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抢救甘草种质资源,建设甘草采种基地,推动甘草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笔者已经呼吁整整十年了。将近二十年来,笔者所处的敦煌甘草研究所只做一件事就是研究甘草,研究甘草的产业动态,研究野生资源的演替变化,研究人工甘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一、目前甘草资源的现状
笔者十多年行程50多万公里,足迹几乎遍布全国野生甘草分布区和人工甘草种植区的各个角落(塔克拉玛干腹地野生甘草分布区除外)。对全国甘草的情况,不敢说了如指掌,但心里基本有数。在这里要提醒的是,全国的野生甘草资源正在大幅度减少,用不了十年八年,全国将面临甘草资源极度紧缺甚至断档的危机。主要原因有三个原因:
第一、生态环境的恶化。气候变暖,降雨减少,江河湖泊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森林变草原,草原变荒漠,荒漠变沙漠,这是目前全球性的生态演变的大趋势。新疆的罗布泊,过去水草茂密,人口兴旺,经济繁荣,仅仅几百年时间成了不毛之地,风沙之源。现在从赤峰往西两千多公里一直到额济纳旗,几乎没有什么草原,甘草资源也就枯竭了。
第二、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我国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垦荒,截断河流修水库,大量开采地下水,草原过度载畜放牧,加剧了草原变荒漠的进程。
第三、对甘草资源毁灭性的掠夺采挖。70年代以前,我国的甘草资源还基本平衡,80年代随着出口量急剧增加,对甘草资源毁灭性的采挖掠夺开始了,短短十多年,甘肃全境野生甘草基本毁灭(敦煌保护区还有部分残存)。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宁夏全境的野生资源基本毁灭(盐池等地有部分残存)。内蒙古的野生甘草资源遭到重创,现在除乌海至东胜的黄河南岸延至鄂前旗有部分残存,赤峰周边及东北有部分残存,与蒙古边境地区有部分残存,整个内蒙除小环境下零星分布外,再无甘草可挖。
近十年,大家的目光都盯向新疆的野生甘草,提取甘草酸的,出口的,内销的等等,都在新疆轰轰烈烈的展开,当地资源快要断档了,才出台了一些保护政策。现在只有巴里坤草原、准葛尔盆地边缘地带的福海、布尔金还有面积较大的乌拉尔红皮甘草,塔城、博乐到伊犁河谷,沿哈萨克斯坦边境有光果(黑皮)甘草分布,再就是南疆塔里木盆地,交通便利的边缘地带已经采挖殆尽。据说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腹地还有一些胀果(黄皮)甘草分布(这是全国大的甘草分布区我唯一没有去过的地方),不知道还残存多少。这些地区少量甘草还没有被采挖,是因为采挖成本,运输成本过高,运到内地不赚钱。随着资源越短缺,价格越来越高涨,在金钱的刺激下,采挖完这些甘草将用不了几年时间。
据资料记载,解放初期我国的甘草资源一亿多亩,每年以几十万亩上百万亩的速度锐减。仅仅几十年时间,到目前残存不足几百万亩,过去拿铁锹镢头挖甘草,勒勒车运输,现在大铲车挖,双轿车运,最后的晚餐能吃多久可想而知。
二、资源短缺,出路在哪里?
药用资源短缺、需求增长,刺激价格上涨,这是一条基本的规律。出路有三条:
第一、更疯狂的掠夺残存的野生资源。全球许多物种的灭绝的过程都有相似的经历,如犀牛、东北虎和其它一些药用植物的灭绝。
第二、人工合成或替代资源的开发。譬如牛黄的人工合成,印度人工合成类似麻黄素的化学物质,纯度比传统的麻黄素高,价格低廉,使全球的麻黄的大规模种植和提取全部失去了意义。
第三、发展人工种植。如现在的黄芪、当归、党参等,95%以上为人工种植,基本摆脱了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解决药用资源紧缺的这三条路子,在许多药用植物上都完成了自然过渡,但在甘草产业方面目前面临着两点突出的问题:
(1)寻找替代植物,但到目前为止,全国乃至全世界还没有报道能够替代甘草的其他药用植物。甘草在中华民族伟大医药瑰宝中药学里是君药,是领导,它除了自身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等多项功能外,在诸药中起着协调百药、平衡药理的领导作用。所谓“十药九草”指的就是十副中药方,九副离不开甘草,没有了甘草中医不会开方子了,中药不能治病了,所以替代植物的路子目前还走不通,全世界也没有人工合成类似甘草成分的物质的相关报道。要保护中医药遗产,保证十几亿华人医疗保健用药,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人工甘草种植,核心的问题是提高人工种植甘草的品质,扩大种植规模。
(2)在提高甘草品质方面,我们十多年来总结出了成套技术和成熟经验,品质完全可以和野生甘草媲美,产量也比较可观,现已在六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但是在种植规模方面,我们共同面临着一个短期内不能突破的限制性瓶颈,那就是甘草种子目前十分紧缺,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如果不以紧急特殊的措施加以解决,几年后将面临资源枯竭,甚至有断种的危险。这就是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写‘抢救种质资源’而不是‘保护种质资源’,因为保护已经为时过晚,那是政府的职责,我们也无能为力。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抢救种质资源,发展人工种子繁育基地,才能够保证甘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专业工作者最后的呼声。$pager$
关于甘草种子对甘草产区发展的瓶颈限制,但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成规模人工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的报道,其原因有几条:
(A)甘草种子繁育基地结子结实晚,经济回报周期长,一般需要3-4年才能有稳定的产量。政府官员急着出政绩,3-4年出成果等不住,国企老总是同样的心理,所以手握重要资源的当权者看不上做,民企老总这么长周期没钱做,种植户没有那么多土地资源和资金支持,这就是有钱人看不起,没钱人干不起。
(B)这些年种植甘草效益低下,甘草一直在较低的市场价位上徘徊,价格没有体现真正的价值。辛辛苦苦种三年,一斤甘草卖一块多钱,不及油白菜的价,谁还愿意做长线投资啊?原因是野生甘草在作怪,听起来是全国保护,实际上是暗中不断流失,这些年甘草市场的需求70%来自野生资源,交一点资源费,明里暗里送一点,花一点采挖费和运费,便宜甘草就挖出来了,甘草的定价没有体现人工种植的价值,而是少数蛀虫拿国家资源换取既得利益,形成价格扭曲,损害了广大种植者的根本利益。现在蛀虫快吃到头了,野生资源面临断档,连采种基地都快枯竭了,如果再不抢救种质资源,几年后想种甘草都没种子可种。
那么,全国的甘草种子是个什么情况呢?传统的种子来源就是内蒙的赤峰及周边、河套地区、鄂尔多斯这些半草原半荒漠的野生甘草分布区。人工采收,靠自然降雨生长结种,由于资源量大,分布区域较广,尽管这些地区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但东方不亮西方亮,每年总有一些地方能够采到种子,其种子的成本仅仅是采收人工费和运费,所以几十年来每公斤价格在十几元和三五十元之间徘徊,种子的年产量在300-600吨之间。
近三年来由于总的资源分布急剧减少,人工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种子的供需矛盾开始显现,尤其是去年长期干旱,种子大幅度减产。今年5月,每公斤种子价钱最高涨到180元,还有部分种植户因种子断档而撂荒了土地。今年的情况更加严重,4、5月份,种子结实的关键时期,内蒙古产区无有效降雨,笔者研究合作伙伴传来信息:从赤峰到河套地区到鄂尔多斯,西至乌海,南沿到鄂前旗、盐池、定边,甘草种子基本绝收,大批种子经营户带领民工进入新疆抢购有限的资源。新疆传统上是不出产甘草种子的,原因是内蒙的种子是清一色的乌拉尔红皮甘草种子,品种较纯正,籽粒大且饱满,而新疆的种子既有红皮的乌拉尔甘草种子,也有黑皮的光果甘草,黄皮的胀果甘草,还有些杂七杂八的品质,颗粒大小不一致,形状不一致,颜色也不一致,所以价格历来低于内蒙种子。只有在甘草种子特别紧张的年份,有人从新疆收购部分货源,混入内蒙种子中销售,而今年内蒙的种子断档,人们便对新疆的一点有限的资源一哄而上,开始了掠夺性的采收。目前产地收购价已经到了每公斤160-170元,而新疆的资源也是十分有限的,产量估计在200-300吨,不能满足明年预期需求量的50%。根据产地价和销售价的多年价差测算,明年的甘草种子价格将在每公斤250-300元之间。
如此掠夺性采收,新疆有限而可怜的资源便会急剧下降,用不了几年,同样会断档,我们还拿什么来种甘草呢?一个物种的基因断了,是没有办法修复的,所以现在抢救种质资源,发展人工种子繁育基地,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也是千载难逢的商机。谁能抓住这次商机,大胆果断的投资于甘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三年后谁将掌握中国甘草产业的主动权(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规模)。一些合作伙伴说,种子价格这么高,甘草怕种不成了。笔者认为,事实恰恰相反,人工种植甘草的黄金时间才开始。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资源短缺,价格上涨,这是一个经济常识。甘草资源的短缺不仅是野生甘草本身,种子紧缺将会使人工甘草紧缺至少五年以上,因为从采种——育苗——建设采种基地——收获种子——再育苗或直播——大量采挖甘草,这个周期至少需要5年时间。所以今年没有人建立种子繁育基地,五年内无论是野生甘草还是人工甘草,总的供应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多。笔者用这个原理已经预测了十二年的甘草行情,无一失手,有人把这一套预测方法戏称为“赵氏定律”,我不敢说什么定律,但用种子产量来预测甘草市场行情,屡试不爽。
三、建立甘草种子繁衍基地,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怎么样抢救种质资源?怎么样建设种子繁育基地?怎么样掌握未来甘草产业的主动权?我们研究所有成套的技术方案和系统的实施计划,只是由于财力有限,无力实施,希望这件事,引起业内收购商、投资商、有实力的民营公司老总们的注意,如果你有经济实力,投资甘草种子基地建设,我可以说,比目前投资煤矿、金矿、房地产开发等产业利润更高,风险更小,而且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社会,可持续发展、持续获利的阳光产业。
下面就种子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谈几点看法。
(一)生态效益: 甘草种子基地是一年栽种多年受益的产业,甘草在地里多年存在,对于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有十分明确的生态效益,尤其是冬春季节,甘草地与裸露地对比可明显减低沙尘暴和地表风速及风沙流动。所以种植多年生甘草本身就就是一项生态工程,发展种子人工繁育,可以相对减轻或延缓对残存资源的灭绝性掠夺,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保护了野生资源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二)社会效益: 1、抢救、保护、扩繁了种质资源,保留了残存的基因库,具有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2、实现甘草种子可持续均衡供应市场需求,保证了甘草陈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了十几亿华夏子孙医疗保健对中草药的需求,保证了祖国伟大医学宝库能够延续并发扬光大。
3、人工繁育过程中,对甘草品种提纯复壮,可以促进人工种植甘草的品质稳定提高,从而保证中草药疗效的稳定与提高。
4、人工甘草采种基地建设过程中,还可应用常规的育种方法,选育出药效更高,经济性状更好的优良品系,从而大幅度提高人工种植甘草的产量与品质。同时可以应用现代化生物技术手段,如太空育种、辐射育种、遗传基因改变、脱毒苗培育等,使甘草生产从现在的原始生产状态,跨越式发展到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行业。我们现在在许多作物上都正常应用以上这些技术手段,相比之下,我们的甘草产业实在是太原始太落后了,这将是对本产业巨大的革命性贡献,而要做到这些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本文作者简介:赵华壁,男,甘肃陇西人,70年代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80年代进修结业于中国林业大学并获得高级林业工程师职称,长期从事农林科研,参与国家、省、地重大科研项目,曾在大学任教并担任政府林业行政领导工作。近十多年,致力于甘草行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现任敦煌甘草研究所所长。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