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自9月下旬以来,川贝母的价格就一路猛涨。截止发稿时间,川贝青统价格已经由产新前的1500元涨至1920-1930元(产地报价,公斤,下同),松统涨至2350元,珍珠松涨至2380元,一松价格更是涨至2440元。一个在产新时还掉价的品种,为何在产新刚结束,行情就一路高歌猛进,而且毫无停下来的意思。
产新价滑——情理之中
川贝母在2015年产新前行情出现下滑,主要是受整个中药材市场低迷影响所致,一些有需求的药厂受到新版药典、GMP认证和国家飞检拖累不敢大批量购货。药厂不敢大量储备,药商自然非常谨慎,导致产新初期走的缓慢,加上中药材贵细市场受到国家反腐倡廉影响销售额降低,行情才出现小幅下滑。
小降大涨——蓄势待发
产新时短暂的行情下滑,让这个刚需品种攒足了后劲,以致在产新刚一结束,就吹响了上涨的号角。通过调查和分析,正是以下原因成就了川贝的大涨。
1. 资源减少,产量逐年下降
川贝母自2010年下9月价格突破千元以来,行情就一直坚挺在千元以上。在高价刺激下,农户大面积采挖野生川贝,过度的滥采滥挖使得川贝野生资源逐年下降。年年高价甚至导致采挖时间提前,本该在每年7月底8月初才能采挖的贝母,现在提前到6月底7月初,过度提前采挖的,导致川贝种子不能完全成熟,严重影响了其繁殖能力,长年累月,野生川贝的资源将越来越少,甚至有灭绝的可能。
2. 库存薄弱,基本消耗殆尽
据川贝专营商姚先生介绍,自2014年开始,川贝的库存就已经逐步消耗完毕,产新前的2-3个月时间基本没有大批货源可供。今年亦是如此,现在甘孜和阿坝产区可供货源已经非常薄弱。姚先生介绍,早在一个月前产区的炉贝就已经断货,当时的白皮炉贝已经上涨到1280元,虎皮也涨到了1000元以上。目前只有不到百件的青贝统货,如此少的货源,几乎难以维持到明年产新。
3. 抽检严格,掺假现象减少
图:正品川贝识别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川贝价格历来高于其他品种的贝母,难免一些不法商家将其他形似川贝的小贝母掺入正品川贝中,如产自东北的平贝母。随着国家监管的加强,此等鱼目混珠的现象已经逐渐好转,正品川贝的用量将会得到释放,行情自然也会有所上涨。
4. 家种技术未突破,暂无大货上市
据了解,目前在川西的松潘和红原等地,已经陆续开始发展川贝的家养驯化工作,但由于种植技术尚未有新的突破,川贝对生长环境要求又比较严格,生长周期至少在4年以上,短时间内难有大量的家种货源供应市场。
结论:
今年中药材市场整体低迷,川贝母这类高端中药材也未能幸免行情在前期出现回调。但该品市场全部以野生品种供应,资源枯竭导致产新后产量较少,加上该品库存空虚、国家对伪品打击等因素。预计川贝后市行情将进入上行通道。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