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由于国际金融形式动荡,旱半夏出口不畅,加上内需不旺致使价格低迷,走动迟缓,现产地售价每公斤40元左右。
旱半夏种子繁殖种子的在地时间较长,约需3-4年,而块茎种球 繁殖则隔年就可产出成品,秋种夏收,所以旱半夏的生产多采用异地采种,种球繁殖。种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过程,由整地,点播、田间管理,采挖拣拾,加工,烘晒,每个工序都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由于鲜半夏种球直径大小不一,又怕磨损碰撞,播种过程尚无法用高效的机播取代,采挖拣拾也是人工作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陇南区药农规模型种植旱半夏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初,每个普工每天工值1.5元,旱半夏干品价格每公斤14-16元。现在,普工每天30元,劳动成本有20倍上涨,而旱半夏成品价格上涨却不足3倍。今年,产地少雨,日照积温偏低,半夏普遍减产,劳动力费用大增,商品价格低迷,以上数种原因使种植户亏损,连少数半夏种植的行家好手效益也不好。
因对野生半夏种球收购业务熟悉和多年相互交往的信任,笔者为陇南诸多半夏种植户在宝鸡产区代购野生旱半夏种球已经十多年。2007年前, 每年秋季,宝鸡八县及毗邻地区的野生半夏种球被陇南以西和县为主的数县半夏种植呼购走,每年种球交易量约近百吨之多,价格由90年代中期之最低时每公斤4元到去年最高价格时的21元,从未间断过。从八月中旬开始,各路求购半夏种球的客商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并且大都满载而归。今秋9月中旬,期望中的热闹场景都还没有到来,多数的种植户明确表示不想种植了,只有极个别的种植户欲以每公斤12-14元的价格求购。现以每个劳动力平均每天采挖1.5-2公斤野生种球计算,每天仅得到24元左右收益,且需要早出晚归,翻山越岭,该收入仅是劳务市场每天工值的五分之四,难以调动种球采购者,收购显然已经不现实,此单购销也随之泡汤。
今年野生旱半夏种球在这一地区的收购需求和外运已经嘎然而止,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陇南地区半夏种植的调减。原因为何?一方面是劳动力成本及各种费用的猛增,另一方面又是需求的不畅旺,商品价格的低迷。上顶下压的态势使药弄不得不退出该种植项目,经营者在其见也饱受煎熬,斥巨资其中,周转不灵,收益甚微,目前已经有部分资金脱壳而出,转向了建材和食品等行业中。
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陇南的现状是否是全国其它旱半夏种植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呢?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400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