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连翘、青翘自2009年产新结束以来,一直就没有平静过。青翘从12元(水煮统货、千克价下同)无人要货,到20元抢不到货;2010年4月雪打连翘花, 8月青翘价创历史新高(产地九成干青翘37-38元);近期价格又不断滑落,水煮统货30元,生晒货28元,价格又回归到了去年产新前的价位。这两年多来连翘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下面,笔者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与大家来探讨:从连翘叶的使用看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
一、 近年来连翘青翘的使用状况 经笔者调查与近20年的数据积累,连翘的使用情况大致如下:
连翘(老翘、黄翘)主要用于饮片和部分成药配方,其用量多年来相对平稳,每年的用量大约1500-2000吨,近几年市价总体平稳趋升,波动不是很大。而青翘则不同,用量往往随每年的疫情发生而变化波动,见下表:
青翘2002—2010年产销统计表
单位:吨
年份
|
产量
|
用量
|
剩余量
|
价格与走势
|
上年结余
|
备注
|
2001
|
3500
|
5000
|
3000
|
5-10
|
4500
|
|
2002
|
8700
|
6000
|
5700
|
10-17-7
|
3000
|
|
2003
|
7500
|
7000
|
6200
|
7-30-7
|
5700
|
|
2004
|
4000
|
6000
|
4200
|
7-9
|
6200
|
|
2005
|
4000
|
6500
|
1700
|
9-14
|
4200
|
|
2006
|
6000
|
5500
|
2200
|
14-26-13
|
1700
|
|
2007
|
5500
|
4500
|
3200
|
13-15-12
|
2200
|
|
2008
|
4000
|
5000
|
2200
|
12-13
|
3200
|
|
2009
|
3000
|
4500
|
700
|
13-28-25
|
2200
|
|
2010
|
6800
|
4000
|
3500
|
25-40-36
|
700
|
|
2011
|
|
|
|
36-30
|
3500
|
|
2012
|
|
|
|
|
|
|
2003年非典发生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而青翘的用量却比常年扩大1000吨,而2009年的H1N1持续时间长,按理说青翘的用量应该扩大很多,但实际上还略有下降,原因是什么呢?请看下表:
连翘叶2006—2010年产地购销统计表
单位:吨
年份
|
产量
|
用量
|
剩余量
|
价格与走势
|
2006
|
2000
|
2000
|
|
3.4-5-3.6
|
2007
|
3500
|
3000
|
500
|
3.5-2.5-3.5
|
2008
|
3000
|
3000
|
500
|
3.5-2.8-2.5
|
2009
|
3500
|
4000
|
|
2.5-5-11
|
2010
|
4500
|
3500
|
1000
|
3.8-4.8-5
|
2011
|
|
|
|
4.5-4
|
2012
|
|
|
|
|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连翘叶的产量往往随青翘的价格上升而上升,尤其是2009年年底,青翘市价近30元,连翘叶用量加大,年底产地清仓,价格也上涨为10-11元。去年青翘涨价,连翘叶产量也创历史新高达4500吨。从以上两个表中,我们看到,近几年连翘叶的使用,已使青翘的用量在逐年萎缩。
二、连翘叶在市场中的流通现状 连翘叶的使用是从2002年开始的,大规模收购则是在2006年。2006年青翘花期受灾,带动青翘涨价,结果是颗粒归仓,产量不降反升! 产地青翘价由12-13元上涨到25-26元,青翘价格翻倍。小型连翘提取厂纷纷到产地收购连翘叶,连翘叶的采摘、加工、收购、运输,也由前几年的地下全部转为地上,产、购、销渠道逐步形成,并带动市场与人气, 2006年产连翘叶2000多吨,这几年每年的产量均在3000吨以上。
连翘叶是怎么成为商品,参与流通的,情况大致如下:
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山西省夏县,是主要产销集散地,每年6-9月为采集高峰期,农民上山砍下连翘树枝,尤其是前一年新萌发出来的嫩枝条,其叶大条直便于采集,砍伐下来的枝条再拉到树下去采摘,他们一人一天可采25-30千克连翘叶,收入60-70元,比采果实收入还高,所以在这些地方,采连翘叶的人比采果实的人多,致使上述产地,有很多山头,现在连翘枯树一片,资源难以恢复。连翘叶很容易晾晒,太阳好一天即干,收购部打成机包,卖给中间商,中间商卖给工厂送货商,送货商再卖给厂方接收商,接收商加工粉碎或掺混到青翘中,再送到工厂进行提取,摇身变成了连翘提取物,从而堂而皇之的进入中成药应用厂家,被混合投料到成药配方之中。 $pager$
三、 专家教授是怎么看连翘叶的 对于连翘叶的被使用,药学界的专家教授早有定论,并明确反对坚决抵制。
观点一、连翘叶根本不能入药。
连翘叶是否可以代替连翘入药呢?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药医学院医药教授候士良认为:“连翘叶和连翘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部位,《药典》所记载的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而连翘叶为该植物的干燥叶片,同一种植物不同的部位作用也不同,比如麻黄是发汗的,而麻黄根则是止汗的,部位不同作用是截然相反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中药学教授王炳利认为:“连翘是成分众多,为了便于检测监控,国家只制定了一个枝术检验的标志性成分,而非唯一治疗性成分,在复方制剂中只检测连翘苷必须达到0.15%,连翘苷只是连翘的一种成分,连翘中还含有其他的成分是连翘叶所没有的;就象苹果里同样含有熊果酸,但苹果是绝对不可替代山茱萸的道理一样。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连翘叶中含有连翘苷等活性物质,但即便如此、也是绝对不能代替连翘使用的”。
所以从理论上讲:连翘叶代替连翘入药是违犯科学的。
观点二、连翘叶的使用,造成相关中成药疗效下降。
据相关资料显示:连翘的成分为连翘酚、齐墩果酸、二甲氧基香豆精、甾醇化合物、黄酮醇苔及皂苷等,其中连翘酚为抗菌成分;连翘叶成分为:熊果酸和连翘苷约0.063%,水解后得连翘苷和葡萄糖,有镇咳作用。连翘叶经提取厂提取的半成品,可以应付国家检查,但却起不到抗菌消炎作用。双黄连的疗效变差,与部分厂家使用连翘叶替代连翘的做法不无关系。
2007年9月15日 河南(大河健康报)16版曾发表过重磅调查:
清热解毒类药品为何药效下降?
记者 杨振东 见习记者 曲华敏 特约撰稿 王哲
报头重点提示:业内人士指出,连翘叶根本不能入药。由连翘叶生产的双黄连、强力银翘片等清热解毒类药品没有“清热解毒”功能,不但会坑害患者,还会破坏中医中药的形象。下图为当日报样:
观点三、 使用连翘叶取代连翘入药违法。
制药企业使用连翘叶提取物代替连翘投料是否合法?
专家指出:《药品管理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中药生产中,投料应符合《药典》对药材原料的基本要求,生产企业可采用企业标准,但所有的企业标准必须符合《药典》中药材的基本标准!所以,制药企业生产中采用的连翘叶替代连翘,是违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相关规定的。
所以从法律角度讲:连翘叶代替连翘入药是严重违法的。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看出:连翘叶的使用即违法又害民,必须制止。
四、 对连翘使用与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连翘叶的使用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己经近十年了,每年3000-4500吨的连翘叶将毁掉多少连翘资源,每年数以千计的人上山采摘、投入那么多的包装、汽车、设备提取等等,每年2000多万元的资金,用来投入到这项害国害民、严重违法的工作上,又是多大的浪费与悲哀!尤其是此类药物治疗效果的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均已造成中药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下降,这些损失与影响将无法弥补。为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行业同仁应该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上报此事件,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加大整治力度。
2、媒体特别是中药材行业信息平台要加大宣传,伸张正义,弘扬正气,积极曝光连翘叶的生产、销售、加工等事件。
3、建议与会同仁与广大药商,都来抵制连翘叶的采购、经营、销售。
4、建议产地政府加强管理,加大打击收售连翘叶违法活动的力度,从源头制止。
5、建议收购人员多做宣传,提高农民保护资源意识,让他们在采摘连翘时,一定不要杀枝砍树,尤其要保护新萌发的嫩枝,使连翘植株得以繁衍生息。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