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茯苓的核心产区,其种植面积、产量的变化,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都影响着市场价格走向。为准确预判茯苓未来的市场走势,笔者对云南产区进行了详尽的产地调查。
一、云南产区的三大片区已成鼎立之势
云南省境内适宜用作茯苓种植所需椴材的云南松和思茅松资源丰富,茯苓种植历史悠久,一直是国内最大的茯苓种植区,2010年以来,因为松树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以及各地林业政策尺度宽严不尽相同,茯苓种植的主产地发生了许多变化,例如大理州,2016年之前,是全省种植规模和产量最大的产区,随后,由于环境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需要,大理州出台了严格的林业监管政策,茯苓种植规模逐年萎缩,实际产量已经不敌普洱市和楚雄州。
根据楚雄州和康中药材产销协会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以州市为评价对象,2021年度种植规模和产量最大的州市分别是普洱市、楚雄州、大理州、保山市、丽江市、临沧市。其他州市可以忽略不计。以产区划分,滇西地区为最大产区,包括了大理州、保山市、临沧市、怒江州兰坪县,其次是滇南地区,主要是普洱市,最后是滇中地区,包括楚雄州、丽江市的华坪县、永胜县和昆明市的禄劝等县。从质量上进行区别,滇中地区与滇西地区大部分县市的的茯苓质量居上等,滇南地区因为气温高、降雨多,茯苓生长速度较快,导致紧实度等方面要次于其它产区。
二、林业政策、林产品市场对茯苓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林业政策是影响茯苓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十世纪末,国家为了根本性治理水土流失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了“天保工程”,云南省林业政策不断收紧,长江上游金沙金流域的有关州市的松木采伐指标不断减少,对盗伐松木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这就迫使一些传统种植县份纷纷放弃了茯苓的产业化发展,例如楚雄州的大姚县、姚安县、永仁县,历史上曾经是茯苓的主产区,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三个县都属于大姚县,所产茯苓统称为“姚茯苓”,质量上佳,在市场上颇有名气,最高年产量曾高达5200多吨,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严格的林业保护政策使得当地群众不再进行茯苓种植,2021年,这三个县共产茯苓鲜品仅有360多吨,约占楚雄州当年总产量的1.5%。
在云南产区,茯苓种植规模比较大的几个县市几乎都是林业大县,如景谷县、双柏县、云龙县、景东县、永平县等等。这些林业大县既有丰富的松树资源,同时又是以松木为原料的造纸、锯材、木片、木制品、胶合板、纤维板等林木产品或者以松脂为代表的林化工产品等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县市,这些县市聚集的一大批林木产品生产企业,是当地税收的主要来源,松木是这些企业的主要生产原料之一,当茯苓价格上涨,拉动种植市场的原料需求时,这些企业往往难以收购到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松木,这时,企业不得不通过当地党委政府向林业管理部门施压,临时出台这样那样的政策调整有限的松木的市场供应问题,最终影响到茯苓种植业的正常发展。以楚雄州双柏县为例,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建有纤维板、胶合板等企业,同时还有十余家规模大小不一的木材加工厂,境内的8个国有林场每年都有一定的木材砍伐指标,除去可以加工锯材的松木,剩余的统称柴火,其中大部分都是纤维板厂的生产原料,但是,小头直径在8公分以上的松木又是种植茯苓的椴材,多年来,像这类椴材的松木,纤维板厂的收购价一般在300元左右,而茯苓种植户为了获得椴材,就纷纷提高收购价,2021年最高收购价格达到每吨600多元,纤维板厂在价格战面前一筹莫展,只能求助县委县政府,在利益分配机制市场化面前,政府也只能对国有林场施加一定的政策压力,并不能完全干预整个松木流通市场,毕竟,种植茯苓能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三、目前云南产区存货庞大,价格持续走跌
截止4月22日,云南省内的茯苓丁存货不少于3000吨,药厂投料需要的茯苓坨、茯苓乱块、二皮、碎粉不少于2000吨。春节以来,不过筛的茯苓乱坨从23元跌至目前的16元,过筛货跌到18元左右,过筛的统丁从34元跌至27元左右,中心丁从最高价40余元跌至33元左右。目前,云南各产地的统丁存货的原料成本都在25元左右,有的甚至达到28元,以现在的价格出售,几乎都是亏本买卖。价格下跌不符合所有茯苓种植者与加工者、经营者的利益,因此,进入四月以后,湖南靖州茯苓市场的部分加工者率先将鲜茯苓收购价提高到12元,随后又提高到13元,目的就是想通过鲜茯苓在人为干预下的非市场供求条件下的涨价,稳住茯苓价格,遏制住茯苓持续走跌的态势。在茯苓每年数万吨的交易面前,这样的人为炒作何其幼稚!
世间万物演化发展的规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就茯苓这个普普通通的常用中药材来说,要在跌宕起伏的行情走势中抓到财富机会,必须顺应茯苓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千变万化中准确判断出有利于供应方的时机,这才是经营之道,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谋术小把戏。
四、2022年的种植规模对茯苓未来的市场走向的影响
以茯苓种植所需松木椴材的准备习惯,一般在春节前后就要将适宜种植茯苓的松木进行削皮、暴晒,按照松木直径大小,暴晒的时间要在一个月到两个月。云南各地鲜茯苓收购价格处于最高价14元时,就有相当多的种植群众开始准备松木,当鲜茯苓价格跌至谷底——8元多的价格时,广大种植户已经完成了2022年的茯苓种植所需松木椴材的准备工作,面对茯苓跌价,种还是不种?种植户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进行种植。
2015年之前,松脂产业火爆一时,云南省各地纷纷投资上马松脂加工厂,那个时候,割取松脂成了广大山区群众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只要不砍树,林业部门也睁只眼闭只眼任你折腾,然而好景不长,松脂的国内国际市场全面衰落,导致山区群众赚钱无门,为了养家糊口,靠山吃山的的农民群众不得不转向发展茯苓种植,于是,楚雄州、普洱市等原松脂产量较大的州市转型发展成为云南省重要的茯苓种植区。
正常情况下,每公斤鲜茯苓的种植成本在5元左右,意味着只要鲜茯苓的价格在5元以上,种植户就能赚钱,尽管2010年茯苓大涨价之后又在2011年迅速转身下跌,但鲜茯苓价格都多年稳定在5元以上,从这个角度看,种植茯苓几乎没有风险。目前,核桃跌至谷底且萎靡不振,终止茯苓虽然不可避免地要触碰到林业政策的红线,但许多农民群众只能选择种植茯苓这条道路,因为茯苓生长时间短,吹糠见米,同时市场风险小,经济收益较高。
基于上述原因,即使鲜茯苓价格跌到8元一公斤,2022年的茯苓种植依然按部就班,稳步推进,这从茯苓菌种制作与销售的情况就可以看出2022年的鲜茯苓种植情况并没有受到跌价因素的较大影响。例如楚雄州,茯苓菌种制作场所集中分布在双柏县、楚雄市,不完全统计约有近20家,规模最大的,今年的制种量约300万袋,最小的,也不少于70、80万袋,扣除外销到大理、临沧、玉溪等州市的菌种,楚雄州今年所需的菌种约1300万袋,相比2021年,增长12%。只要不出现恶劣气候,2022年的鲜茯苓产量肯定要超过2021年的总产量。在此种植生产基础上,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茯苓市场走向作出预判:茯苓丁、块等成品的价格将持续走跌,在此期间,也会出现小幅反弹,但时间不会太长,毕竟供应量和需求量这两个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已经左右了茯苓在2022年内的根本性走向。
(本文由楚雄州和康中药材产销协会13618784200供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天地网平台观点,仅供业内同行交流。云南妙嵘生物科技科技有限公司杨炳和、楚雄吴庆康为本文提供图片。本文已授权中药材天地网刊发,因此,公众号平台上未声明原创,任何网络平台、报刊杂志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