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每一次出现流感疫情,人们往往都会首先想到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那几味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似乎每次流感疫情高发季节,市场需求都会带动这些品种及相关中成药的流通加快。今冬这场持续数周的流感疫情,金银花行情再次出现上涨,我们再来一探析究它的行情走势,仅供业内交流。
一、回顾金银花走势,价格大跌大涨。
金银花的历史价格走势曾先后出现两个明显的波峰,并不断在突破历史行情,先回顾一下近年疫情对该品行情的影响:

图一:金银花历年价格走势
1.2003年疫情突至 金银花突变“喜农花”
非典期间,疫情蔓延,拉动含有金银花成分的中成药销量激增,部分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出现原料和中成药库存不足等现象,带动产地和市场积压的库存,原料加大消耗,严重刺激了金银花价格,由市场价格20-30元/公斤(单位下同)涨到240-300元,由此金银花的价格达到第一个高峰。高价带动农户的种植热情高涨,管理更加精细。到了产新期价格依然看好,接着是产地的基地建设和金银花产业的形成,让金银花成为“喜农花”。
2.2009年行情再次冲高 需求有增
甲流,在经过2003年过后,金银花行情起起伏伏,由40-50元的价格起涨,突破200元左右关口,再次受到各大制药企业关注的热点品种,加上金银花在茶饮保健方面的大量利用和开发受到凉茶企业的青睐,增加了该品的需求。
3.2013年行情再涨 涨幅有限
禽流感,清热解毒类药材价格开始上涨,金银花产地价格涨到110-120元,上涨8%左右。当时其它与疫情相关的中药材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涨价。金银花本轮行情的涨幅并未达到非典、甲流时期的涨幅,主因前几年高价支撑和产区种植面积的扩大,导致全国库存结余充盈。
4.2017年底流感来袭 行情再涨
流感,再次影响金银花的价格走动,涨幅在10%左右,产地统货价格走升达到115-120元之间,本轮涨价,由于近几年人工种植、采收、加工等成本费用增加,金银花的效益不如出门务工,出现产区种植户疏于种植、管理、维护的现象,加上部分产区树龄老化和天气干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产量缩减。
此外近几年金银花价格走动平稳和库存消耗,本轮流感的侵袭再次成为金银花行情走高的导火线,产区种植户出现手里无货,经销商和大户难组织大货的现象。
综上所述,每一次的突发疫情都会让金银花成为人气品种,触动行情波动的价格线,带来新一波的产区种植热度,加上库存消耗等,重拾产区农户的信心,加强管理或发展种植。
二:流感影响,产区货源流通加快 多方关注。
针对近日的流感疫情事件,很多业内人士保持观望,但金银花的行情表现似乎有点活跃。以下是我网信息中心产地追踪的一线信息:

图二:山东平邑金银花交易区,购货人气旺,货源少

图三:药厂急需的金银花原料,晚上加班发货。
据金银花山东临沂产地一客户反映,近日产区货源少,流通快,原本打算年底与合作客户结账,但由于流感疫情出现,部分企业订单突增,这是往年此季没有出现过的现象,而且价格在短时间内接连上涨5-10元,从而带动了当地人组织货源的积极性。
三、金银花管理成本高,收益波动性大。
据产区经营商反馈,按照2017年金银花的成本投入(采集区域:山东平邑),其中每项以采摘3茬,每亩干花产量约100-150公斤。

图四:金银花价格成本分析
注:以上成本核算以2017年处于盛花期的金银花为标准进行计算。
2017年产出的金银花,每公斤成本为85.30元,以2017年初产地统货100元左右的收购价格来计算,主产区种植户每公斤有14.70元的收益,抛开各种隐性成本后,主产区种植户的收益仍然较低,但受流感影响,产地统货价格上升到115-125元,收益提高,预计2018年金银花的价格会带动产地种植户扩种和管理热情。
四、疫情带动价格攀升,刺激产区种植户管理
综合分析金银花经过2016年直至2017年下半年的低价运行,种植收益偏低,人工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导致花农疏于管理和不愿再种。
2017年底因各地货源组织困难,市场行情随之小幅上升。再加上此次疫情带动价格上升,使农户收益空间变大。不排除疫情变化,价格将再次拉升,预计2018年会刺激部分产地种植户的积极性,管理力度也将增强,是否意味着来年会丰产丰收呢?需理性看待市场变化的动向。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