尚有《中国药物学集成》《药物学讲义》《本草正义》等。但总体而言,牡丹药文化未有向上的突破与创新。
5. 新中国成立至今:牡丹药文化稳步发展与转型阶段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重要的本草古籍得以重新编辑出版,新创作的相关学术文章卷帙浩繁,跨学科、综合性的药用牡丹研究成果吸收了现代科学精粹而层出不穷,古老的牡丹药文化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如果说新中国的建国初期牡丹药文化复苏、文革十年步入沉寂、文革结束至改革开放期间再现生机,那么改革开放至今就是两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借助于不断升级换代的科学技术而达到升华阶段。
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1949年至1959年的药用牡丹相关著述约23部,1960年至1969年的相关著述约17部, 1970至1979年约35部,1980至1989年约58部,1990至1999年约122部,2000年至2009年的药用牡丹相关著述约近 500部之多,逐年增加态势显著且近年来增幅犹甚,这中间尚不包括单篇文章。中医药产业是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民生行业,选择该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当下,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出台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牡丹药文化的发展迎来了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
三、当今时代背景下牡丹药文化的社会价值凸显
传统文化在保留民族记忆的同时,也成为保障民族绵延的文化资源与前行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大背景下,牡丹药文化正以崭新的面貌凸显自身的社会价值。
1.文化发展惠民生
新医药产业成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中医药产业具有资源能耗低、综合效益好等特征,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属于绿色环保低碳产业。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中医药有望成为最有条件突破防病治病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的学科。现代中医药产业更是一个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的产业,是涉及多个行业的大产业,其发展必将带动一批产业的新兴。现如今牡丹不仅根皮入药,花、果实等均被证实含丰富的营养与药用成分,尤其果实出油率高、品质好,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充分挖掘与利用药用牡丹的经济价值,引进牡丹科学种植技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现代农民的科技水平,将药用牡丹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种植与牡丹生态旅游完美结合起来,在富农强农的同时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以药用牡丹为载体,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强农惠农富农之路逐渐清晰。药用牡丹带来的不仅仅是民生和谐、经济发展,更有文化发展带来的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比如在洛阳市政府的推动下,一年一度的洛阳花会已成为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大大推动了洛阳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大牡丹花都洛阳、菏泽均以观赏牡丹名世,唯铜陵以道地药材出名,铜陵市政府也重点扶持凤丹种植,确定了“花药并举、油用牡丹、构建科学链接、加强科研”等发展对策 。洛阳、荷泽、铜陵三地在牡丹的经济、文化循环发展上结合当地特色,发挥了独特的创造性。我国四川、安徽及广大的中原地区都适宜种植牡丹,亳州等地亦有悠久的牡丹种植历史,或可借鉴此三地的成功经验,发展出独具自身特色的牡丹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牡丹的当代意义决不仅限于生态旅游观赏或是种植入药等经济发展,亦不局限于牡丹文化的复古与复兴。唯有结合自身特色将药农花农的民生问题解决好,发挥出牡丹的综合价值,将以牡丹为中心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下去,辅以牡丹茶、牡丹花馔、牡丹籽油等特色产品,将经济利益与文化建设加以循环发展,让牡丹文化结合当代实际,这才是盛世牡丹绽放华夏焕光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文化传承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被提上议程,生态建设、和谐发展已成为很多城市寻求产业转型、经济突破的发展点。依托于自然的牡丹种植经济也因此而聚焦了越来越多的目光。以牡丹药用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再以经济反促进于医药和文化的发展,正符合当下利用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循环发展路线。而牡丹经济价值巨大,生态价值显著,不仅可以发展生态文明,而且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协调发展。
3. 底蕴深厚绽放中国梦想
我国牡丹的药用历史长达二千余年,历经繁华没落,所形成的独特牡丹药文化具有极其鲜明而积极的现实意义。作为花王,它昭示着盛唐气象、大国泱泱,是国人的文化寄托与精神传承,承载着国人的盛唐梦、中国梦;作为中药材,它又是药农的生计所系,承载民生与经济发展之重任。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牡丹文化融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国运昌时花运昌”的牡丹文化深入人心。遥想中国唐朝,牡丹以花王的自由奔放、大气万方向世界昭示着盛唐的恢弘开放,牡丹花开之日满城皆若狂,盛唐成为中华民族这一路走来最为璀璨的时期之一。进入宋朝,藏富于民、文化昌盛,对于牡丹的推崇亦至巅峰。然而繁华背后是浮华,强宋的背后是羸弱的军事实力,对牡丹更趋于一种病态的疯狂追捧。宋以后是元的铁血征途、明清的专制,再不复见盛唐华章。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使地球正在成为名副其实“地球村”的今天,我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皆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以牡丹种植业为中心,走科技兴农之路,旅游、加工等多产业并举,同时推动职业农民培训和家庭农场创新化构建,并落实在药农增收上,最终为国人承载起繁荣中国梦的文化,寄铜陵凤凰山牡丹花卉之托,这不失为牡丹药文化当代内涵与现实意义的真实体现。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