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对矿物药的使用,最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就已开始,里面记载有朱砂、砒霜等4种矿物药。
中医药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都记载了金石的药用,其中在《神农本草经》就收录了矿物药41种,分布在上、中、下三品当中。
随着人类对矿物药认识的加深,记录也越来越多。到《本草纲目》时,共计收药161种,其中新增的矿物药68种,并且有1351个附方,都含有矿物药。
李时珍首开矿物药分类,将金石部分为四卷五部分。
现今矿物药的分类,主要是以内在成分为依据的。李时珍在明代对矿物药的分类,可以说与这个原则不谋而合。
李时珍将矿物药分为金、玉、石、卤四类,其中金类收载的,是金属和可以提炼金属的矿石, 玉类及石类基本是非金属光泽的矿物,卤类收载的是可以溶于水的盐类。
我们前面讲过《本草纲目》出版于1596年,而1869年门捷列夫总结出了元素周期律。应当说,我们的古人对矿物的认识是有重大贡献的。
接下来,我们就顺着李时珍的分类,分四讲来谈一下金石部的药物。
第一部分我们来聊一聊“金、铁与水银”。
金恰是金石部的第一个药。《本草纲目》的金指什么?正是大家现在戴的黄金。黄金也能入药?入药能吃进去么?
李时珍是这样说的“凡使金银铜铁,……借气生药力而已,勿入药服,能消人脂。”意思也就是金银铜铁这些矿物虽有药性,但是不能直接用来吃进肚子里,要有一定的服用方法!
怎么服用呢?比如杭州胡庆余堂和北京同仁堂的金铲子,参与了中药的制作过程。尽管迄今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或许为一种化学的催化剂?这也是古人对微量元素与人体关系的一种探索吧。
胡庆余堂收藏的金铲银锅
也有金箔入药的。《药性赋》记载有“金箔镇心而安魂魄”,《本草纲目》也提到金可“镇精神、坚骨髓”,并收载了金、金屑和金浆3味药。
其实,金箔与金块是不一样的,食用的金箔,金箔酒、金箔茶是另外一回事。金的延展性很好,一克金子可以打出差不多3个多平方米面积的金箔。
胡庆余堂收藏的金箔衣丸
金箔比纸还薄,放在手上都能飘起来。可以用“薄如蝉翼”来形容。我曾品尝过,含在嘴里,通过食道,进入胃肠,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银:大家都熟悉,“银子”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有安五脏、安心神、止惊悸、 除邪气等功效。银本身没有毒,古人会用银器试毒,这个毒多指砒霜等矿物类药。银遇到某些元素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黑。所以古代宫廷专门有用来试毒的银质器具。
银也具有很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所以银首饰自古以来也是很受大众喜欢。我自己还有一个银的手镯,用它来刮痧,不会伤皮肤的,好似用银元刮痧一样。
《本草纲目》收载了12种含“铁”的药物,李时珍说︰铁,截也,刚可截物也。铁于五行中属水,故曰黑金。这是铁又名黑金的由来。
但在《本草纲目》中,铁被认为是有毒的。时珍曰︰凡诸草木药皆忌铁器,而补肾药尤忌之。这是因为中药的很多有效成分,煎煮过程中容易与铁形成络合物而降低药物的有效性,所以煎药时还是要避免使用铁器具吧。
对于液态的水银,《本草纲目》中有明确的记载︰状如水似银,故名水银,并将其归在金类。
古人认为水银不腐,误以为可以长生,所以常用于炼制丹药。
汞与汞的蒸气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现代水银中毒的水俣(yǔ)病,因最早发现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湾而得名。水俣病就是含汞的废水,甲基汞中毒的结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了水银的毒性,当他看到方士有关水银可以长生不老的异端邪说,李时珍怒不可遏,奋笔疾书:“求生而丧生,可谓愚也。”
民国时期使用过的水银瓶
(图片提供者 郗效)
小结
中药中有多种含金属的矿物药,这些含金属的矿物药及其制剂,是中药用药极具特色的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0185688,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