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在清代的《本草拾遗》完成之前,中医讲的贝母这一味药实际上是有些模糊的。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这里的贝母实际上包括了浙贝母、川贝母、土贝母等几种不同的植物。到了明代的《景岳全书》问世后,贝母第一次分出了川贝母和土贝母,之后又由清人进一步分出了浙贝母。
此后浙贝母得以正名,开始作为一味单独的中药应用配伍,而浙贝母的最优产地象山也声名渐起。时光飞逝,随着行内人对浙贝母这个品种研究的深入,浙贝母的各种功用渐渐被挖掘出来,历代名家如张山雷、倪朱谟、徐大椿、赵学敏等人均浙贝母的各种功用有所论述。他们认为浙贝母清热宣肺效果更甚于川贝母,兼有解毒功效,部分人甚至认为古之本草中的贝母其实指的都是浙贝母而非川贝母。
浙贝母这个品种在前人的研究中默默发展,其应用也从初时的几种简单组方渐渐发展增加,所针对的病症也不再只是肺部疾病,自然而然的浙贝母的需求量也就悄悄的涨了起来。渐渐地,浙贝母原产地的野生资源变得无法满足需要。于是浙贝母的家种化生产于三百多年前缓缓发展起来,其产地也从象山一隅之地渐渐发展到浙江其他区域。岁月流逝,历史变迁,时至今日象山已经失去浙贝母主产地的地位,浙贝母的道地产区也已经转移到了鄞州、磐安一带,并渐渐成为了道地药材浙八味磐五味之一。
现在虽然浙贝母的种植因21世纪以来的两次高峰行情而向周边省区扩散,但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杭州胡庆余堂等一些名老药店所需配方浙贝母往往都还是要真正的浙江道地货。同样的,真正的传统中医们开方配伍用到浙贝母时往往也都会专门指明产地,原因也很简单,道地药材,药效才更让人放心。毕竟,经过时间考验的药材疗效更加确切,而其他地方发展种植的浙贝母,其成分功用是否有所变化终究还需要时间来考验。
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有伊贝母、平贝母等几个和浙贝母功用和外形相似的品种流通。过去因浙贝母价格较高,在各贝母品种中仅次于川贝母,常有不法商贩为取得暴利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冒充掺假;此外还有人为增白防腐在浙贝母的加工中进行熏硫处理。事实上,这些手段往往会造成药到而病不减,严重时甚至会有药到而病愈重的情况,从而使得百姓逐渐对整个中医中药体系产生怀疑,从根基上毁坏这一行业。
好在现在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已经开始打击诸如熏硫等不法行径,整顿整个市场。这样虽然会有阵痛,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整个行业都会因此受益。此外在这一过程中,浙贝母产业也会逐步调整,各个新发展的产区或将因而萎缩,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得未来的道地的浙贝母产品比率增加,行业得到良性发展,最终形成共赢。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