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瑞士罗氏公司公布的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08年其禽流感治疗药物达菲(oseltamivir,奥司他韦,Tamiflu)的全球销售额与前一年相比缩水了68%,随着各国政府对预防流感爆发而进行的药物储备量的逐渐减少,以及在扎那米韦(Zanamivir,Relenza)和流感疫苗等后起之秀的强势竞争冲击下,从之前的炙手可热到如今表象看来的风光不再,达菲,这个曾经的“重磅炸弹”药物似乎正在黯然承受着从贵族到平民的角色蜕变。
然而,由于大多数国家抗流感药物的储备量仍然不甚充足,因此,市场调研机构Datamonitor公司相信,随着流感爆发季节的到来,达菲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市场前景依然颇为乐观。
政府囤积 市场需求量激增
从2004年的2.66亿美元到2006年的21亿美元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导致爆发流行。
据分析,流感病毒一般每10~50年发生一次较大变异,每次变异都会引发全球性的流感流行,造成数千万人死亡。迄今为止,流感病毒已36年未发生大的变异,因此,近年来很多专家认为,如今已逼近流感大流行爆发的边缘。流感大流行一旦爆发,对人类来说不啻于一场灾难性的疾病。所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有关爆发的显著特征还未出现。若想避免这场人类灾难的发生,必须开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或疫苗阻止流感病毒在人类间的传播,这也是人类有望抵御流感病毒侵袭的唯一出路。
到目前为止,疫苗仍然是阻止流感爆发的最有效方法。然而,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开发进度。早在1957年流感大规模爆发之时,病毒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迅速传遍了亚洲,且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又进一步扩散到了全世界。因此可以说,要想在较短时间内鉴定出接下来可能大规模流行疾病的发病原因、开发成功有效的疫苗并投入生产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尤其是从1957年开始,空气传播也成了流感病毒传播的一种途径,这更使得人类对有效疫苗的适时开发难上加难。
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全球超过40个国家有意识地储存包括罗氏公司的达菲在内的抗病毒药物,作为其一旦爆发流感后的短期最佳治疗方案,使得该产品的需求量在一段时间内激增,强势拉动了市场销售额的增长。2004年,达菲的销售额仅为3.30亿瑞士法郎(约合2.66亿美元),2005年该数值一举跃升至16亿瑞士法郎(约合13亿美元),随后的2006年,其又继续飚升至26亿瑞士法郎(约合21亿美元)。
销售锐降 曾经的风光不再
从2007年的17亿美元到2008年的5.64亿美元
从罗氏公司最新公布的年报里我们不难发现,2008年达菲的销售额已经从2007年的20亿瑞士法郎(约合17亿美元)降低至6.09亿瑞士法郎(约合5.64亿美元),其中,针对流感的销售额仅为2.37亿瑞士法郎(约合2.19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锐减了87%,而针对季节性流感的销售额与上年相比却增加了62%,为3.72亿瑞士法郎(约合3.44亿美元)。与2007年一样,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达菲的销售额均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态势,而在这两个交替进行的年度流感季节里,抗病毒药物的需求量也是最高的。
达菲的通用名为奥司他韦,属于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该产品在口服后能阻断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阻断细胞病毒的释放扩散,感染者早期使用后可使流感病程、发热区间得到较好缓解,从而达到阻止流感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组织的目的。达菲最早由美国Gilead Sciences公司研制开发,后罗氏公司和日本Shionogi公司分别获得了其许可权。该产品于1999年10月1日首次在瑞士上市,随后,在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等国家陆续上市,并于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
在上市的最初几年里,达菲的市场销售表现平平,然而,随着人们对流感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重要媒体对流感流行趋势的广泛宣传,该产品的市场销售得到了强烈拉动。骄人的业绩表现使得达菲顺理成章地跻身“重磅炸弹”药物的行列,而在这其中,各国政府的采购合同占了大多数。这些采购合同主要是政府为了预防流感大流行以及使民众安心所进行的药物储备。实际上,罗氏公司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根据该公司的预测,到2009年1月,各国政府的达菲储存量总计已达2.2亿剂,因此,达菲如今的销售额与之前相比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并不太出人意料。
对手迭出 流感征途添坎坷
预计2010年全球七大市场流感疫苗市场规模可能超过30亿美元
达菲销售额的锐降与竞争对手的迭出以及现阶段市场需求接近饱和是分不开的。在流感大流行的阴影笼罩人们的同时,达菲和扎那米韦作为两个仅有的治疗方案,已成为人们预防和走出这场流感恐怖阴影的救星。因此,在这两个药物之间展开的市场竞争也逐渐升温甚至呈现白热化。
扎那米韦为流感病毒唾液酸抑制剂,它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从而改变了流感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聚集和释放,临床用于流感的治疗。该产品最早由澳大利亚的Biota公司研制开发,此后英国的葛兰素史克公司和瑞典的Medivir公司通过受让获得了该产品的许可,于1999年首次在澳大利亚上市,同时得到欧盟所有成员国的批准,美国FDA批准扎那米韦用于治疗A型和B型流感。在最初上市的几年里,扎那米韦的销售表现同样不甚理想,2000年仅为4850万美元,然而,随着流感爆发受到的广泛关注,2006年,其销售额猛增至1.68亿美元,2007年又继续增长至5.24亿美元。
就在达菲与扎那米韦展开市场博弈的同时,为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先后加入到了流感疫苗的开发。2005年,全球流感疫苗的市场规模高达16亿美元,2006年,该数值又直接飙升至22亿美元。另据Datamonitor公司发表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10年,光是在全球七大市场上,流感疫苗的市场规模就有可能超过30亿美元。因此可以说,这些竞争对手的出现为达菲今后的流感之路增添了不同程度的坎坷。
提防耐药 在季节性流感领域持续获益
所有抗病毒药物最终都会发生耐药现象,达菲能逃脱这个宿命吗?
由于包括法国赛诺菲巴斯德公司(Sanofi Pasteur)和瑞士诺华公司(Novartis)在内许多公司的流感疫苗和流感预防疫苗相继被批准进入市场,达菲在与各国政府的储存合约方面也遭遇了重大的竞争危机。而随着储存量的与日俱增,大多数国家的流感药物存储量已经接近饱和状态,再加上到目前为止流感仍未能在世界范围内爆发并出现大流行,因此,没有显著特征的流感大流行至今还没有被提上政治议程,这也使得达菲即使想在流行性流感领域大有作为却也无从下手。
此外,尽管面临着扎那米韦和流感疫苗的双重强势竞争,达菲作为治疗流感的首席抗病毒药物这一地位却仍然没有改变。Datamonitor的预测显示,由于大多数国家对季节性流感药物的储备量仍有持续的需求,因此,达菲在季节性流感治疗市场的收益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基于该产品在预防流感流行的阶段赢得了大量的关注从而积聚了较高知名度的缘故。但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所有抗病毒药物最终都会发生耐药现象,达菲也逃不脱这一宿命,因此,在将来,耐药将成为达菲市场征途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郭文)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054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