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抗疟的青蒿素,救治了世界各地无数疟疾患者。
中医药治疗SARS的临床研究,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活血化淤防治介入治疗冠脉再窄及心绞痛复发,使复发率下降了50%,超过国际水平。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以其众多医药学家和数百万卷医药著作,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依然有力地捍卫着人类的健康。
中医药:苦汤汁浓缩了千年中医精华
黄连、黄柏、秦皮、绿茶等单味治疗菌痢,茵陈蒿汤治疗肝炎,白虎汤治疗乙型脑炎,杜仲、桑寄生治疗高血压,虎挣散治疗骨关节结核……
中药制剂味苦,然而却“性甘”。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治疗疟疾首选的青蒿素制剂,还是应对新病种SAR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药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它神奇的疗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经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中药资源已达12807种,并对其中部分中药材的蕴藏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这些中药材的历史,药材分布和收购销售情况,初步编订了中国药材区划,收集了民间验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疾病谱、医学模式和医疗模式也在发生重大转变。
——初步建立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药服务可及性有了较大提高。开展了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截止到2008年,全国有中医医院3115所,床位40.09万张,72%的乡镇卫生院、34%的村卫生室,9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4.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发挥,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得到继承。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全国中医医院年诊疗量达到3.02亿人次,出院人数964.1万人次。近年,中医药在防治SARS、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方面,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建立了一批中医药科研机构,培养了一支以中医药人员为主、多学科人员参与的科研队伍。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列入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医药已成为我国具有自主创新潜力的重要领域。
——中药现代化,中药产业不断壮大。中药从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发展到现在的滴丸、片剂、膜剂、胶囊等40多种剂型,9000余个中成药品种,中药产品种类、数量、生产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8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中药农业在保障中药生产原料供给的同时又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中药产业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事业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中西医结合医院236所,民族医院191所,一些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也设有中西医结合科和民族医科。
多重举措保护人类医药科学的宝库
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体系,并以其系统的理论体系、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人类医学宝贵的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重视中医药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的政策。
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说,必须很好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
1950年,国务院确定了将“团结中西医”作为卫生工作方针之一。
1958年,毛泽东主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
1978年,针对“文革”期间,中医药事业遇到的摧残和破坏,党中央及时转发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
198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把“中西医并重”确立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提出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等10项意见。
中医药:国际影响斐然
正是由于我国政府长期不懈政策支持和努力,在全世界闻之色变的“非典”流行期间,中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大作用,治疗“非典”效果明显,缩短了平均发热时间,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激素用量,降低了死亡率。
世界卫生组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予以充分肯定,建议在下次疾病中“早期、合理”使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医药在政府间的交流合作、国际教育、贸易等方面日益活跃,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不断扩大。从过去的民间逐渐转向政府,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合作增多,逐步从医疗、教育、科研方面,拓展到立法管理、人员和产品准入、标准等领域。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有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诊所、学校、中药贸易公司、研究中心等。
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与我国签订含有中医药内容的政府协议94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45个,中美、中法、中俄等政府间签订了中医药合作协议。澳大利亚、南非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中医的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设立了7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并制定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发展战略。2009年5月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又通过了由中国主导提出的《传统医学决议》,敦促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将传统医学纳入各国卫生保健体系。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医疗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医疗机构达8万多家,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名,有20余万名从业人员,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和70%以上的华人接受过中医药服务。
国际市场对中药产品的需求日趋加大,中医药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目前,中药产品已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出口额为7.2亿美元,2008年达到13.09亿美元。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092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