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正文顶图](https://zyctd-info.oss-cn-beijing.aliyuncs.com/0dbf30aac15c4108a6d950d967b6ce15.jpg)
在中药材市场中,山茱萸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料,其投资价值备受关注。然而,当前山茱萸的投资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山茱萸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变色发黑,保存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其产地种植面积广泛,供给较为充足,而目前市场需求量的增速却不够强劲,因此投资山茱萸需要谨慎考量,更多只能期待异常气候对产能产生影响,从而带来投资契机。
![微信截图_20250210100025](https://zyctd-info.oss-cn-beijing.aliyuncs.com/57f6b86f73434422a412940d173e2ae9.png)
一、山茱萸年需求量分析
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是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著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从国内数据来看,2016 年山茱萸的年投料药用量在 5000-6000 吨之间。
随着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山茱萸在保健品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加,年需求量约为 400-500 吨;饮片医疗配方的年需求则稳定在 500 吨左右。
综合计算,山茱萸的年需求量约 6000-7000 吨之间。
2019 年的新闻报道显示,山茱萸药用市场在正常情况下的需求为 7000-8000 吨。其中,六味地黄系列、妇科再造丸、杞菊地黄协力、三宝胶囊等产品对山茱萸的需求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皖西制药、九芝堂、保和堂、同仁堂、辅正药业等国内大型企业对山茱萸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从微观公司销量数据来看,以国内龙头企业同仁堂科技公司披露的六味地黄丸销量为例:
2015 年同比增长 6.35%;2016 年同比增长 34.84%;2017 年同比增长 16.78%;2018 年同比下降 12.63%;2019 年同比下降 40.50%;2020 年同比增长 43.50%;2021 年同比下降 13.13%;2022 年同比下降 6.55%;2023 年同比增长 8.04%;
若以 2016-2017 年巅峰时期六味地黄丸的销量为 1,那么 2023 年的销量仅为巅峰时期的 75% 左右。另一款拳头产品金匮肾气丸在 2023 年的销量约为 2018 年巅峰时期的 90%。
由此可见,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这类补益产品的销量受到疫情以及后疫情时代的经济下行影响而出现了下滑。
目前,山茱萸的年需求量大约在 6000-8000 吨之间,取较低数值。不过,正因为这类产品的销量处于低位,考虑到未来经济触底反弹以及近年来中医药在整个医疗行业占比提升的因素,预计未来几年山茱萸的需求量将会有所增加。
![微信图片_20250210100934](https://zyctd-info.oss-cn-beijing.aliyuncs.com/ad76a9481e9641ab8bf15969ca914b92.jpg)
二、山茱萸年产量分析(主要地区)
山茱萸的主要产区集中在河南与陕西两省。十多年前,河南是主要产区,怀山茱萸品质最佳。随后,陕西大力发展山茱萸种植,成为重要的货源产区。河南省和陕西省以伏牛山脉周边为主要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大部分,四川、安徽、浙江等地也有少量产出。
根据政府公开信息显示:
河南省:西峡县种植面积达 25 万亩(南阳中医管理局数据),2024 年产量约 3600 吨,鲜果价格约 10 元 / 公斤,干货价格 55 元 / 公斤,亩产干货约 14.4kg;栾川县种植面积 25 万亩(2024 年澎湃新闻报道),挂果 10 万亩,年产量约 11000 吨(鲜货),折干后约 1500 吨,亩产干货约 15kg(另有新增 10 万亩产能未确定,存疑)。
陕西省:佛坪县种植面积 10 万亩(陕西人民政府网站数据),年产量约 1000 吨,亩产干货约 10kg;周至县种植面积超 2 万亩(周至县人民政府数据),山茱萸原药材销量 1500 余吨,亩产干货约 7.5kg;2017 年丹凤县挂果树 8.6 万亩、645 万株,年产量 1500 吨,亩产干货约 17kg。
山西省:阳城县种植面积 3 万亩(陕西人民政府网站数据)。
安徽省:石台县种植面积 1.5 万亩(石台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歙县种植面积 0.4万亩(金川乡人民政府数据),2024 年预计全乡山茱萸产量 15 万公斤(鲜果,折干后亩产约 6kg)。
湖北省:南漳县种植面积超 3 万亩(襄阳市人民政府数据、湖北日报数据),年产量 200 余吨,亩产干货约 7kg。
浙江省:淳安县种植面积 4 万余亩(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数据),占全省 70% 以上,产量 1700 吨。
目前,全国较大规模产区已明确的在地面积约 70 万亩(未计算栾川地区 10 万亩未挂果区域),加上一些零星数据,预计目前挂果山茱萸的在地面积约为 80-90 万亩。高产的情况下,平均亩产量约 15-17kg 左右,低产的情况下,平均亩产量约 6-8kg 左右,取中间数计算,平均亩产量约为 10kg。
正常情况下,山茱萸的供应量在0.5-1.2万吨之间,取平均值,产量约为 8000-9000 吨。
![微信图片_20250210100940](https://zyctd-info.oss-cn-beijing.aliyuncs.com/f2598298a86e4cdbae7704e11ff46735.jpg)
三、山茱萸历史行情复盘
山茱萸历史上曾出现两次超高价格,一次是在 1990 年左右,价格突破 200 元 / 公斤;另一次是在 2000 年左右,价格突破 300 元 / 公斤,其价格的爆发力使其一直备受关注。
近十年,山茱萸价格波动主要受气候原因导致的减产以及疫情引发的供需波动影响。2017 年产新减产,价格从 11 月产新后一路上涨至 2018 年;2018 年 4 月之后,气候良好,挂果率正常,产地大量产新,产量破万吨,产新前后价格下跌,从 45 元 / 公斤左右降至 25 元 / 公斤左右;2019 年遭遇倒春寒,挂果率低,产新价格上调;2020 年开春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虽有倒春寒,但作为补益产品,终端销量降幅较大,即便产量不大,需求端减少较多,导致产新后价格一路走低,后期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需求有所恢复;2021-2022年疫情反复,需求量起色不大,价格起伏与气候关联性强,2022 年疫情解封;2023 - 2024 年需求有所提升,价格有所恢复,但受中国房地产去杠杆影响,整体经济低迷,需求量无法快速上升。
四、产品种植周期
山茱萸种下后 5 年开始挂果,8 年左右产量逐渐增加,15 年树进入盛产期。树龄在 15 年以下的山茱萸产量一般较低,而树龄为 16-50年的山茱萸植株处于结果盛期。果实一般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初成熟,11 月即可采收。此外,若鲜果价格过低,很多地方会因雇不起工人而只能自行采收,一旦价格极端走低,供给会迅速下降。
五、山茱萸未来预判
山茱萸短期内出现大型多年上涨的概率较低。1990 年和 2000 年的超高价格促使大量种植山茱萸,2000 年前后种下的山茱萸树在15年后进入丰产期,导致2015年后供给大幅上升,出现了 2018年的供给量破万吨的情况。由于山茱萸树的盛产期长达 35 年,且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旅游、扶贫等目的仍在补贴种植山茱萸,使得山茱萸的产能供给一直较为充分。以目前约 80 万亩的山茱萸在地面积来看,每年气候正常时产量破万吨较为常见。
保守估计,山茱萸的确定性投资机会可能在2040-2050年,当前高价区间种下的树丰产期过去之后,产能预计会出现较大衰退。除了产能供给衰退带来的机会,需求大爆发也可能带动山茱萸行情增长。根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到2030年中医师规模要达到100万人,是2016年的 2 倍,再加上未来老龄化社会的影响,山茱萸的需求量突破 1 万吨甚至 2 万吨的概率较高。
若这种情况发生,山茱萸可能会迎来持续数年的大牛市,这或许也是很多地方政府在山茱萸价格低位时扩大供给面积的原因之一。不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求不会陡然上升。
此外,阶段性气候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山茱萸供给短暂性减少。山茱萸种植在中高海拔地区,气候对其影响较大,尤其是核心种植区陕西和河南。3 - 4 月若遭遇寒流、倒春寒,会引起挂果率低;5 月需关注气候是否干旱,干旱可能导致座果率低。
总体而言,经销商在投资山茱萸时,更适合低价购入,而非追高囤货。一方面,产地货商对一手库存、气候和挂果情况更为了解,当其他地区经销商了解情况时,产地价格往往已经走高,带动市场价格上涨;另一方面,若某一年挂果不好导致价格上涨,第二年高价会促使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采收热情高涨,供给增大,从而使市价走低。当然,不排除连续几年极端气候导致供给萎缩,价格突然大涨的可能性。
(上述图文信息由四川乐山李鑫 向中药材天地网提供的原创信息,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