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及炮制品
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 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等地。炮制品主要有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等。半夏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清半夏长于化痰;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
炮制方法
半夏: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清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100 kg净半夏,用白矾20 kg。
姜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干,或晾至半干,干燥;或切薄片,干燥。每100 kg净半夏,用生姜25 kg、白矾12.5 kg。
法半夏:取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 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每100 kg净半夏,用甘草15 kg、生石灰10 kg。
除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外,还有半夏曲、竹沥半夏等。
性状差异
半夏表面类白色或浅黄色。清半夏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姜半夏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切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法半夏表面淡黄白色,切面黄色。
1.半夏;2.清半夏;3.姜半夏;4.法半夏
炮制作用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主归肺、脾、胃经。本品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善治脏腑之湿痰;亦为止呕要药。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亦可治梅核气、痰热结胸、心下痞满等证;外用可消肿止痛,治疗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可用于急性乳腺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跌打损伤之血瘀肿痛而皮肤不破者。如治疗一切阴疽、流注的桂麝散(《药奁启秘》)。
清半夏:性温而燥,功效长于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咳嗽,痰涎凝聚,呕吐不出,痰晕眩悸等。用于治疗痰热内结,咳嗽痰黄,吐痰不爽,如清气化痰丸(《景岳全书》);用于治疗风痰吐逆,头痛眩晕,手足顽痹,半身不遂或口眼斜,如玉壶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治疗梅核气,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姜半夏:味辛温,其功效长于温中化痰,降逆止呕,化痰消痞。用于治疗寒邪客胃,痰饮中停,呕吐清水或痰涎,如小半夏汤(《金匮要略》),若寒邪盛者,可加丁香、藿香,如藿香半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治疗寒气客于少阴,咽痛喉痹,或痰瘀交凝,结于颈项的瘰疬结核,如香药丸(《普济方》)。
法半夏:温性偏弱,功效长于燥湿化痰,调脾和胃。甘草、石灰不仅能消除半夏的麻辣感,亦可协调半夏的祛痰止咳作用。用于风痰所致的眩晕,头痛,痰多,胸膈胀满,舌苔白腻,脉弦滑,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用于胃有痰浊之扰,影响睡眠不安,如半夏秫米汤(《灵枢·邪客》);用于治疗胃气不和,食积停滞,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半夏曲:增强其健脾温胃、燥湿化痰的功能,偏于化痰止咳,健脾消食。用于咳嗽痰多,胸脘痞满,饮食不消,苔腻呕恶等,如用于中脘气滞,胸膈烦满,痰涎不利,头目不清的三仙丸(《百一选方》)。
竹沥半夏:温燥大减,适于胃热呕吐,肺热痰黄稠黏,痰热内闭中风不语。
药理作用
半夏:化痰止咳,降逆止呕,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升高肝脏内酪氨酸转氨酶的活性。
清半夏:抗腹泻,抗炎;镇痛,抗溃疡,抗血栓。
姜半夏:止呕,抑制胃肠运动,抗肿瘤。
法半夏:镇静、催眠。
化学成分
半夏:主要化学成分为1-盐酸麻黄碱,胆碱、鸟苷、氨基酸、脂肪酸及少量挥发油,淀粉和黏液质。
制半夏:炮制后生物碱、氨基酸、多糖等化学组成含量有明显变化,且毒性成分含量降低。
生制半夏成分、药效与功用关系归纳
中药炮制在临床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减毒存效、减毒增效或减副增效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是因为炮制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化学成分有升高也有降低的,有转化的也有没变化的,总之炮制所致饮片化学成分的变化是极其深奥的,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深入研究,才能全面揭示炮制的原理。只有当炮制原理清晰并建立新炮制工艺的时候,炮制的特色才能变成优势。我们将继续遵循“禀雷公之法,扬炮制精华”的宗旨,进行探索与创新。非继承无以创新,非创新无以发展。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药炮制学科一定会开创出新的道路。
上文内容参考《中药生制饮片临床鉴别应用》,主编贾天柱。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0185688,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